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近期熱詞「創始人模式」到底是什麼?

最近矽谷有一個詞特別火,叫做「創始人模式」founder mode。

提出這個詞的人,是我前公司Airbnb的創始人Brian Chesky。

其實他在去年就提出這個詞了,之所以最近被熱議,是因為Y Combinator孵化器的創始人Paul Graham最近發了一篇博客,主題就是《Founder Mode》。

Paul Graham的最新文章Paul Graham的最新文章

然後這個詞就傳開了,網上還有各種調侃的圖片:

|網絡梗圖|網絡梗圖

事情是這樣的,在前段時間一次YC活動上,Brian Chesky做了一次演講,給所有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演講中說,人們關於應該如何管理大公司的理論是錯的。

當Airbnb快速發展的時候,很多好心人給他出主意,說要想把公司做大,就得僱傭優秀的人才,然後給他們充分的發揮空間。

於是Airbnb就這麼做了,從各大公司雇來很多中高層人員,結果差點把公司搞垮。

我見證了這一段時間的變化,我當時所在的部門是核心民宿業務,最高領導是從亞馬遜來的高管。

在2019年,公司來了不少外部的高管。在2020年疫情爆發的時候,公司業績大插水,陷入生死危機,管理問題也暴露了出來。

後來就是Brian Chesky讓我們部門的高管走了,自己接手了一段時間,就像他當年創業那樣來管理公司。我們改版網頁、發佈新功能,都是直接跟他彙報。

後來Brian Chesky自己摸索,研究了祖比斯是怎麼管理蘋果的,最終找到了另一套方法。

在他看來,這套方法效果不錯,至少Airbnb的自由現金流利潤率在矽谷名列前茅。這套方法,就被提煉成了「founder mode」。

不僅是Brian Chesky,在YC活動現場,很多聽眾是非常成功的創始人,他們紛紛表示自己也有相似的經歷。

所以,現在我們可以把公司經營方式分為:創始人模式和經理人模式。

在經理人模式中,組織結構一般有比較多的層級,管理層完全放權給下屬,讓下屬和他們的團隊想辦法完成任務。管理層和員工很少越級溝通,認為這是對中間層缺乏信任和尊重的表現。

人們普遍認為,隨著企業的不斷擴展,創始人必須切換到經理人模式。也就是創始人退位,找職業經理人接管。

但是問題是,很多職業經理人自己並沒有創辦公司的經驗,之所以能夠到高管的位置,因為他們都擅長向上管理。按照Paul Graham的話來說,「C-level高管中有一些世界上最善於偽裝的騙子」。

而創始人模式有一點是相當明確的,越級會議應該是常態。比如,Steve Jobs 曾經每年為蘋果公司最重要的 100 個人舉辦一次團建會議,而這些人並非公司組織結構上層級最高的 100 名高管。

不僅Steve Jobs是創始人模式的範例,Elon Musk也把自己描述為一個 「nano manager」(納米級管理者,也就是比「微觀管理者」管得還要細)

Elon Musk不喜歡授權,他曾經告訴特斯拉員工,他希望親自批準公司所有新員工的錄用。

他還在給員工的一封電子郵件中說過:

「在特斯拉,一切以對公司最有利的、最快解決問題的方式來溝通。你可以不經你經理的許可就與你經理的上級交談,你可以直接與另一個部門的副總裁交談,你可以與我交談,你可以在沒有任何人許可的情況下與任何人交談。」

Meta創始人Mark Zuckerberg也不喜歡授權,他說領導者應該 「做出儘可能多的決策,儘可能多地參與各種事情」。

Zuckerberg還裁撤過很多中層管理崗位,讓公司更加扁平化,因為他不喜歡 「經理管理經理」 的組織結構。

亞馬遜創始人Jeff Bezos是一個知名的「微觀管理者」(micro manager)。他對亞馬遜零售網站的每一個像素都會管。

Bezos還有一個讓人聞風喪膽的習慣,他會收到很多客戶投訴郵件,而且會親自閱讀這些郵件。

讀完以後,他就會把這些郵件轉發給相應的高管,內容只有一個問號。收到郵件的人必須放下手頭的一切事情,研究清楚情況,並精心撰寫回覆。

|Jeff Bezos的標誌性郵件——「?」|Jeff Bezos的標誌性郵件——「?」

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勳也是創始人模式的典範,他認為首席執行官應該比任何人都有更多的直接下屬,事實也確實如此——跟他直接彙報的人,多達60位。

當然,傳統的經理人模式並不乏成功案例。大多數大公司,目前都是經理人模式。

最近的一個案例,是星J.巴克給出1.13億美金的大包裹,從美國排名前列的快餐連鎖店Chipotle挖走了他們的明星CEO Brian Niccol。

Brian Niccol一直都在一線摸爬滾打,一路從基層幹到了CEO的位置。在Chipotle擔任CEO的幾年時間里,他幫助Chipotle度過危機,股價提升了770%。

我認為,Brian Chesky提出「創始人模式」的價值,雖然說明經理人模式不一定更優,但是帶來的問題是,他沒有針對創始人模式給出清晰的定義。所以出現了很多爭論,人們認為創始人模式等同於創始人什麼都要親力親為。

公司有創始人模式和經理人模式,這是天秤的兩端,在一端待久了,就會看到這一端的問題,然後往另一端傾斜。而人們最終會在天秤的兩端之間,找到一個動態平衡點。

在未來,創始人模式會越來越常見,因為隨著AI的發展,企業不再需要那麼多員工,也就不再需要設置很多層級。

但是經理人模式也不會消失,因為創始人會老、會離開,需要讓企業在脫離創始人以後也能良好運轉。

到底founder mode意味著什麼,以及怎樣把這個模式用好,期待看到Brian Chesky或者Paul Graham未來再仔細講講,指明企業管理的另一種選擇吧。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凱莉彭,作者:凱莉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