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熱「黃金週」,彰顯中國經濟潛力 | 新京報評論

▲10月3日,故宮角樓,兩位小遊客舉著國旗合照。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10月3日,故宮角樓,兩位小遊客舉著國旗合照。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國慶「黃金週」開啟以來,國內消費市場呈現一片火熱景象。

據央視新聞報導,假期前三天,日均近3億人出行。各大景區、博物館里人流如織。截至目前,全國門票訂單量同比增長37%以上;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假期前三天,有104.55萬名消費者購買以舊換新8大類家電產品(冰箱、洗衣機、電視、空調、電腦、熱水器、家用灶具、吸油煙機)154.61萬台,銷售額達到73.57億元。

而截至10月5日7時11分,2024年國慶檔(10月1日—10月7日)檔期內總票房(含預售)突破15億元;房地產市場也再現盛況,北上廣深等地市場格外熱鬧,有媒體報導廣州甚至有樓盤平均30秒爆一單、客流激增四倍,北上廣深售樓處成黃金週最「燒錢」景點……

這一個個火熱的場面,都在說明長假期間全社會的各項經濟活力正在充分展現,也再次印證了那句話——我國經濟的基本面及市場廣闊、經濟韌性強、潛力大。

事實上,「黃金週」的火熱潛力,在國慶節之前就已經開始「蓄力」。9月24日,多項重磅政策推出,涉及降準、降息、下調存量房貸利率等。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對如何加大財政貨幣政策逆週期調節力度、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守住兜牢民生底線等作出具體部署。

這些都極大提振了市場信心,並迅速得到了市場反饋。在國慶節前一天的9月30日,A股大漲,成交量創下了超2.6萬億元的新高。在「黃金週」尚未開始之際,國內市場就已經振奮精神,人們清晰地看到,中國經濟正在迎來有力的托舉。

這種樂觀情緒顯然也從資本市場蔓延到了國慶「黃金週」方方面面,無論是普通居民的旅遊、購物、觀影,抑或是購房這種大宗消費投資,都開始呈現一派復甦繁榮景象。

而且,當前雖然是在假期,但各地也都沒閑著,各種刺激政策還在密集出台,展現著中國在提振消費方面持之以恒的努力。

比如,北京動員全市各類市場主體開展近400項特色活動,為市民和來京遊客提供舒適便捷的金秋消費體驗;上海投入市級財政資金5億元,面向餐飲、住宿、電影、體育等4個領域發放服務消費券;廣西推出300多場國慶主題促消費活動等。

所以,國慶「黃金週」的市場正反饋,正是上下合力的結果:一方面政策紅利充分釋放,另一方面人們的消費意願強勁。這種市場的正向反饋,也給了人們巨大的信心——中國經濟的基本面依然穩固,政策也都發力精準、正中關鍵,二者相得益彰、同向而行。

當然,客觀上也要看到,當前經濟運行出現一些新的情況和問題,需要妥善應對、積極作為。尤其是隨著進入第四季度,各項經濟指標都將面臨年底考驗。那麼,保持政策的一貫性,助力中國經濟進一步爬坡過坎,就顯得格外重要。

事實上,已經有專家指出,密集出台的政策有助於穩增長穩預期,而我國還擁有充足的財政、貨幣和金融政策空間,未來宏觀政策還有望進一步加碼,中國經濟恢復基礎仍有待進一步鞏固。

此外,前不久高盛、瑞銀、摩根士丹利等外資機構紛紛看好中國資產前景,多家機構上調中國股票評級。這也是國際社會向中國經濟投下的一張信任票,中國經濟的下一站依然被世界看好。

從這個角度說,火熱的國慶「黃金週」消費,向世界展現了中國經濟的厚重與紮實。相信「黃金週」期間的各項數據表現,會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好兆頭——向全社會傳遞暖意,凝聚社會的共識與決心,推動中國經濟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撰稿 / 柳早(媒體人)

編輯 / 徐秋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