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plexity要進軍企業RAG?

文 | 王智遠

昨天晚上查資料,由於國內AI搜索無法抓取到外部信息,我只能用Perplexity。這時,發現APP中新增一個功能,叫Spaces。

出於好奇,點進去看了一下,和Spaces一起推出的還有一個新功能,叫內部知識搜索。

什麼是內部知識搜索?什麼是Spaces?這個產品如何使用?它有哪些特點?難道Perplexity找到了廣告之外的新商業模式?

帶著種種疑惑,熬夜看完官方介紹文檔,並體驗一番,現在把心得總結分享給你。

01

Spaces 中文名字叫「空間」,它位於 Perplexity 的 APP 的左側,像往常一樣,放在發現功能的下面。

官方介紹說:Spaces 是一個專門為團隊協作設計的功能,主要提供一個「人工智能驅動的協作平台」,這個功能允許用戶創建定製的空間,來滿足團隊的特定需求。

在空間里,你可以邀請同事和朋友,一起共享文件,還可以使用包括偏好設置在內的人工智能模型,來定製助手的回應方式。

簡單講,這個空間主要特點有三個:

一,自定義 AI 助理。你可以設定空間內設定AI助理的指令;比如,定義它應該更專注於回答哪些話題,以及回答的深度。

二,通過空間把內部文件與空間連接起來,團隊成員就能方便地訪問和共享信息。還能與團隊協作,讓同事們一起處理某個文件、或者問題、甚至生成報告,提高效率。

三,隱私資料的保護。你自己可以控制誰可以看到這些文件,當然,Perplexity 保證不會用你的數據來訓練 AI。

註:(Perplexity的空間在發現下面)註:(Perplexity的空間在發現下面)

看完後,我下意識覺得:

原來在Perplexity中,只有一個「歷史記錄的對話」框;通過歷史對話,能把文本生成網頁分享出去,現在,它只不過新增一個地方,可以用來處理深度問題或企業場景下的問題和文件,所有文件和問題都保存在其中,方便二次複用。

理解歸理解,很多東西手上體驗後才知道到底是什麼,於是,趕緊使用了一下,創建空間挺簡單,有四步走:

一,輸入一個名字,選個頭像;二,寫個描述,在描述里,寫上跟團隊協作項目的名字,就像設定一個主題。

三,選擇要用的 AI 大模型,如果不是 PRO 會員,模型是預設設置。四,給 AI 設置自定義指令,這一步決定了你想要輸出更結構化一點,還是更接近自然語言。

創建完後,我隨手從桌面上傳一本最近在讀的書:《利潤:沒有公司會因為盈利而破產》(True Profit! No Company Ever Went Broke Turning a Profit)。

這本書由靴文·西蒙(Hermann Simon)撰寫,主要討論利潤在企業生存和發展中的重要性,不過,是純英文,中文剛出版還沒有電子版,所以,索性給到它,讓他幫我學習下,再生成一個報告。

上傳後,我發現它多一個新功能,可以選擇答案的來源。也就是說,我可以選擇在網上搜索,也能在空間內的文件中查找。

這讓我想到了Kimi Chat的對話框,那裡也可以上傳文件進行總結,還能進行外部搜索。

註:(Perplexity在空間內提供網絡+空間尼雲件搜索)

我先測試了一下空間搜索,問了它第一個問題:你能為我做什麼?它回答說它是一個人工助手,可以幫我解答問題,協助完成各種任務,還可以做我的對話夥伴。

接著我又問:

這本書的第一部分,第一章寫了什麼?它像傳統的AI總結工具一樣,介紹了書中利潤的概念和定義。

還提到不同的利潤類型,比如EAT(稅後收益)、EBT(稅前收益)、EBIT(息稅前利潤)、EBITDA(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等,核心內容都是圍繞第一章展開的。

不過,這種回答不夠理想,因為我不喜歡結構化表達,個人覺得結構化會把各種過程性內容刪減掉。

於是,我又繼續問它,我說:不要結構化回答,聊聊第一部分,第二章寫了什麼?它說:

這部分主要討論了尋找利潤的過程,作者指出人們往往高估企業的利潤水平;然後舉了一些案例,討論了資本回報率這個重要指標。

作者通過比較和分析,揭示了影響企業利潤的各種因素,引導讀者思考如何在實踐中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這次的回答還算滿意。

02

體驗完總結兩點:首先,相比 ChatGPT o1-preview,它可以上傳文件,讓我與文件對話、進行總結,並把總結後的資料保存下來,生成報告,甚至發佈文章,這些 o1-preview 做不到的。

o1-preview 主要是在面板上操作,雖然我也可以上傳文件給它讀,但整個過程不太流暢;另外,我還沒測試它的協作功能,不過據我所知,o1-preview 沒有這個功能的。

其次,與國內的產品 Kimi Chat 相比,用Kimi唯一的劣勢在於如果上傳一本書、一個PDF後,就無法聯網了,只能在聊天框內針對一個文件進行搜索,這很不方便。

Perplexity 解決了這個問題,它直接給出兩個選項,一,讓AI搜索跟文件對話、二,從外部搜索;不論是內部對話的內容,還是外部搜索的資料,我都放在面板上。

換句話說:

Perplexity 把自己能力融合成一個多功能的工具。

工具以搜索為基礎,提供了一個存儲空間,在空間內,用戶既可以聯網搜索,也可以上傳文件進行對話,還能與同事協同工作。

看來,Perplexity 正在嘗試將其產品能力結合起來,逐步進入協作空間,或者開始為小團隊提供服務。

我很好奇,為什麼要做這個能力,如此縫合怪的組合,背後動機是什麼?他們產品負責人如何思考的?

於是,查了一下相關信息發現,Perplexity 的企業產品主管 Frank te Pas 在接受科技媒體 VentureBeat 的採訪時提到一個重要需求。

什麼需求呢?

簡單來說,如何更好地把外部知識和內部知識結合起來,幫助企業提高信息效率。

舉個例子:以前寫報告時,要找外部信息,做內部調查,還要和很多人一起合作,整個過程非常麻煩。

現在,有了外部搜索、內部搜索和協作功能,你可以很方便地找到外部信息,把內部文件上傳到 Perplexity 的團隊空間,然後邀請團隊成員一起完成報告。

這樣不僅省了時間,還提高了工作的準確度和質量。

03

Frank te Pas原意,我理解後認為:

知識分為外部知識和內部知識,外部知識是指網上公開的內容,而內部知識是公司或團隊的 PDF、Excel 表格、Word 文檔等。

用戶不僅希望搜索互聯網上的公共內容,也希望查找公司內部的文件和知識庫,並把兩者結合起來進行高效處理,我們為此打造了一個空間,把這些資源整合在一起。

從內部來看,這樣可以專注於處理最重要、有價值的數據,避免浪費時間在不必要或低價值的文件上;從外部來看,搜索的信息可以與內部內容結合,提供更全面的答案。

很多客戶表示,他們更想接觸對自己真正有用的信息,這讓他們的數據變得更加寶貴。

外部知識對用戶的實際應用幫助可能有限,用戶更希望通過搜索功能,來構建和豐富自己的專屬知識庫,這個知識庫可以是針對某個主題或項目的研究。

通過上傳不同的文檔,把外部知識和內部知識結合起來,可以大大提高信息處理的效率。Perplexity AI 的聯合創始人 Srinivas 在一篇博客中也提到了這一點。

他說:

以前使用內部和外部信息是兩個獨立的過程,一個用於搜索互聯網,另一個用於訪問內部文檔和數據;現在,如果能夠在一個綜合平台上完成所有研究,無論是內部還是外部的數據源,都可以大大提升企業的生產力。

我覺得,這個想法和 GPT-4.0 with Canvas有相似之處。

04

GPT-4.0 with Canvas 解決了 Copilot 的問題,Copilot 是一個智能助手,可以幫忙完成各種任務,減輕工作負擔, Canvas 提供一個空間和麵板,用戶可以在面板上完成所有工作。

而 Perplexity 的空間在建立時,就提供了 AI 模型和自定義指令,也就是說,這個小助手會按照你的要求來工作。

同樣作為空間,GPT-4.0 with Canvas 的空間可能在完成任務後就不再使用,更注重個人體驗。

而 Perplexity 的空間不僅注重個人體驗,還能與外部協作,不同之處在於,Canvas 可以自由創作,而 Perplexity 的空間沒有面板功能,自由度相對較低。

所以,從產品需求角度出發,他們都發現了用戶需要一個能夠結合外部和內部信息的空間(平台、或是面板),以此更高效的完成工作。

那麼,這個產品目前有哪些企業在使用呢?

我查了一下,官方指出,從 2024 年 10 月 17 日開始,Perplexity 開始向 Nvidia、Databricks(大數據分析公司)、Dell(技術解決方案公司)、Bridgewater(對衝基金公司公司)、Latham & Watkins(國際律師事務所)、Fortune (媒體公司)和 Lambda(線上編程數據科學教育的公司)等客戶開放這一功能。

早期測試階段,客戶使用內部搜索功能結合研究筆記和網絡新聞來進行盡職調查,還會結合舊的銷售材料和最新的見解來準備提案。

Perplexity 還會標註數據來源,讓用戶知道信息是來自網站還是上傳的文件,方便後續的深入研究,簡單來說,這些企業主要用它來進行信息整合和協作。

在我看來,雖然 Perplexity 目前流量很大,但在新業務開拓和客戶選擇方面,還需要進一步評估。說白了,這個產品未必適合大企業,更適合做「調研」的第三方公司。

國外產品、生態競爭卷的程度非常高,而且非常成熟,像Glean 和 Elastic從去年開始,就在做這件事,這意味著,Perplexity要和他們直面競爭。

註:(Glean是智能搜索和信息發現平台,Elastic 是幫助企業從外部獲取信息,然後分析後,再用到實際場景中)。

那麼,國內AI搜索產品走企業級 RAG可行嗎?

所謂 RAG,是從外部檢索相關知識,將其作為提示輸入大型語言模型(LLMs),然後用於問答、文本總結和內容生成,並應用於實際工作中。

目前,大多數中小企業依靠釘釘、飛書等協同軟件來實現信息化,這些平台方也在積極幫助企業完成信息化升級。

比如:

前段時間釘釘推出了端內搜索功能,讓用戶可以直接搜索文件和聊天記錄,甚至在搜索後自動生成總結,這顯然在幫助企業向 RAG(檢索增強生成)方向發展。

但也不能說完全沒需求,畢竟很多應用場景是具體的。

類似做報告,如果你想在釘釘、飛書上做一份報告,確實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成本,而且協作效果未必理想。

相比之下,我也看到一些 AI 搜索產品嘗試進入「市場研究」領域,比如秘塔 AI,但感覺方向不太對,似乎沒有真正把協作、搜索、再生成的功能開放給用戶,是而更多地考慮自己如何實現實現商業化。

我認為,現在已經進入了「完全協同」的時代,不能單兵作戰了。

提到商業化,很多人把 AI 搜索和生態綁定在一起,認為搜索是其中一個環節,如果換個角度,從 AI 搜索單一產品來思考,我覺得這是一種新的思維方式。

在其他新聞中,Perplexity AI 如何盈利,一直是大家關注的焦點,同時,它還面臨著與媒體公司版權的問題,一些媒體公司甚至明確表示不允許 Perplexity 抓取其內容用於訓練。

這些種種問題,使得它不得以「搜索為起點」,沒有任何依靠的探索廣告意外的商業模式;而「空間 + 協同 + 搜索」的組合,何嚐不是一種新的嘗試呢?

或許,這也為國內 AI 搜索提供一個新的樣本啟發。

總結

RAG未必是好生意,但是一種探索。

探索作為起點,總能挖掘到增量部分,現在做產品過了大流量時代,為特定群體提供服務,也許是未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