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微博AI幕後團隊:「靠已讀亂回」爆火後,「羅伯特」為什麼聰明了
來源:新榜官微
「羅伯特」在微博上班近一年後,不癲了。
他開始誕生一些金句:
-我要吃兩塊蛋糕
-一塊是甜品,另一塊是精神支柱,是吧?
提供一些情緒價值:
-人們總是認為沒走的那條路上會開滿鮮花
-那是因為走過的路上已經開滿了後悔的玫瑰
甚至話語間充滿了哲理味道:
-在一個男生沒有徹底誠懇展示他的尊重之前,不要被他暫時的禮貌所誤導,不要對他的人格抱有期待。
-蘿蔔頭友情提示:觀察一個週期的月亮變化,確保他不是只有滿月時才發光哦~
翻閱「評論羅伯特」最近的互動評論,突然發現他不再是那個說話沒有邊界感的AI。
很多人知道「評論羅伯特」,是從「毒舌」「嘴替」形象開始的。彼時,羅伯特混跡在微博網民們的評論區,做著捧哏的角色。
不到一年的時間,「評論羅伯特」幾經迭代,擁有了更具體的人設「愚人版」「聰明版」「賤萌版」。。。。。。回覆的內容也開始有了「人味兒」。
網民們對他的印象也逐漸從「已讀亂回」的機器人變成「會言多言」的科技博主。
截至目前,「評論羅伯特」微博粉絲量超134萬,還在持續增長中。那麼,這個以「口無遮攔」出圈的AI Bot是如何誕生的?評論真有人工篩選的成分嗎?
最近「AI新榜」對話了羅伯特背後的算法研發團隊成員,同時也是微博AI相關技術負責人周鑫,嘗試找到這個國內社交平台最火AI機器人的成長路徑。
一方水土養一方AI,「評論羅伯特」最懂微博
「評論羅伯特」源於微博內部的一次創新比賽。2023年7月,當時的第一版雛形是「評論哇噻機器人」。
從名字可以想像,創作者對這個AI的期待大概是能發出讓人感到「哇噻」的評論。
周鑫是微博AI相關技術負責人,專攻文本、視覺和語音方向,同時也是「評論羅伯特」技術團隊的核心創作者。
他告訴」AI新榜」:「當時的產品團隊也是專門負責微博評論板塊的。我們彼此都有想法通過AI來提升微博用戶活躍度和積極參與感,一拍即合才有了‘評論羅伯特’這個產品。」
評論,一直是微博社區互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是用戶參與討論、表達觀點的重要渠道,也是衡量微博平台互動性和社區活躍度的關鍵因素。
從數據和流量方面來考慮,微博方面希望引入AI能夠帶動網民們的互動頻次,提升用戶粘性。
通過內部測試後,2023年12月,「評論哇噻機器人」迭代為「評論羅伯特」,取自「Robot(機器人)」的諧音,在微博評論區更加頻繁地留言互動,湧現了一波又一波炸裂的評論。
「毒舌」「冒犯」「不聰明」是早期網民們「抽水」「評論羅伯特」最多的罪狀,但這樣的羅伯特也是得到更多網民關注的AI。
據周鑫介紹,「評論羅伯特」基於微博底層大模型知微大模型訓練而成。和其他主流AI助手不同的是,「評論羅伯特」融入了微博本身的社區數據和最新的知識庫。
可以說是「一方水土養一方AI」。
「對於普通的技術模型來說,要想保持信息的及時更新和準確性有一定困難。所以,我們除了知微大模型之外,還外掛了微博的知識庫來提升模型的性能和準確性。這些知識庫不僅包括微博平台上的熱門話題和熱梗,還有微博其他垂直內容進行聯動。」
微博具備的高互動評論內容成為了AI天然的養料。
依賴於這些訓練語料,「評論羅伯特」成為了最懂微博語言體系的AI Bot,知道什麼樣的回覆能夠迅速出圈,什麼樣的評論能夠吸引多輪互動,他用著極其貼近真人博主的方式回覆網民。
回應爭議:「不存在人工篩選」
「毒舌是有意為之」「不探聽隱私」
事實上,「評論羅伯特」上線之初就被打上了「AI」標籤。
「儘管我們希望羅伯特是一個有趣,還能有陪伴治癒功能的機器人,但我們還是和用戶明確了這是個AI,而不是偽造真人去營業。」周鑫表示。
即使這樣,還是有不少網民把羅伯特當成真人,甚至認為帳號背後有真人團隊運營、人工進行篩選回覆。
「需要聲明一下,我們不會也不可能人工干預評論。微博每天產生的評論量巨大,人工干預既不現實也不高效。那些精彩的評論,完全是AI模型自主生成的結果。」周鑫解釋道,之所以羅伯特的評論沒有機器感,是根據微博用戶的偏好對模型進行精調,做強化訓練,確保生成的評論有趣,也符合用戶的期待。
除了評論的內容由AI自主產生,召喚出「羅伯特」其實也帶有一定的隨機性,並不會每條都觸發互動。
被問及什麼樣的內容能夠獲得「評論羅伯特」關注,周鑫坦言,如果某個專業領域的問題,羅伯特的知識還沒有掌握得很好,就不會開放回答。
「有一些是在逐步擴量的過程中,通過A/B測試來不斷改進,可能正好輪到就回覆了。」
簡單來說,如果用戶某條內容@了「評論羅伯特」,但沒有吸引他前來互動,很可能是因為AI生成的回答還不夠精彩、有特點,或者在相關領域還需要進一步學習。
「精彩」指的是羅伯特能否帶來更多的互動指標,包括用戶的參與情況、轉評讚等各個方面進行考量。
針對回覆風格精彩程度不同,近期,「評論羅伯特」帶上了相應的來源(微博小尾巴),比如聰明版、賤萌版。
「比如聰明版,我們就會讓他具備更多深度推理方面的知識,賤萌版就會特意設計一些日常生活向的「抽水」、毒舌等內容數據去做訓練。」
據周鑫介紹,通過網民發佈博文的內容判斷,「評論羅伯特」會採用不同的評論風格,進一步來調動用戶的參與度。
不過,在中文複雜的語境下,「羅伯特」能否準確理解人類表達背後的真正意圖,也帶有一定的隨機性。
從數據和流量上來看,一些AI不可靠的回覆能夠提升用戶活躍度,這種意料之外,反而帶來了新鮮感和討論度。
但一旦有趣和好笑變成了錯誤和惡搞,就很難讓人笑出聲了。
漸漸有網民質疑「評論羅伯特」毫無邊界感的互動,以及出現的頻次過高。
周鑫向我們解釋,從隱私安全性上來說,微博的訓練數據來源於公開發佈的內容,不使用任何私密或敏感信息,不涉及用戶的私信或其他設置為私密的內容。
另一方面,周鑫也強調,現在每條博文的AI評論都有相應的頻次和上限限制,這不僅適用於「評論羅伯特」帳號,還包括其他第三方的AI帳號,比如「懟懟模擬器」「花果山_孫悟空」「紅顏林黛玉」等。
打造AI方向的現象級IP,
智能體帳號的野心
評論羅伯特爆火之後,微博平台湧現了一批由機構、大模型公司自發接入的AI帳號。
MiniMax在微博上成立了「星野家族」,聆心智能做了「聆心解憂Bot」「誇誇小精靈」「懟懟模擬器」等智能體,月之暗面上線了「I人靠山Kimi」,還有商湯旗下的「MBTI分院帽之電子聊愈版」等等。
對於平台而言,它本身具備大量的活躍用戶,每天都會產生新的熱梗和話題。這些AI Bot讓自身的平台生態更加豐富,不同功能的智能體為用戶帶來了不同的價值。
另外,這些以技術見長的大模型公司,都選擇了借助「智能體帳號」的形式下沉到廣大用戶中,從真實的互動中擴大自身的影響力,一定程度上讓AI技術更接地氣。
單從大模型發展和技術角度來說,和海量的用戶進行互動,有助於大模型收集實際反饋,找到產品的增長點和新機會,幫助模型不斷優化性能。
「我們就是通過這些正向的反饋,讓羅伯特從一個只是說話犀利的角色,成長為一個能給用戶提供情緒價值,更多元更多樣的角色。」周鑫補充道。
不過,即使「評論羅伯特」已經是微博在AI方向成功打造的現象級產品,還擁有不同的人設、功能和來源,但微博並不會就此無限繁衍同類AI智能體帳號。
周鑫的觀點是:「更看重微博整個內容生態,追求智能體質量而非數量。」他希望用戶能感受到這些功能帶來的實質性好處,而不是僅僅因為它們是AI產品而使用它們。
周鑫表示,過去一年知微大模型在個性化處理、動態安全方面都有很強的提升。
「羅伯特已經是AI方向上的IP了。他在微博同類帳號中,粉絲量是最高的,能夠處理的用戶情感類型、知識和需求量也是更多的。後續我們也會逐步嘗試將‘評論羅伯特’訓練得更全能、更有特色,不斷探索它的商業化潛力。」
周鑫稱,「評論羅伯特」首先以用戶體驗為主,後續才會考慮商業化。
智能體帳號作為生成式AI技術在社交媒體上的新玩法,如何探索出更多和平台本身相匹配的商業化方式,還依賴於各個大模型公司和微博共同探索。
談及「羅伯特」是否會突破多模態能力,周鑫提到,不管是語音複製,或是影片內容生成方面,微博確實具備相應能力,但產品層面更新還要看平台的計劃。
當然,「評論羅伯特」也並不是微博唯一面向C端的產品,微博智搜、博主的AI小助理、AI伴聊,AI技術已經深入到微博的各個核心場景下。
「微博每個月會誕生幾十億條博文,其中用戶參與情況(轉讚評)、微博本身的數據內容,和AI結合後一定會有爆發點。」
這一年中,我們見證了模型底層技術的突破和普及。隨著相關路徑的不斷完善,對於平台和大模型公司來說,或許會在AI和人類的真實交互中,找到新的機會和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