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量圖如3D般旋轉,設計效率提升1000%,Adobe的野心都在這些AI黑科技里

風風火火召開了發佈大會,推出全新的生成式影片工具,這陣子 Adobe 都快有點飄了。

公司的副總裁 Alexandru Costin 在接受 The Verge 的採訪時說,接下來 Adobe 會大力、加快、全面 AI 化。往後的產品開發計劃里,都會包含生成式 AI。

他甚至還勸退用戶,「我們的舊產品沒有 gen AI,但我不推薦使用」,這真的是親高管嗎。

「如果不使用 AI,就不會在這個新世界成功。」

副總裁口出狂言,並非沒有原由:今年 Adobe 在 MAX 大會上,接連放出了許多大招。除了作為重頭戲的 Firefly Video Model,還有更多沒有發出來的武器,藏在 Sneaks 環節里。

Sneaks 一直以來都是 Adobe 的演練場,那些有潛力推向市場、但仍處於開發階段的項目,都放在這個環節。

今年 MAX 大會上的 Sneaks 環節很熱鬧,每一個項目的負責人彷彿是打碟的 DJ,上台先來一輪掌聲,然後再講解自己的項目。

一共 9 個項目:根據畫面內容匹配音效的 SuperSonic、檢測和匹配影片素材的 Know How、用 prompt 先做出 3D 模型再自動渲染的 Scenic、能讓圖形按照規定路線變化的 In Motion、自動排版工具 Remix a Lot、自動 PS 及合成 Perfect Blend、主打實時編輯的 HiFi、檢測瑕疵且修復影片的 Clean Machine,以及自動建模矢量圖的 Turntable。

這些 Sneak 項目有一個共同點:都展現出了生成式 AI 注入到具體使用環節時,所能帶來的震撼效果。我們來看看幾個比較有潛力的項目。

Clean Machine:藏在影片里的瑕疵,都能清理

首先是能夠自動檢測並清除瑕疵鏡頭的 Clean Machine。

由鏡頭眩光造成的光斑、過曝等,當然可以手動消除,那就要一幀一幀的檢查,再慢慢修整。 Clean Machine 自動檢查整個影片,找出所有的瑕疵幀,然後自動修復,同時填補上原有的元素。

在經過修復之後,不僅過曝的畫面移除了,也沒有損傷整個影片的品質,非常絲滑。

這項技術應用場景很多,比如下圖這種大面積陰影,是因為路人闖進了鏡頭造成了遮擋。可以看到模型仍然可以給出一個乾淨、無遮擋的畫面。

HiFi:實時生成,還能實時編輯

HiFi 是一個能夠完成實時生成和編輯的功能,不算是很新鮮的想法,外頭不少創業公司已經做了出來。

「實時」這個特性在 Adobe 的演示中,還是能看到基本邏輯是不變的:抽卡。只不過一致性表現得好,而且用戶可以精準控制、調節的顆粒度更細。

像上面這個樹葉,每一筆添上去的時候,其實綠植的整體都在變化,看得出還是在抽卡。不過輪廓、葉片數量這些,基本能保持一致。這在被抽卡困擾的生成工具中,屬實難得了。

HiFi 還計劃支持鏡頭捕捉。在大會上,嘉賓在鏡頭下用紙樣搭配了一下傢俱,掃瞄之後,立刻就生成了對應的效果圖,而且高度還原。

Remix A Lot:海報神器Remix A Lot:海報神器

這是一個針對圖文排版的自動調節功能,當畫面變化整體大小的時候,內部的文字和圖像能夠自適應新的比例,保持不變形。

在演示里的是一張萬聖節海報。最開始,這個海報是手繪的,Remix 可以提取裡面的元素,自動轉換為矢量形態。在演示里的是一張萬聖節海報。最開始,這個海報是手繪的,Remix 可以提取裡面的元素,自動轉換為矢量形態。

哪怕是下面這種票據形態,也可以一鍵自適應。Remix 可以根據新的畫幅,自動調節所有的元素,同時保持各個元素之間的關係、以及整體設計風格不變。

做過海報的都知道,這裏的門道有多深。無論畫幅是什麼,都可以自動的裁圖、填充、改變文字位置,跳過一點點手動拖拽的工夫。做過海報的都知道,這裏的門道有多深。無論畫幅是什麼,都可以自動的裁圖、填充、改變文字位置,跳過一點點手動拖拽的工夫。

Perfect Blend:一鍵 PS 指日可待

另一個海報神器是 Perfect Blend,可能是這次所有 Sneaks 中最實用的一個,期待它能實裝進 Photoshop 里,Adobe 搞快點。

Perfect Blend 非常接近「一鍵 PS」,而且不止是套個美顏濾鏡那麼簡單,是真-修圖。摳圖什麼的不用說,重點是調整光效和色調。

經過模型計算,原本光線差異極大的元素,都「融合」在了同一個光線邏輯中。尤其是女孩(她是這個項目的開發者),臉上原本的柵格影子都被完美修掉。

光線差異極大的情況,也依然可以掌控。這張人像里,臉部幾乎都隱在黑暗中,也能根據新的夕陽背景,覆上新的光澤。

為什麼說海報神器呢?看這裏👇🏻為什麼說海報神器呢?看這裏👇🏻

哪怕所有的人像是由不同的相機拍攝、在不同的時間、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光線,都不是問題,直接一鍵生成《冰與火之歌》風格海報。

Turntable:能轉的矢量圖

Turntable 是最有巧思的一個,對畫手、動畫人也很有用,實裝進 Illustrator 指日可待。

這是一個轉化矢量圖像的功能,把已經整體存在的矢量圖層,一鍵轉化成「立體」模型。下圖中的騎士,被轉化之後,角度就可以自由調整。

除了橫向旋動也可以縱向,綜合起來就能夠調節視角維度。

實際上 Turntable 中,即便圖像能夠全方位旋轉,依然還是矢量圖。模型所做的是補全了原始畫面沒有涉及到的部位。比如下面這匹馬:

在原始畫面中,這匹馬是正側面,只能看見兩條腿。可一旦要換角度,另外兩條腿勢必要露出來。而有了 Turntable,不必重畫,不必補幀,只需要鼠標拖一拖,就是最符合邏輯的畫面。

又或者是這個薯片俠,它的背面和側面都沒有畫出來。如果想改變角度,需要補足這些沒有的部分。

Turntable 在學習原始圖像之後,自動補足,是真的省事。

Adobe 這些潛力項目,在如今的市場上並非沒有同類。

實時生成,Krea 在做了;根據畫面生成音樂,很多大廠都在做了,也有不少都融合進了自己的生成式影片工具里。

但長久以來,Adobe 在後期製作中的霸主地位,帶來的是難以踰越的壁壘:使用習慣。

這些 Sneaks 項目即便只是開發階段,但當看它們出現在熟悉的灰色面板上,我很快就能自行腦補大概的使用方法是什麼。

學習成本,有,但不多。更何況圖像的生成,幾乎都衝著一鍵完成去的了。

只要你習慣用 Photoshop,就不可能不會用加了 AI 的 Photoshop;習慣了 Premier,就不可能不懂加了 AI 的 Premier——多了一個圖層、一個小窗而已,根本難不倒人。

Adobe 的一系列工具,已經塑造了用戶的使用習慣,存在用戶深深的腦海里。而其它的工具,不僅是難以和大工具聯動,素材得手動導入導出,還需要重新建立用戶的整體使用習慣。

初創公司點子新、創意好、技術力可能也不差,但是要建立新習慣很難。更何況,人想要回到舊習慣里又極其容易。大廠的壁壘,是築在人的天性上。

雖然副總裁的話說得有幾分狂妄,但道理卻不差:當 gen AI 的技術融入到我們已經無比熟悉的工具里,點開來,用一用,再正常不過了。那不是對技術的「投降」,而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發生。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APPSO」,作者:APPSO,36氪經授權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