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秩春秋 初心如磐】守護的力量

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敦煌莫高窟如同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絲綢之路的咽喉之地,見證著千年的文明交融與輝煌

20世紀40年代,常書鴻、段文傑、歐陽琳、孫儒僩、史葦湘等一批前輩專家,滿懷對敦煌藝術的嚮往來到莫高窟。

▲1965年9月30日,敦煌文物研究所員工合照。▲1965年9月30日,敦煌文物研究所員工合照。

伴著大漠戈壁,土屋油燈,他們在這裏紮下根來,開創了敦煌石窟保護、臨摹和研究的基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又有李其瓊、李貞伯、萬庚育、李雲鶴、關友惠、劉玉權、賀世哲、施萍婷、李永寧、孫修身、樊錦詩等一批專家學者響應祖國號召,從四面八方來到莫高窟。

▲1962年,關友惠、馬世長、賀世哲三位敦煌學專家在莫高窟做洞窟調查。▲1962年,關友惠、馬世長、賀世哲三位敦煌學專家在莫高窟做洞窟調查。

來到莫高窟後,他們就再也沒有離開過。

漫漫黃沙,掩不住他們探索敦煌石窟的熱情;大泉苦水,衝不走他們保護敦煌石窟的決心。

「為伊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他們被稱為 「打不走的莫高窟人」

在以常書鴻、段文傑、樊錦詩為代表的幾代莫高窟人身上,「莫高精神」熠熠生輝

加強文物保護、傳承弘揚敦煌文化、加強敦煌學研究、推動敦煌文化服務共建「一帶一路」……敦煌研究院錨定「典範」「高地」建設目標,秉持「堅守大漠、甘於奉獻、勇於擔當、開拓進取」的莫高精神,凝心聚力,攻堅克難,積極在新時代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弘揚、管理方面不斷創造新的「敦煌經驗」,打造行業標杆。

▲敦煌研究院文物數字化保護團隊在莫高窟第158窟工作現場 祖兆福/攝敦煌研究院文物數字化保護團隊在莫高窟第158窟工作現場 祖兆福/攝

今天,在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這些壁畫守護者們,仍舊以無盡的熱情和智慧,書寫著一段段關於保護、傳承與創新的壯麗篇章。

(一)科技賦能 守護千年壁畫

00:00/00:00

設為列表圖

莫高窟洞窟整窟的彩塑、壁畫均不可移動、不能改造、不能像一般博物館那樣挑選文物,佈置展覽。

遊客進入莫高窟,觸手可及的是綿延千年的稀世珍寶、彩塑和壁畫。

這就意味著旅遊開放和管理保護對保管機構形成了極大的挑戰。

敦煌研究院基於多年的文物保護經驗和現代科技手段,針對莫高窟遊客量逐年增加、遊客行為對文物潛在威脅增大的現狀,建立了一套預防性和搶救性並重的「預防性保護監測體系」

▲2024年6月16日,來自國內外的遊客在敦煌莫高窟遊覽參觀。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丁凱2024年6月16日,來自國內外的遊客在敦煌莫高窟遊覽參觀。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丁凱

該體系通過動態監測石窟外部氣象、風沙、水環境、噪音等情況,以及洞窟內部溫度、相對濕度、二氧化碳濃度等關鍵參數,為遊客管理提供了科學依據。

借助科技手段,敦煌研究院做到了及時發現並應對潛在的環境變化對文物的影響,實現了對遊客行為的科學管理,有效預防文物受損。

(二)匠心築夢 共繪敦煌守護畫卷

00:00/00:00

設為列表圖

壁畫的修復,絕非一蹴而就。

莫高窟壁畫的珍貴程度,讓修復操作不允許有任何失誤,這就要求修復師不僅能夠熟練掌握各種技術,還需要超乎常人的毅力和耐性

空鼓、起甲和酥堿是莫高窟壁畫面臨的三種主要病害。

在莫高窟的洞內,壁畫修復師們手持軟毛刷,細心除塵,用黏合劑和按壓木刀,一點一滴地修復著那些歷經滄桑的壁畫。

從簡單的起甲修復,到複雜的酥堿壁畫治理,每一步都凝聚著他們的心血與智慧。

50多年前,莫高窟第161號窟起甲嚴重,我國壁畫修復專家李雲鶴先生和幾個年輕的工友,在161號窟里一待就是2年,從吹落壁畫上的沙子做起,再一釐米一釐米地注射、黏貼,最終,讓瀕臨脫落的壁畫「起死回生」。

敦煌莫高窟的保護在一分一秒緩慢的工作中進行。工匠和專家,要把時光中變得模糊的壁畫,一寸一寸從不可挽回的命運中拯救出來。

▲2024年拍攝的莫高窟第55窟文物修復現場。敦煌研究院供圖2024年拍攝的莫高窟第55窟文物修復現場。敦煌研究院供圖

有時候,工匠一天只能修復一小塊壁畫,他們的生命就在這樣緩慢的節奏中一天天度過。

一千多年前,數不盡的畫師將燦爛的石窟藝術留在敦煌;一千年後,一代又一代莫高人前赴後繼,擦亮了她的光芒。

莫高窟除了藝術本身,最值得仰望的是人的力量。

(三)科技治沙 築牢歷史遺產的綠色屏障

00:00/00:00

設為列表圖

在敦煌莫高窟的保護工作中,治沙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莫高窟地處戈壁沙漠邊緣,長期受到風沙的侵襲,進入洞窟的沙子會一定程度上磨蝕壁畫和彩塑

治沙工作對於保護文物有著更重要的意義。

風沙有多大呢?有這樣一組數據,上世紀80年代以前,工作人員每年要從洞窟中清除積沙3000到4000立方米

1944年,敦煌藝術研究所成立之初,就採用多種方式治理沙患。

上世紀50年代留下的照片清晰記錄了流沙對莫高窟的「傷害」,第108窟到第100窟的流沙甚至堵住了窟門。

為了治沙,大家想盡了辦法。老一輩的莫高人幾乎每天早晨的必修課就是清理積沙,幾十年如一日,以牛馬運沙,用人力守護。

幾十年過去了,從修建防沙牆到高立式尼龍防沙網,從種植防沙林帶到礫石鋪壓。

莫高窟的年積沙量已從20世紀80年代的3000立方米降至不足100立方米,極大減緩了風沙的潛在威脅。

窟區周邊的生態環境得到顯著改善,綠色植被面積不斷擴大,風沙對壁畫彩塑的危害已經降到了最低。

(四)數字敦煌 讓歷史永存

00:00/00:00

設為列表圖

消除外部環境對壁畫的影響、抵禦自然法則對文物的侵蝕,敦煌研究院已經做到了極致。

我們無法要求時間停止,讓莫高窟「永久保存」,成為迫切而又現實的難題。

如何解決?數字化給了答案

敦煌研究院通過高精度數字相機和計算機技術,對壁畫進行全方位、高精度的數字化採集和拚接,構建起了一個多元化與智能化相結合的石窟文物數字化資源庫——「數字敦煌」

這一工程不僅實現了對敦煌壁畫的永久保存和永續利用,更為全球的研究人員和愛好者提供了便捷的查閱和檢索平台。

遊客們只需輕輕一掃洞窟門口的二維碼,便能通過手機進入「數字敦煌」的世界,身臨其境地感受千年壁畫的魅力。

這種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展示方式,既緩解了實體洞窟的開放壓力,又讓每一位普通人都有機會近距離欣賞至精至美的藝術真跡

數字敦煌資源庫平台,已經成為國際學術界和大眾共享敦煌文化的傳播平台,為學術研究和多元利用提供無限可能,顯著提升了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敦煌研究院的牆上寫著這樣一段話:

歷史是脆弱的,因為它被寫在了紙上,畫在了牆上。

歷史又是堅強的,因為總有一批人願意守護歷史的真實,希望它永不磨滅。

80年來,敦煌研究院在文物保護科技方面取得不少突破和成果,為全國乃至全球的石窟藝術保護、弘揚、傳承等方面提供了「敦煌經驗」。

一代又一代的莫高人,他們傾其所能、所學,由內到外,保護著這座具有全球性價值的文化遺產,敦煌之光得以延續千年而不滅,讓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產得以傳承萬代而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