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複盤沉湎於「過去」

今天的文章,我想從一個人際關係裡面的小細節開始聊起。

當你身邊的人——比如你的父母、伴侶、孩子,或者關係非常好的朋友——犯了某個錯誤、做了某件傻事的時候,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不少人的習慣,可能是「打破砂鍋問到底」:你為什麼會犯這樣的錯誤呢?你究竟是怎麼想的?究竟發生了什麼?

這樣做的人,可能是好心的,是在幫助對方複盤,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和問題。

但在人際關係中,這實在不是一種合適的做法。

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我為什麼會犯這樣的錯誤?當然是因為我犯蠢了嘛。這種事我自己知道就行了,為什麼非得說出來呢?為什麼你非得讓我承認「是我自己犯蠢了」呢?

你的本意可能是想安慰對方,但在對方聽來,這可能更像是一種指責和嘲笑。

一兩次可能不要緊,但如果你一直用這種方式跟身邊的人交流,你也許會漸漸發現,好像身邊的人都不太想跟你說心裡話了,原本很融洽的關係也變得慢慢疏遠。

不妨回憶一下,我們也許都聽過這樣的話:「好好想一想,你究竟為什麼會犯這種錯」——那麼,我們通常會從什麼人的口中聽到這樣的話呢?

通常都是上位者,也就是家長、老師、領導……也就是說,這種說話方式,本身就是一種上位者對下位者居高臨下的審視和「審判」。

但我們跟自己身邊的人,是上位者對下位者的關係嗎?當然不是。

(也許對你的孩子來說是,但我建議儘量不要這樣,而是用平等的態度去對待孩子,這樣會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理解了這一點,你也許就會明白,為什麼這種說話和溝通方式是不合適的:它實質上是把對方拉到了一個低姿態的、被審判的角度和位置上。

我把這種思維方式稱為「過去視角」。它的目光聚焦在「過去」,試圖去探究為什麼會這樣、原因是什麼、出了什麼問題……這也是許多人在遇到問題時,往往下意識所做出的反應。

並不是說這種思維方式一定不好,但大多數時候,它帶給我們的都是負面的結果。

可能有人會問:可是,這不就是「複盤」嗎?如果說複盤是被我們鼓勵的,那為什麼過去視角就是不好的呢?

原因很簡單:複盤,從來都不是去追問過去「我之前都幹了些什麼」,而是聚焦未來:「我所經歷的一切,對將來有什麼幫助」?

比如你辛辛苦苦做完了一個項目,開始複盤:我在項目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問題,有哪些感受和想法,花了多少力氣,費了多少工夫,嘗試了多少方法……

這個叫作無效複盤,它是沒什麼意義的,唯一的作用,可能是用來寫述職報告,讓上級知道你做了多少事情,有多麼不容易。

有效的複盤是什麼呢?是思考如何將過去的經驗應用到未來當中。隨便舉幾個例子:

通過這個項目,我知道類似的項目可能會遇到哪些類型的問題,這樣我以後在接觸類似的項目時,就可以提前做一些規劃和準備;

通過我的探索,我發現當遇到這一類問題時,可以採取方案1、方案2、方案3等不同方案,並且每一種方案大概的優缺點也有所瞭解;

通過我的行動,我發現這些行為對解決問題收效不大,以後在遇到類似問題時可以不用繼續踩坑……

我把這種思維方式,叫作「未來視角」,也就是聚焦於未來,去關注「經過這件事之後,我們可以怎麼做?」這才是更有意義、更有價值的思維方式。

遷移到人際關係裡面,採取未來視角的思考方式就是:

我們能從這個錯誤中吸取什麼經驗教訓?

以後遇到類似的事情時,應該怎麼做才能避免發生同樣的錯誤?

如果再遇到類似的問題,可以採取什麼方式來更好地解決它?

當你在人際關係中更多地運用未來視角,而非過去視角的時候,會產生什麼變化呢?

採用過去視角,會把對方身上的缺點和不足凸顯出來,這樣很容易給對方留下一種指責、否定、嘲諷的感覺,認為你沒有跟他站在一起,於是天然產生排斥心理。

反過來,採取未來視角,則能夠更好地凸顯和調動對方的主觀能動性,讓對方覺得「我是有能力避免和解決這些問題的」,讓他感覺到你跟他是站在一起的,從而對你產生更強的聯繫感。

從另一個角度看,使用過去視角,你的表達方式是「你」如何如何;而採取未來視角,你的表達方式可以是「我們」如何如何。

前者是一種對抗性的敘事,而後者是一種支持性的敘事,這是對方更加迫切需要的。

相信我,多採用未來視角跟身邊的人交流,多去支持和鼓勵他們,你會收穫更充實和美好的人際關係。

不僅僅在人際關係中,當我們自己犯了錯誤、做了傻事時,多採用未來視角,少採用過去視角,也是十分重要的。

我在許多文章里都講過「內耗」。內耗的一個重要來源是什麼?就是我們始終放不下過去已經發生的事情,始終對其唸唸不忘、難以釋懷。

我們總會在心目中,構建出一個完美的、睿智的「理想自我」,他是永不犯錯的,是絕對理性的,是光芒萬丈的,是無懈可擊的,他沒有我們身上的一切缺點,也沒有我們的恐懼、焦慮、虛榮、自私……

我們會以他為標準,來規範自己,要求自己,約束自己,一旦發現我們跟他之間存在差距,就會自我批評、自我苛責,要求自己在方方面面都做得更好。要求自己更自律、更堅毅、更果斷、更具行動力……

於是,這就產生了什麼呢?後悔。

如果當時我做出了另一種選擇,結果是不是會更好?

如果當時我不拖延,而是果斷行動,是不是就沒有現在這些問題了?

如果當時我能知道這一切,是不是我就能做出更理智的判斷?……

這些想法源於什麼呢?源於我們內心深處認為,自己是這個世界的主角,我們一切都要得到最好的,一切都必須在我們的掌控之中:我們想做出最佳的選擇,得到最好的結果,採取最明智的行動,避免犯下任何錯誤……

但這種幻想是正確的嗎?當然不是。

生活是複雜的。任何一個結果,都絕非依賴於某一個選擇,而是依賴於之後的一系列行動和決策,以及時機和運氣。如果你覺得現在的選擇並不夠好,那麼即使你能「讀檔」,回到過去重新做出另一種選擇,結果也未必會如你的預期。

大腦不知道這一切嗎?它其實知道,只不過,它無法接受一件事情「我對自己的生活是無法達到100%掌控的」,於是,它必須找到一個替罪羊,把所有的遺憾和不滿都推給「另一種選擇」,告訴自己:

我原本是可以100%控制自己的生活,實現最好的結果的,只是因為某種錯誤,我作出了錯誤的選擇。因此,我要批評自己,責備自己,如果我當時作出了正確的選擇就好了……

這是毫無意義的,沉浸在這種對過去的追憶之中,只是在浪費時間。

更好的思路是什麼呢?是理解這一點:那個看似完美的「理想自我」並不存在,並沒有一個高高在上的標準,要去規範你、要求你、審判你——這些只是你自己為自己構造出來的牢籠。

真正存在的、真正真實的,只有什麼呢?只有此時此刻,這個正在觀察和思考著的你。

這就是最真實的你,無論它是什麼樣的,都請去接納它。

我們當然是可以犯錯的,當然是可以做出失敗的選擇的,當然是可以錯過許多東西的——我們並不是世界的主角,沒有必要要求一切都圍著自己轉。

我們唯一可以把握的是什麼呢?是我們的未來。我們接納當下的自己,希望自己能夠變得更好、更完善,那麼這條路永遠都不在過去,而在未來。

過去所存在的唯一意義,就是作為我們的養料和經驗,幫助我們在未來的每一步,走得更堅實和穩定一點。

接納並欣賞這個「可能不夠好」的自己,並想辦法讓自己變得更好一點,關註腳下的每一步,把一切經歷轉化為前進的動力——這就是對自我採取未來視角的方式。

所以,我在之前的文章里提到過:當你腦海中產生各種各樣的雜念和思維反芻時,不妨暫且跳出來,問問自己:

這些想法和雜念,對我接下來採取行動有沒有什麼幫助?它們是否能為我提供一些新的信息和啟發?

如果不行,那麼它們就是沒有意義的,完全屬於噪音。試著把注意力從它們身上轉移開,轉移到眼前自己在做的事情上,不要花心思在它們身上。

也請記住下面這幾點:

我們所犯下的錯誤,其實是每個人都可能會犯的錯誤;

我們已經做得很好了,剩下的那些因素,很多都是我們無法干預的因素;

我們並不需要規避所有問題,我們只需要等它發生,然後去解決就行了;

我們並不需要追求完美,我們只要讓自己過得更好一點,更符合我們想要的方向就好;

並沒有一個標準要求我們去達到,沒有一個外在的題目要求我們去完成,我們是自由的;

我們可以成為任何想成為的人,展示真正的自己,朝想要的方向行動和前進。

最後,提一下:過去視角也並非全然不好,很多時候,這兩者是要結合起來的,只是說不要過度沉溺在過去視角之中,而是多採用未來視角。

舉個例子:比如你是一個非常內向的人,不敢跟別人建立深入的關係,你覺得這樣不好,但又很難去改變它,長時間處於這種需求不滿足的痛苦之中。

如果採取過去視角,你可能就會去向過去挖掘:我的童年是什麼樣的,我的成長環境是什麼樣的,我的原生家庭是什麼樣的……它們如何對我造成了影響,使得現在的我變得如此內向。

這是很有用的,它可以幫助我們更加理解自己,同時也能更好地跟「過去的自己」和解,解開心結。

但僅僅停留在這一步是不夠的,它並不能幫助我們改變現狀。要改變現狀,你需要的是未來視角。也就是:

過去的種種造就了現在的我,但它們現在都已經過去了,我沒辦法回到過去,去改變這一切。

我要做的,就是接受它們。無論過去的一切是好還是不好,它們都是「現在的我」的組成部分,少了哪一點,我都不再是我。

在這個基礎上,我想要什麼,想變成什麼樣子,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這才是更重要的。過去無法改變,但未來永遠都有可能。

永遠不要把「過去」建構成一種對抗性的敘事,因為這毫無意義。如果你一直停留在「過去的創傷使我現在不敢行動」「過去的經歷到現在還在影響我」……那你其實是自己綁住了自己的腳步。

不要背著過去的負擔,那樣太沉重了,放下來,朝前看,往前走。

永遠要記住:沒有任何東西在束縛著你,「過去」沒有,「創傷」沒有,他人也沒有。你可以選擇任何想走的路,成為任何你想成為的人。

你是自由的。

閑聊時刻

1)當別人犯錯的時候,最好不要去「窮追猛打」。但當別人做成了一件開心的事情,找你分享的時候,倒是不妨多跟對方聊聊過程里的細節和感受。

2)讀過《被討厭的勇氣》的朋友,可能會發現:這跟書中提到的「費奧伊德的原因論」和「阿德勒的目的論」其實是有共通之處的。大家也可以去讀一讀阿德勒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