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刊文:「職業倦怠」不是個體問題

在經濟增長放緩的情況下,績效回饋在減少和放緩,個體的精力成本卻仍被鼓勵不斷投入和增加,一減一增的落差最終由個體承擔。倦怠在此從組織激勵不足、回饋不足的問題,變為了個體動力不足的問題。

「職業倦怠」能靠「精神離職」解決麼?媒體近期對這個問題進行了調查,呼籲企業提供平衡性的工作設計、有質量的心理疏導,來幫助員工化解「職業倦怠」。

來源:IC photo來源:IC photo

倦怠是近些年瀰散的一種職場情緒。韓炳哲曾有專文《倦怠社會》討論此事,大概觀點是,倦怠是現代社會造就的「功績主體」的特徵,是在不斷尋求績效最大化之後的自我譴責和自我攻擊。也可以說,現代社會讓「更高更強」「我能夠」內化為每個個體的自我要求,一旦個體達到了「我能夠」的上限,便不得不進行自我作戰,由此潛移默化地將社會問題轉化為了個體責任。

比如,「996」「007」是不斷加速的社會時間帶來的,但直接結果卻是個體的倦怠和內耗,以及為消化這種倦怠而產生的「擺爛」「精神離職」狀態。倦怠在此被模糊了焦點,從社會的結構性困境,變為了個體的心理問題。

再比如說,個體不斷追求「更高更快」的付出,需要有等量的績效回饋,二者平衡維繫著現代化的進度。但在經濟增長放緩的情況下,績效回饋在減少和放緩,個體的精力成本卻仍被鼓勵不斷投入和增加,一減一增的落差最終由個體承擔。倦怠在此從組織激勵不足、回饋不足的問題,變為了個體動力不足的問題。

所以本質上看,解決「職業倦怠」問題很難從個體端入手。近幾年多有聲音為職場上的個體提供思路,如何找到更多的心理資源,如何舒緩心靈,如何在健康、興趣和工作間找到平衡,甚或暗示青年人接受向下流動等,都無法對倦怠問題產生效應。總的看來這類聲音都帶著一點無奈,試圖在社會擠壓之中提供一點個人策略。

要求企業提供對策的方式稍好於要求個體調節,但單個企業無法製定社會規則,本身是社會規則的受動者,在這個意義上和個體有相似之處。倦怠已然是一個瀰散性的問題,對治它需要法規與公共政策的系統調整,最起碼的是對工時制度和休假權利的法治強化、對過度加班的制度性抵製,在此基礎上,還應有對彈性工時、遠程辦公的相應鼓勵。

更細的行業規則也應考慮。對於某些高度計件化、算法化的行業,比如外賣企業,規則的著力點應該在績效考核的人性化、合理化上;對於一些創意性、高智力含量的行業,政策規則則應引導企業提供高質量心理諮詢、職業援助,並提升決策的民主化。這些只是點上的舉例,難以一一盡數。總的道理是,只有公共政策整體水位上了一個台階,才能觸發企業改變。不然,單個或數個企業的內部規則調整,最終會被競爭拉回均值。

倦怠這個詞,因為在詞性上指向一個人、一個主體,因此很容易被誤讀為個體問題,遮蔽的是現代社會的內在困境。幾乎所有社會從早期現代化進入深度現代化後,都會面對增長放緩或停滯的問題,都要在社會政策上進行深層調整,來減緩功績主義慣性帶來的複雜問題。被普遍討論的「職業倦怠」是一個信號:社會政策應該從單線增長邏輯,向尋求豐富、安定、人文主義的邏輯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