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機器越來越像人

來源:北京網民說

科幻電影中的場景,正在一步步走進現實。

近日,特斯拉「WE,ROBOT」發佈會上,馬斯克乘坐沒有方向盤和踏板的Cybercab無人駕駛出租車亮相,人形機器人Optimus化身酒保,在活動現場為參與者提供服務。馬斯克在社交媒體聲稱,「這將載入史冊」。

在國內,北京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10月10日正式升級為「國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今年4月,該中心發佈通用人形機器人母平台「天工」,實現了全球首個全尺寸純電驅人形機器人的擬人奔跑。未來,「天工」機器人將可以像人類一樣,在複雜的戶外地形中完成各類任務和作業。

然而,當「未來已來」,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當機器越來越像人時,人類與科技新物種的相處模式,是否也影響著每個人重新認識自己?

擔憂,大可不必

如果說2017年的烏鎮圍棋峰會上,AlphaGo擊敗世界圍棋冠軍柯潔的「人機大戰」後,「人類一敗塗地」的擔憂離普通人的生活仍有一定距離,那麼前不久,「蘿蔔快跑」的上市運營則讓不少人真實感受到了來自機器人「搶飯碗」的危機感。

人類對於焦慮和恐懼的感受,很大程度上都來自於未知。第一次點亮電燈、第一次拍下照片、人類第一次進入太空……在科技面前,所有的「第一次」都是令人緊張的。但隨著大眾認知的進步,未知終會成為已知,隨之而來的往往是興奮和驚喜。

就好像自動駕駛技術上市之初,大家都對它的安全性感到擔憂。但數據顯示,百度自動駕駛的安全測試運營里程已經超過8000萬公里,其安全性大概是人類駕駛安全性的10倍。

人類從未停止思考,科技也不會停下發展的腳步。隨著科技的持續迭代,人工智能也在變得越來越「像人」。比如,作為人工智能的一個發展領域,「具身智能」已經能夠讓機器人以主人公的視角去自主感知物理世界,並賦予它們感知、學習和與環境動態交互的能力。換言之,具身智能機器人已經能夠做到「知行合一」。

不過就現狀來看,這種趨勢並不值得過於擔憂。現在大模型可以學習大量歷史數據,使其接近人類的表達方式,給人帶來「說人話」或「理解人」的印象,但實際上它沒有心智,也沒有表達其主觀體驗的能力。簡單來說,直到今天人工智能依舊是人類掌握的工具。

發展,才有底氣

科技的發展從來不是為了擠佔人類的生存空間,而是為了進一步解放生產力。

事實上自工業化以來,「機器搶人類飯碗」的聲音就像始終盤旋在大眾頭頂的烏雲。每遇重大科技突破時,類似的論調便又會風行一時。

馬車伕抵製火車,縴夫抵製輪船,紡織工人抵製織布機……用今天的眼光來看,恰恰是技術進步提升了工人的效率,將其從簡單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同時,生產力的發展創造了更多的社會財富,進而改善了多數人的工作條件和社會福利。

到今天,人工智能的觸角已經延伸到衣食住行的各個角落,成為現代生活方式里不可剝離的部分。有數據顯示,我國人工智能企業數量已經超過了4500家,完成備案並上線為公眾提供服務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大模型近200個,註冊用戶超過6億。

當然,變革也總是伴隨著陣痛,每一次技術迭代,都是一條攪動浪花的「鯰魚」。科技發展的車輪從不會停下來等待誰,從這個角度來講,無疑是殘酷的。歷史的經驗已經告訴我們,簡單的重覆勞動會逐步被機器替代,想要在新浪潮中站住腳,只有不斷提升掌握新技術、使用新工具的能力。

我們希望看到,人人都能共享科技進步所帶來的紅利。

連機器都在學習,這更激勵我們不斷進步。面對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工作能力越來越強的人工智能以及機器人,保持警惕而不恐慌,有緊迫感而不焦慮,並不斷更新理念、提升能力,這才是我們每個人與科技新物種的相處之道。

向善,向前

如果從更宏觀的視角來看,會發現人工智能不是要不要發展的問題,而是如何更好更快開展的問題。

當今時代,國家之間綜合國力的競爭,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科學技術水平與創新能力的競爭。只有發展,才能擺脫潛在的「技術霸淩」風險,收穫真正的安全感。

近日,清華團隊研發的星動紀元人形機器人在河西走廊穿跑鞋「狂奔」,山地無障礙快跑速度達6米/秒,打破世界紀錄。捷足先登者,擁有未來話語權,在具身智能領域,中國正在加速奔跑。

威脅人類的從來不是技術,而是技術的使用者。當今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頻現,若人工智能濫用於侵害人類權益的領域,將會是危險的信號。對於人工智能的發展,安全必須成為全人類的共識。

去年11月,首屆人工智能安全峰會在英國舉行,包括中國、英國、美國在內的28個國家及歐盟共同簽署的《布萊奇利宣言》承諾為了全球人類的福祉,應當將以人為本、可信、負責任作為總體願景。

此外,堅持和完善以人為本、智能向善的技術倫理,在機器面前優先保護人類權益,確保個體對技術成果的公平共享,保障因技術變革造成的相對弱勢群體的利益,在今天也愈發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