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英國皇家蘇斯達科學院院士,愛逛北京地鐵19號線

瑰麗的牡丹、素雅的園林、奔放的舞蹈、斑斕的風箏……北京地鐵19號線,一共十站,每一站都有壁畫。

9月20日,英國皇家蘇斯達科學院院士、北京師範大學外籍教授羅伯特·獲加,在2024北京文化論壇「文化交流:文明互鑒與共同進步」平行論壇上,向在場的數百位中外嘉賓介紹北京地鐵19號線。他說,他喜歡乘坐19號線地鐵,會被每一站的壁畫所吸引,「北京地鐵19號線,像是鐵軌上的美術館。」

9月20日,2024北京文化論壇上,羅伯特·獲加在向中外嘉賓介紹北京地鐵19號線沿途站點的壁畫。新京報記者 趙利新 攝9月20日,2024北京文化論壇上,羅伯特·獲加在向中外嘉賓介紹北京地鐵19號線沿途站點的壁畫。新京報記者 趙利新 攝

鐵軌上的美術館

「先說牡丹園站吧,它是地鐵19號線的北邊起點。」羅伯特·獲加在電子演示文稿上向論壇嘉賓們展示了牡丹園站的壁畫,碩大的牡丹花,白的、紫的、紅的,在牆壁上怒放。每一朵牡丹花,都有獨特的形狀。鳥兒、蝴蝶在花瓣上飛舞。

地鐵19號線牡丹園站里的壁畫。新京報記者 趙利新 攝地鐵19號線牡丹園站里的壁畫。新京報記者 趙利新 攝

「‘牡丹’在中國,是財富的象徵,紅色是皇家之色,白色又反映了女性之姿。我每次都會在牡丹園站逗留很久,感覺畫中的每一朵牡丹花都很好看。我們可以從中學習到中國藝術家的美學思想。」他說。

地鐵向南行駛,第二站是北太平莊站。乘客一進地鐵站,映入眼簾的是壁畫里的鋼鐵洪流。整個壁畫使用水刀切割的大理石製作,描繪出北京軌道交通的百年歷史。

地鐵19號線北太平莊站里的壁畫。新京報記者 趙利新 攝地鐵19號線北太平莊站里的壁畫。新京報記者 趙利新 攝

羅伯特·獲加說,這幅壁畫不僅介紹了北京軌道交通的歷史,同時這裡面還有很強的人文關切,「藝術家畫了很多工人,他們勇敢團結。我們能從這幅畫中學習到,要借助集體力量,克服困難。」

他認為,地鐵19號線像是一個鐵軌上的美術館,人們可以在19號地鐵線感受到中國傳統藝術之美,以及當代中國藝術家的美學思想。

在地鐵上,學習中國歷史

「積水潭站到了。這裏的壁畫很華麗。」羅伯特·獲加的電子演示文稿上,隨即展示出《潭波回影》壁畫。他向論壇嘉賓們介紹,整個作品採用綠色環保的微晶石材料,描繪了繁忙的漕運碼頭景象。

地鐵19號線積水潭站里的壁畫。新京報記者 趙利新 攝地鐵19號線積水潭站里的壁畫。新京報記者 趙利新 攝

據歷史記載,積水潭歷史上是漕運的總碼頭,也是皇家的洗象池。從元代起,來自暹羅、緬甸的大象,就作為運輸工具和宮廷儀仗隊使用。在夏伏之日,各國馴養員,會帶領大象到積水潭洗浴。

「在19號地鐵線,可以學習到很多中國歷史。」羅伯特·獲加說,太平橋地鐵站壁畫,描繪了中國千年經濟史。畫面上一條河流在層巒疊嶂中向東流去,河兩岸畫著石頭、阡陌、田地。從古至今的標誌性事件,都按照歷史時間,從西到東排列:唐朝時建立起比較成熟的坊市制度,桑治代時出現了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紙幣「交子」,清朝開啟洋務運動……

「這幅圖既美觀又實用。我們能在這圖上學習到中國的歷史。它很好地記錄了中國的發展歷程。同時,我也學習到很多智慧。比如,一個社會的宏觀規劃,想要很好地實現,就需要社會成員能夠團結合作。」羅伯特·獲加說。

交流互鑒,才有文明的春天

牛街地鐵站壁畫《創造·收穫·歡樂》里,描繪了多個民族的豐收場景。據旁邊銘牌介紹,壁畫原作於1982年完成,1984年榮獲第六屆全國美展壁畫銀獎。藝術家結合站廳空間在原畫的基礎上進行二次創作,在保持作品原貌的基礎上,通過玻璃馬賽克工藝豐富作品的藝術表現力,使優秀作品再次呈現於牛街站廳。

地鐵19號線牛街站里的壁畫。新京報記者 趙利新 攝地鐵19號線牛街站里的壁畫。新京報記者 趙利新 攝

「周菱是《創造·收穫·歡樂》的創作者之一。」羅伯特·獲加說,他第一次看到這幅壁畫時特別震撼,他感到畫面既大氣又細膩。他介紹,周菱是一位世界知名的藝術家、人類學家,非常關注少數民族文化的研究,她認為他們的文化是具有多樣性的,而且不是落後文化。「我同意周菱的觀點。各民族文化之間,應該交流互鑒。文化多樣性是推動人類文明發展的力量。」他說。

地鐵19號線景風門站里的壁畫。新京報記者 趙利新 攝地鐵19號線景風門站里的壁畫。新京報記者 趙利新 攝

景風門地鐵站壁畫《城池柳蔭》,讓羅伯特·獲加頗為喜歡。他說,那幅壁畫有活潑的燕子、長長的柳條、斑斕的風箏,是一個無比美好的春天,「我想,它也告訴了整個世界,我們要更好地認識到人類不同文化的重要性。如果我們這個地球想要變得更好,就需要我們相互交流互鑒。」

新京報記者 趙利新

編輯 張牽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