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蓋茨最新訪談:軟件市場的格局會被 AI 重塑,未來需要的應用數量會遠少於現在
「沒人想到 AI 會先在白領工作上取得突破,而不是工兵型工作。」
作者 | Eric Harrington
在科技與人文的交彙點上,很少有人能像比爾·蓋茨這樣具有如此獨特的洞察力和影響力。作為微軟的聯合創始人、全球慈善事業的先驅者,蓋茨始終站在時代前沿,關注著人類面臨的最緊迫挑戰。近日,比爾·蓋茨在 Reid Hoffman 主持的 Possible 播客中就人工智能、氣候變化、全球健康和教育等重大議題展開了深入對話。
近一個小時的對話中,蓋茨分享了許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觀點,特別是在討論人工智能的應用前景時,蓋茨展現出了難得的理性與務實,既指出了 AI 在藥物研發、氣候變化等領域的巨大潛力,也客觀分析了其在未來 3-5 年內的實際應用可能。
以下是這次對話的主要內容,經精編處理,僅保留 AI 相關話題:
主持人:Bill(比爾),我們已經認識一段時間了。我特別喜歡和朋友們做播客的一點是,在做準備的過程中,我真的能學到一些我之前不知道的東西。比如說這個三要素標準:會產生重大影響、能學到新東西、而且很有趣。在你做過的項目里,有哪些是符合這三要素的?
比爾·蓋茨:在 20 歲之前,我有機會瞭解很多不同領域的東西。我涉獵的範圍特別廣,甚至在哈佛旁聽了很多我沒選修的課。有趣的是,當我進入軟件領域後,我反而必須壓制自己想要廣泛學習的天性,變得專注於單一領域。所以從 20 歲到 35 歲,我都沒有繼續跟進地質學的發展。直到了 30 歲以後,我才開始「偷偷地」看一些其他領域的東西,尤其是再後來我不擔任 CEO 之後(45 歲左右)。
對於像我這樣的人來說,現在的世界真是充滿了有趣的話題。因為我認識一些可以幫我學習的人,再加上現在有這麼多在線課程,所以我完全不用擔心會搞不明白某件事情,因為總有人能幫我解惑。
主持人:說到這個,現在關於 AI 的一些公共討論總是讓我覺得挺有意思。比如說「AI 會不會因為耗電太多而加速氣候變化?」
我覺得大多數人可能還沒意識到,我們其實也可以用 AI 來應對氣候問題。你能聊聊你對這方面的看法嗎?
比爾·蓋茨:額外的電力消耗確實存在,但實際上也就增加了百分之十左右。這會稍微挑戰我們做綠色核算的方式。我其實挺希望核裂變和核聚變技術能更快到來,因為目前這股 AI 後端算力的淘金熱接下來大概要持續八年左右,而就算是核裂變,到 2030 年能對電力供應做出的貢獻也是有限的。
不過,AI 在解決科學問題上的價值可就太大了,比如說:怎麼提高植物的產量?我們可以用它來模擬光合作用,模擬怎麼改變植物基因讓產量翻倍。這在提高光合效率方面是個突破性的進展。實際上,因為這項技術相當前沿,我們的基金會(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是主要的資助方。等我們證明它可行了,其他人自然會加入進來。
總的來說,AI 在材料科學、生物學領域就是個超級加速器。所以想想看,在所有綠色產品中,你覺得哪個最難實現零成本差距?現在有了 AI 工具,它能如此有力地加速各種創新,就得重新評估這個難度了。
主持人:我最近也在想,雖然訓練這些 AI 確實要很多電費,但只要我們獲得了這種智能——畢竟我們創造的一切都是依靠智能——然後把它應用到各個領域,特別是氣候變化領域,便肯定能產生某種倍增效應,在碳排放等其他方面都能省下很多。
比爾·蓋茨:研究蛋白質和分子形狀空間簡直就是 AI 的完美應用場景。我們現在有數據庫,在蛋白質數據居里有 150,000 個分子,我們都瞭解它們的形狀。所以完全可以用這些數據來訓練 AI,讓 AI 預測蛋白質形狀,進而預測這些蛋白質中的可成藥位點。這樣一來,醫學發現的速度就大大加快了。其實在 AI 之前,已經有一家叫 Schrodinger 的公司在做這個了,但現在從事這個領域的人可能增加了 20 倍——而且進展更快,因為 AI 真的特別特別適合做這個。最終,AI 不光是模擬形狀這種基礎的東西,還會模擬細胞、器官和整個生物體。即使是複雜的疾病發展過程,對我們人類來說想完全理解所有不同的過程也太難了。隨著我們收集更多數據——數據才是真正的限制因素——AI 模型會幫我們更好地理解營養過剩、營養不良這些問題。所以我覺得,除了神經系統疾病以外,在未來 10 到 20 年,醫學領域很可能會有突破性進展,就連神經系統疾病,比如阿爾茨海默症,我覺得都能解決。
主持人:AI 的應用前景確實廣闊。在公共衛生領域,除了前沿科技應用,AI 是否也能在一些基礎性工作中發揮作用?比如協助處理日常行政事務,或者為醫護人員分擔工作?
比爾·蓋茨:這讓我想起微型計算機革命那會兒,當時我還年輕,總以為計算終究會變得免費。那麼,個人有了免費的計算力會做什麼呢?我和 Paul Allen(保羅·艾倫,微軟聯合創始人)當時都看到了這一點,認為軟件是唯一的障礙。但那時候資歷豐富的人不這麼想,他們覺得計算機的成本太高昂了,用來搞電子錶格或者 WordPress 根本是浪費。
到現在,令人震撼的是,AI 不僅能提升白領的工作能力。儘管目前機器人技術還局限在特定領域,但未來它必將讓各行各業的工兵型工作既高效又低成本。比如說,我把一個朋友的核磁共振診斷報告交給 ChatGPT,它就能解釋得特別好,還能告訴你它是從哪兒找到這些資料的。它的創造力和表達能力真是讓人驚歎。
所以,我們都應該有這樣的幫手。如果你就是想知道肥料是什麼,那域奇百科就夠用了。但要是你想知道暑假帶個 16 歲孩子去意大利玩 4 天、預算 4,000 美元該怎麼安排,這種具體的方案是網上搜不到的。而 AI 只要應用得當,在解決這類問題時就能發揮出色的表現。我們在寫詩、寫演講稿,或者是理解複雜材料、做內容總結這些方面,都已經得到了很大幫助。很多白領工作現在應該已經變得更有效率了,或者說質量更高了。
主持人:除了用各種方式推進全球醫療來提升人類生活水平,教育也是你和基金會特別關注的一個領域。現在大家在很多地方都接觸到了 AI,那在教育領域,AI 有沒有一些特別讓人意想不到的應用,或者說其他方面的用途呢?
比爾·蓋茨:說到這個,我得先承認一點。像我這樣的技術迷,一直以來都在宣稱技術對教育多麼多麼好,但說實話,對普通學生來說,網絡學習的實際效果真的很有限。假如你是個學習積極性特別高的學生,能每天晚上花兩小時在可汗學院(Khan Academy)上學習,或者看 YouTube 上講光合作用的影片,那確實就能用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來提升自己——但實際情況是,美國高中生的數學水平到現在竟然沒比 100 年前強多少。
不過現在 AI 不一樣了,因為它特別會表達,還能做到個性化教學,所以我覺得我們可以對課堂教學有更大的期望,比如把課堂上的社交互動、師生交流和自主學習都很好地結合起來。舉個例子,AI 能實時糾正你讀音的錯誤,做數學題時馬上告訴你「這道題做錯了」,而不是等你交了作業再罵一頓。這樣就不會出現老師辛辛苦苦改了兩天作業,還在那兒琢磨「這孩子是計算錯了,還是壓根兒就沒理解概念啊?」這種情況了。AI 能直接指出問題,比如「看,就是這裏,你這兩個負號處理得不對」,而且它真的知道你的解題思路出了問題。因為這些 AI 都懂得怎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會用學生熟悉的東西來舉例子。
主持人:你能跟我們多聊聊 Newark(紐瓦克)的 First Avenue Elementary School 的情況嗎?我們都知道你很關注教育公平這個問題。這種模式是不是可以複製,然後推廣到更大範圍呢?
比爾·蓋茨:說實話,我很喜歡可汗學院,但它的主要受眾依舊是那些學習積極性高的學生。所以在過去大概八年時間里,學院一直在研究「怎麼把 AI 引入課堂呢?怎麼跟老師合作,讓內容講解更好呢?」 現在,電腦和網絡確實越來越普及了,疫情反而在這方面還起到了一些推動作用。
有一次,OpenAI 讓 Sal(Salman Khan,可汗學院創始人)和我成為最早試用 GPT-4 早期版本的兩個人。上面有很多好玩的功能,比如讓它創作詩歌,其實都是 Sal 教我的。要不是他告訴我,我都不知道還能讓它用莎士比亞的風格寫作。Sal 在可汗學院投入了很多資源,得到了我們基金會和其他機構的支持,然後開發了 Khan Amigo。
上個學年,他們在一些學校進行了試點,包括紐澤西州 Newark 這所學校。我去那裡看了看,跟老師和學生們見過面。在傳統的那種一個班 30 個學生的模式下,如果遇到一個明顯比其他同學學習快的孩子,往往很難照顧到他的需求。但有了 Khan Amigo 之後就不一樣了。老師早上來到教室,不用收作業改作業,直接看看儀表板就行:「嗯,昨天晚上誰做了練習啊?他們用了多少提示?學到哪兒了?」 老師可以直接在上面給反饋,家長也能連到這個系統上看看情況。甚至連寫論文都變了,不用交紙質版本了,可以直接提交 AI 輔導的整個過程記錄。這樣老師就能直接問 AI:「這個學生完成度怎麼樣?你覺得怎麼幫他改進初稿比較好?語法或者邏輯方面需要注意什麼?」
主持人:你覺得在未來三到五年內,人們應該對 AI 有什麼樣的期待呢?
比爾·蓋茨:說真的,AI 的發展太令人震驚了,有時候都不知道該怎麼理解。比如說,沒人想到 AI 會先在白領工作上取得突破,而不是工兵型工作。在 Max Tegmark 的《Life 3.0》這本書里,他畫了一個象徵能力發展的「山」,計算機做的簡單工作就像是在山下,工業化工作都在山穀里,而診斷疾病、寫法律文件、編程這些工作被認為是在山頂上。所以現在這個發展順序(反過來了)確實讓我們很意外。
不過,說到那種通用型的工兵型機器人,就是你可以直接告訴它:「去建築工地幫忙」、「去餐廳工作」、「去酒店打掃房間」這樣的機器人——即使一開始可能只是來家裡幫忙一小時,不是全天候的——我相信在未來十年內也很容易就能實現。
主持人:說到這個,我想到了你最初的願景,就是每張桌子上都有一台 PC,上面的軟件可以幫助人們工作和生活。你覺得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我覺得很多人可能還沒意識到,AI 帶來的一個重大變化是,最廣泛使用的編程語言將變成自然語言,比如說英語,每個人都能擁有一個編程助手,不只是一台 PC,而是一個真正的編程助手。回想到最早期的時候,你覺得這種變化會如何影響世界呢?
比爾·蓋茨:要說數據處理的能力,那真是翻天覆地的變化。想想以前,你得找個 IT 人員寫程序,得考慮頁眉頁腳啊,寫報告,裡面還得專門設計圖片部分。說實話,現在回頭看那些東西,簡直老得讓人想笑。
現在,你可以直接跟數據「對話」,而且對話的內容可以非常豐富。這意味著我們管理企業的能力會有質的飛躍,比如說發現運營瓶頸、適應各種變化,這些都會變得特別厲害,關鍵是不需要定製軟件。
實際上,整個軟件市場的格局都會改變。以後會需要多少應用程序呢?現在我們看到的是,每個人都在往自己的應用里加 AI,然後說:「看,我加了AI功能,所以得多收點錢。」 但是實際上呢,你需要的應用數量其實應該大大減少。比如說一所大學,現在可能有排課系統、財務系統、學生服務系統,這些其實都應該整合成一個系統,把跟學生的所有互動都用一種更全面的方式管理起來。
參考鏈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eGYI69sWv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