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抑鬱、助減肥,「可穿戴神經技術」真有這麼大作用嗎?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極客公園 (ID:geekpark),作者:蘇子華,原文標題:《隨時隨地「電擊大腦」,可穿戴神經技術悄然興起》,題圖來源:AI生成

當今最常見的可穿戴智能設備,智能手錶和運動手環,能監測人體的部分數據,諸如心率、一天走了幾步、摔沒摔倒過、睡了多久。

智能,但不夠讓人興奮。

現在,一項被命名為「可穿戴神經技術」產品,已經悄然興起。

而可穿戴神經技術產品可以戴在人的頭上,不止能監測,還能根據監測到的數據,輕微電擊大腦,瞬間改變人的心情,比如緩解打工人的焦慮,或者心碎帶來的情感痛苦。

根據報導,它還可以治抑鬱、治PSTD、改善睡眠,甚至讓身體自動減肥。

「電擊大腦」,真能起這麼大的作用嗎?「可穿戴神經技術」的原理又是什麼?

01、「像被小螞蟻咬腦袋」

美國人Alex患有抑鬱症,今年2月,他開始使用初創公司Flow推出的一款頭環產品。這款頭環利用一種名為tDCS(經顱直流電刺激)的腦電刺激形式來治療抑鬱症。它通過一對放在前額的導電墊對用戶頭部施加低電流刺激。

「戴上之後,感受小小的電擊,靜靜地坐上半小時,或者做些小事,這個過程讓人非常平靜。」Alex形容,被電擊的感覺就像小螞蟻在咬你的額頭

給大腦施加電流的想法聽起來有點可怕。當被問及潛在風險時,Flow聯合創始人艾力·雷恩表示,商用設備中使用的神經刺激電流量非常溫和,因此不必擔心。

在用了幾週後,Alex覺得它有點幫助,而且比服用抗抑鬱症的藥要好。過去,他吃了很多治抑鬱的藥,導致發胖、性慾降低、身體麻木,於是他決定停止服藥,但戒藥的過程也很痛苦。

用了頭環之後,他逐漸從沮喪的狀態慢慢變得放鬆、愉悅。幾個月後,Alex停止了使用Flow。為什麼?他平靜地回答:

「感覺好多了。」

市場正在興起。類似於Flow這樣做可穿戴神經技術的創業公司,今年開始悄悄向市場投放產品。

比如,位於英國的創業公司Neurovalens已有兩款可穿戴設備獲得美國FDA批準。一款用於治療慢性失眠症的頭環,一款用於治療廣泛性焦慮症(GAD)的頭環。業內人士評價,FDA代表著醫療器械審批的「黃金標準」,是進入美國醫療保健市場的必要步驟。這些產品將在未來幾個月在美國推出。

比如,位於波士頓的Neurable開發出了能夠掃瞄腦電圖的硬件,該硬件足夠小,可以裝在一對標準外觀的耳機罩中,最終它和耳機品牌合作,以主打「注意力跟蹤和訓練」的高端智能耳機的形式,進入市場。

Neurable認為,這款產品可以提高打工人的工作效率,尤其是坐在辦公室里的白領們

一位投資了上述公司的投資人表示,這可是「投資的好地方」。

02、能治PSTD、還能減肥?

可穿戴神經技術設備能如此神奇,有兩個重要的基礎:便攜式腦電圖(EEG)設備、經顱電流刺激(tDCS)設備。

簡單說,腦電圖設備的作用就是監測腦電波,它們通常以耳機或頭帶的形式出現,通過電極接觸頭皮以檢測微小的電信號。

而tDCS設備旨在刺激大腦,而不是監測大腦,它們通過與頭皮接觸的電極發送低電流來刺激大腦的特定部位。通過電刺激大腦的方式有多種,目前商業上以經顱電流刺激(tDCS)為主。

理論上,腦細胞通過電化學物質進行交流,因此可以通過改變電信號來影響大腦活動。這也是可穿戴神經技術發揮作用的根本

具體來講,以減肥為例,Neurovalens團隊用神經技術治療肥胖症,原理就是刺激大腦中控制身體能量管理方式的區域,他們表示已經能夠「非常顯著地減少內臟脂肪」,從而降低人體的健康風險。

Neurable推出能監測腦電波的耳機|圖片來源:NeurableNeurable推出能監測腦電波的耳機|圖片來源:Neurable

同樣,當運動員訓練時,力量和技能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大腦學會更好地利用身體,這就是神經可塑性,他們通過刺激大腦,提高神經可塑性來提升運動表現。

他們目前也正在進行治療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的臨床試驗。根據美國國家創傷後應激障礙中心的數據,每100人中約有6人在一生中的某個時刻會經歷這種疾病。遭受過家庭虐待的中年女性是特別高危的群體。

以往,PSTD的治療難度極大,對藥物反應不佳,但現在,這種每天都可以輕鬆佩戴的可穿戴神經技術或許是個突破口。

相似的,中風、癲癇、腦震盪和創傷性腦損傷、帕金森病、多動症等問題的治療和恢復也是同樣

可穿戴神經技術相對於藥物的另一個巨大潛在優勢是,可以更早嘗試風險較低的治療方法——在訴諸藥物之前。

可穿戴神經技術設備所能承載的期待,似乎正變得越來越高。

對此,Flow聯合創始人艾力·雷恩指出,與早期的消費神經科技產品相比,一個重大變化是可穿戴技術本身的改進:芯片處理能力越來越強,外形越來越小,越來越便宜,幾年前要幾千美元,現在只要幾百美元。

在他看來,醫療技術公司通常有兩種發展路徑,一種是採取「精準醫療」途徑,縮小目標範圍,專注研發更先進的設備和技術;另一種是製造一種人人都能買到、人人都可以嘗試的東西,但是效果會減價扣。

目前多數可穿戴神經技術公司選擇的是第二種。這一策略旨在擴大規模,儘可能多地覆蓋到目標客戶群體,在用戶的使用過程中積累更多數據,積累更多反饋,進而改進產品。療效可以退一步,先讓用戶體驗到「電擊大腦」的感受,其他的再說。

03、大腦還有隱私自由嗎?

多年來,「量化自我」的趨勢催生了各種各樣的傳感器和可穿戴設備,來跟蹤、監測身體活動。但可能沒有哪一個會遭遇可穿戴神經技術所面臨的倫理問題。

即便運動手環、智能手錶等設備,可以記錄我們的心跳、呼吸、步數和睡眠,但不同的是,可穿戴神經技術設備直接採集我們大腦活動的數據,這些數據更加私密,被視作隱私的最後堡壘

這些信息可能會暴露出我們個人的情緒、具體偏好、想法、身體特徵和潛在疾病等等。

如今,個人上網數據、個人信息被濫用、被販賣,已經是屢見不鮮。而當更加值錢的大腦活動數據流入市場時,很難讓人不擔憂。

另外,隨著人工智能和可穿戴設備收集神經和認知數據的能力越來越強,人類能動性和機器干預之間的界限或許將逐漸模糊。

《大腦之戰:在神經技術時代捍衛自由思考的權利》一書中指出,雖然聽起來可穿戴神經技術可以幫助提升人的注意力、記憶力、甚至創造力,但是當可穿戴設備重塑我們的思想和情感時,我們的行為和決定有多少真正屬於我們自己?

當我們開始將腦力任務轉移給人工智能時,我們有可能過度依賴技術,削弱獨立思考,甚至削弱我們反思性決策的能力

我們應該讓人工智能和神經技術塑造我們的大腦和心理體驗嗎?在由這兩種技術重塑的世界中,我們如何保持人性?

面對這些新議題,技術樂觀派和悲觀派會有不同的答案。但歸根結底,我們都得重新回答,在洶湧的技術浪潮,和社會內卷中,如何找到人的位置。

參考文獻:

Brain Wearables:Do They Really Work?,Creyos

Wearable Brain Devices Will Challenge Our Mental Privacy,Scientific American

How a medtech market opportunity is shaping up for wearable neurotech,TechCrunch

What is wearable neurotech and why might we need it?,TechCrun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