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部分公交站台座椅缺乏,老人候車有點兒累丨有事情@新京報
近日,市民李老先生撥打新京報新聞熱線反映,北京部分公交站台缺乏足夠的座椅,乘客只能長時間站立候車。他認為,公交車站應該為老年人提供更多候車座椅。
針對該問題,新京報記者走訪了東城、西城、朝陽、豐台等區域的20餘個公交站點,發現大部分公交車站都配有座椅,但部分站點座椅較少,且存在分配不合理情況,還有個別車站沒有設置任何可坐下候車的設施。
■ 問題
公交站台座椅少 老人候車沒地坐
家住望京的李老先生今年90歲高齡,身體硬朗,平日裡會和老伴兒一起乘公交車去醫院體檢、取藥,有一定的出行需求。
李老先生經常從望京醫院公交車站乘車回家,但這個站點只設置了一個候車座椅,人多的時候,老先生只能站立候車,等的時間久了,就倚靠著站牌來緩解不適。
「我們年紀大了,站不了太久,後來出門都會自己帶一個小凳子,以防在車站等車沒有座位。」李老先生的老伴兒今年86歲,她告訴記者,由於自己之前摔傷過,所以站著等公交車時間稍微長點,就會力不從心。
李老先生建議,相關部門應著重在醫院、銀行附近的公交站點增設候車座椅。「老年人出行不多,出門多是去醫院取藥或去銀行取錢。」他還建議,應考慮座椅的舒適度和安全性,例如可以增加座椅背靠、調整座椅高度等。
■ 探訪
多數車站有座椅 款式數量各不同
近日,記者走訪了東城、西城、朝陽、豐台等區域的20餘個公交站點,發現大多數站點都設有座椅,為市民提供了相對便利的候車環境。其中,幸福大街、燈市西口、欖杆市、東單路口北、沙灘路口西等站點座椅數量比較充足。
但也有一些公交車站沒有設置候車座椅,如南花市大街站、麗都飯店站、北京體育館西站。記者在現場看到,有些乘客等車比較累,只能靠在站牌或欄杆上稍作休息。
南花市大街
公交車站未設置候車座椅。實習生 陳梓恒 攝
部分公交車站雖然設置了候車座椅,但數量較少,如望京醫院站、磁器口北站、蒲黃榆站、北京體育館站、培新街站、雙井橋南站等。位於主路的雙井橋南站有多條公共交通線路途經,但只設置了僅夠兩三名乘客候車的座椅。另外,記者注意到,這一區域居民樓較多,出行量較大。11月1日記者走訪時看到,有兩位上了年紀的乘客正在站立候車。
劉家窯橋西公交車站也存在候車座椅不夠用的情況。市民劉先生每天上班都會在這裏等車,他告訴記者,「早高峰時段車站人挺多的,其中不乏老年人。年青人站著等車沒問題,但老年人對座椅還是有需求的,尤其是遇到堵車的時候,候車時間長,老年人坐著等更舒適,也更安全些。」
除了數量較少,部分公交車站還存在候車座椅分配不合理的問題。西直門外站是一個公交車停靠大站,分三組站台,其中靠西側的一組站台有9條線路途經,候車乘客相當多,但只設置了四人座的候車座椅;中間的站台僅有2條線路途經,候車乘客不多,卻同樣設置了四人座的候車座椅;而東側站台有8條線路途經,其中2條為夜間線路,設置的候車座椅卻為兩人座。
此外,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候車座椅的樣式也不太一樣,有的是長凳式的座位,有的則配備了座椅靠背。
■ 回應
站台座椅逐漸配齊 重點關照醫院銀行
對於李老先生反映的問題,11月4日,記者聯繫朝陽區望京街道,工作人員表示,已將他的訴求做了登記,將與公交等單位進行溝通。
10月28日,記者就此找到豐台區東鐵匠營街道劉家窯第二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表示,會積極向公交公司反映車站座椅問題並協調解決。
公交站台的候車座椅到底應該如何設置?11月4日,記者採訪了負責公交站點站務設施建設的北巴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朱寧表示,公交站台設施的設置,首要任務是確保乘客安全和通行效率,在此前提下儘量滿足乘客候車時的舒適性需求。
他進一步解釋說,公交車站的候車亭分為多座、單座、無座三種類型。如果站台有較大空間,那麼在兩個大廣告牌和一個帶地圖的小廣告牌中間會設置兩個座椅;如果站台空間相對沒那麼大,則設置一個大廣告牌,旁邊再配一個候車座椅;若站台空間較小或條件不具備,就沒有設置候車座椅。
朱寧介紹,公交候車亭在實際設計時要考慮很多因素,如通行性、街道寬度、地下設施等。「隨著老年群體越來越多,出行需求增大,我們也調研了很多沒有候車座椅的站台,發現有的站台空間不夠,如果設置座椅,容易造成上下車擁堵;有的站台有樹坑,如果在這裏設置座椅,老人們起身時容易一腳踏進樹坑,發生危險。」
他同時表示,隨著道路慢行系統改造,該公司正分批逐次將公交站台座椅配齊,改善候車條件。其中,對於醫院、銀行等老年人常去的點位,將重點推進候車座椅的改造完善工作,以滿足老年人的出行需求。
而針對候車座椅的樣式問題,朱寧解釋,目前在北京二、三環的部分公交站台設置了帶靠背的候車座椅,主要目的是防止行人隨意穿行,保證市民安全。而其他主輔路站台的座椅則不設靠背,為的是方便乘客在緊急情況下有躲避空間,提高安全性。
新京報記者 吳婷婷 實習生 陳梓恒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