解密《鬆花江上》背後的家國故事

  新華社瀋陽9月18日電(記者孫仁斌、姚劍鋒)「我的家在東北鬆花江上,那裡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每到「九一八」,很多人都會想起這首《鬆花江上》。但你或許不知道,這首歌並非誕生於白山黑水間,而是在西安唱響,而它的作者終其一生都沒見過鬆花江。

日本關東軍司令部印製的「九一八」事變圖冊中的一頁照片,照片顯示事變當夜及次日日軍行動的過程。新華社記者 姚劍鋒 攝日本關東軍司令部印製的「九一八」事變圖冊中的一頁照片,照片顯示事變當夜及次日日軍行動的過程。新華社記者 姚劍鋒 攝

  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炮轟瀋陽北大營,製造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由於國民政府的不抵抗命令,北大營8000名守軍在300多名日軍面前,一潰千里。

  同樣由於不抵抗政策,整個東北三省1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盡數落入日軍之手。從此,無數東北軍民,湧入山海關,踏上了流亡的道路。北平、天津、西安、南京、上海、武漢……到處是國破家亡的傷痛,到處是背井離鄉的哭喊。

  這首《鬆花江上》寄託著思鄉的離愁和山河破碎的憤懣,在傷痕纍纍的中華大地上一遍遍被唱響。很長一段時間,人們都以為這首哀歌是流亡中東北人民的絕唱。實際上,這首歌的作者張寒暉卻是一個從未到過東北的河北人。

青年時代的張寒暉。新華社發

  這位儒雅的青年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多才多藝,拉二胡、編劇本、演話劇,用文藝宣傳革命主張。1936年夏,張寒暉受組織派遣,到陝西西安應聘做教師,實際上主要從事統一戰線工作。

  中國近現代史史料學學會副會長張愷新介紹說,為宣傳抗日奔走呼告的張寒暉耳聞目睹了幾十萬東北軍和普通民眾流亡的慘景,他到西安北城門外走訪東北難民,與東北軍的官兵和家屬攀談,聽他們控訴「九一八」日本人的罪行,聽他們傾訴對失去故鄉和親人的思念。

  當時,發表在東北軍辦雜誌上的一段話更令張寒暉字字戳心:「我們何時能返回那美麗的田園?何時能安慰我們的祖宗於地下?又何時能救我親愛的父老兄妹於水火之中。」

  他決定寫一首歌,唱出東北同胞的心聲。因為身邊沒有樂器,張寒暉就敲著桌子打節拍,反復琢磨哼唱。東北軍民的悲痛、歎息、思念,一幕幕浮現在眼前。他借用老家河北定州的秧歌「哭墳」的元素,以含著熱淚哭泣似的音調,唱出了悲憤交加的《鬆花江上》。

  張寒暉帶著學生們,在西安的城牆上、街巷中,不斷地傳唱。旋律中凝聚的血淚,強烈地感染著中華兒女,人們競相傳抄傳唱,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到處迴蕩著悲壯的呼號。

  「在那個特殊的歷史時期,歌聲就像戰鬥的號角,把人們凝聚在一起,起到精神感召、社會動員的獨特作用。」中共遼寧省委黨校教授王建學說。

  1945年,歷經14年浴血奮戰,中國人民終於趕走了日本侵略者。張寒暉很想了卻一樁由來已久的心願,去東北看看鬆花江。然而1946年3月11日,他積勞成疾病逝於延安,年僅44歲,留下了永遠的遺憾。

  當時,他遠在河北定州老家的妻兒,還不知道他已經離開人世,人們也還不知道《鬆花江上》的作者就是張寒暉。直到新中國成立後,張寒暉寫作《鬆花江上》的故事才逐漸為外界所熟知。

  「我小的時候經常看到奶奶坐在院子裡,撫摸著爺爺年輕時的照片,哼唱著這首歌。雖然唱的是鬆花江,但旋律對我們定州人來說,非常熟悉。」張寒暉的孫子張滿囤說。

  今天,「九一八」事變過去93年了。當熟悉的歌聲再一次響起,我們感受到的不只是詞句旋律,更是民族氣節與愛國情懷。它不再是戰火中的悲歌,而是警醒一代代國人勿忘恥辱、珍愛和平的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