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誰能自稱「小鎮做題家」?

有一天我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一張圖片,圖片上標註了我從小學到博士就讀的學校及其地址,本意是想追憶青春歲月,並給自己接下來的讀博生活打打氣,卻引來了很多不友好的評論,原因是我在發佈的時候帶上了「小鎮做題家」的標籤。有網民說:「xx市區也算小鎮嗎?」「他們太過富有,以至於連小鎮做題家的名號都想拿去。」還有網民順帶貶低了一下我的院校水平:「這種學校的也好意思說自己是做題家?」

先不論我作為一個出生在十八線小城市、本科來自末流211的人稱呼自己為「小鎮做題家」是否準確,網民的評論的確引發了我的思考,到底哪些人能夠稱呼自己為「小鎮做題家」?「小鎮做題家」的意涵是否已經發生了遷移?

我們都是小鎮做題家?

「小鎮做題家」這個詞並非最近才在網絡上引起熱議,早在2020年,「小鎮做題家」的說法就在網絡上走紅,引起了青年群體的共鳴。「小鎮做題家」一詞源於豆瓣小組「985廢物引進計劃」的網民發帖,豆瓣用戶「水果糖」在小組總結稱,「小鎮做題家指的是出身小城,埋頭苦讀,擅長應試,缺乏一定視野和資源的青年學子」。現有的關於「小鎮做題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表徵、困境、話語分析、心態和行動邏輯分析等方面。

社交媒體上稱呼自己為「小鎮做題家」的人越來越多,這個稱號已經不再是出身鄉村、家境貧寒的學子專屬了,很多出身二三線城市的中產階級學生也稱呼自己為小鎮做題家。做題家也不僅僅用於考大學,很多考公考編上岸的人也開始這樣稱呼自己。

「小鎮做題家」的意義已經與最初在豆瓣上出現時有了很大的不同,最初這個詞是被來自小城鎮的重點大學學生用於自嘲,展示了由於教育資源的地區分配不均導致的個人成長差異,但是現在「小鎮做題家」一詞被更多的年青人作為在社交網站上進行積極的自我形象展示和構建的標籤,抒發自己多年寒窗苦讀後終於達成自己的理想和目標後揚眉吐氣的快感。

那麼為什麼「小鎮做題家」的使用場景和人群變得越來越廣泛了呢?我有幾點推測。

一是社交網絡和部分典型案例的宣傳作用使得「小鎮做題家」一詞快速地被社會公眾所熟知,而社交媒體上的信息碎片化、海量化的特徵使得網民們能夠快速地接受這個網絡熱詞,但不會深究某個詞的出處和意涵,而是根據字面意思進行主觀性的理解、使用和傳播,這使得網絡熱詞的涵義被不斷地加工和擴充,最終從一個小眾詞彙變為廣大網民都使用的熱點詞彙。

二是從「小鎮做題家」一詞背後反映的社會心理來看,這個詞一方面蘊含著青年群體在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和教育資源導致的不公時衍生的自我安慰心理。部分青年由於家庭能夠提供的支持作用有限,即使進入了重點大學、獲得良好工作後仍發現自己在能力和眼界上與城市學生有很大的差距。「小鎮做題家」一詞隱含著對社會資源分配不均的無奈,能夠在社會上引發大量群體的共鳴。

另一方面很多青年在社交網站上分享自己成功求學和求職的經歷,營造了一種積極向上、逆風反勝的「爽文」劇情,對目前仍舊苦苦追尋這一目標的青年群體起到了激勵作用,同時這個詞也暗含了發帖人對目前取得的學業、考公考編等方面成就的滿足感,帖子的發佈同時給予了信息的發佈者和接受者正向的反饋和激勵,進一步提高了青年群體對這一個詞的接受度。

說自己是「小鎮做題家」就是蹭熱度?

通過瀏覽社交平台上大量自詡為「小鎮做題家」的帖子及以下的評論,可以發現,這些年青人可以按照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按照最低學曆的生源地域來劃分,可以分為來自縣級及以下地區的學生和來自非一線城市市區的學生。按照院校水平區分可以分為重點大學學生(211、985高校,雙一流院校,港澳以及qs排名前100的海外高校等)和普通大學學生。根據這兩種分類標準,可以將所有的「小鎮做題家」們分為四類,這四類人群在社交網站上稱呼自己為「小鎮做題家「的時候會得到截然不同的評論。

可以看到,來自縣級及以下地區並考上重點大學的學生是社會廣泛認可的標準「小鎮做題家」,而其他三類青年稱呼自己為「小鎮做題家」的話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抨擊。抨擊主要集中在兩個關鍵點上,一是「小鎮」,二是「做題家」。

對於「小鎮做題家」一詞中「小鎮」的爭論主要集中在來自什麼地域的人可以使用這一個詞,從語義上來看小鎮是指縣以下人口較集中而有商業活動的居民點,但是隨著「小鎮做題家」一詞使用範圍的擴大,很多來自二三線城市的青年也自稱「小鎮做題家」,他們認為非一線城市的小城市青年也屬於小鎮青年的一員。

這樣的想法遭到了很多網民的批判,畢竟即使相比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來說,二三線城市的教育資源雖然有限,但是這些城市地區的青年享受的教育資源仍舊遠遠優於鄉鎮地區的青年享受的資源,更遑論當中家庭條件優渥的中產家庭青年,他們的成功除了個人的稟賦和努力外,很大程度來源於家庭的支持和托舉。

如開頭一位網民所言:「他們太過富有,以至於連小鎮做題家的名號都想拿去。」在真正來自欠發達鄉鎮的青年看來,城市青年這樣的說法無異於得了便宜還賣乖,佔用了更多資源的同時還不珍惜,將成功全都歸咎於自己個人的努力,這種行為進一步激化了網絡上對於社會資源分配不均衡的負面情緒。

另一個爭論點在於「做題家」三個字上。「小鎮做題家」最初的定義中並沒有明確規定什麼等級院校的學生才算是「做題家」,因此當青年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的求學經歷的時候,就讀高校的排名也成為引發網民爭論的因素。部分網民認為,要在某方面稱自己為「xx家」,那就應該具備強勁的實力,也就是說只有頂尖的名校學生才能稱自己為「做題家」,這就使得那些就讀於普通高校和排名相對靠後的211、985高校的學生遭到「學曆歧視」。

網民用尖銳的語言對很多發帖的青年進行「辣評」的原因在於,網絡互動具有匿名性,根據個人發言進行追蹤的難度較大,也不需要承擔現實生活中因為發言而得罪他人的人際交往成本,給了網民「大膽開麥」的勇氣,能夠用最尖銳的語言對陌生人進行抨擊和批判,甚至嘲諷謾罵,這也是現代社會社交平台上不友好的戾氣時而出現的原因。

同時也表明小鎮做題家的定義存在模糊化的問題,在經過社交媒體的傳播後內涵不斷泛化,成為被廣大青年群體熟知的詞彙,但是還沒有形成統一的共識,在使用的時候必然招致不同意見的爭鋒。

到底誰才是真正的「小鎮做題家」?這個問題也許並不那麼重要,你認為你是那你就是,關鍵在於「小鎮做題家」現象背後隱含的社會問題,那才是我們更需要關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