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美國經濟繁榮是海市蜃樓
#英媒稱美國經濟繁榮是海市蜃樓#【英媒:美國經濟繁榮是海市蜃樓】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1月4日刊登題為《美國經濟繁榮是海市蜃樓》的文章,作者是美國洛克菲勒國際公司董事長魯奇爾·卡積亞馬,內容編譯如下:
在大選來臨之際,美國經濟看起來異常強勁。美國連續9個季度的經濟平均增長率接近3%,正吸引大量外國資金流入,推動美股在全球股市指數中的份額遠超60%,佔比創下歷史新高。然而,美國選民仍對自己的經濟和財務前景感到悲觀。
原因何在?對大多數美國人來說,美國的經濟增長是海市蜃樓,這種增長得益於最富有消費者群體的財富和自由支配開支的不斷增長,並因為最大型企業日益豐厚的利潤而失真。這種增長是不平衡的、脆弱的,而且嚴重依賴於政府的支出和借貸。
儘管「永不沉沒」的美國消費者令世界為之驚歎,但有越來越多的美國人買不起住宅,也無力償還信用卡。在美國,收入最低的40%人口的支出額目前佔整體消費支出的20%,而最富有的20%人口則佔整體消費支出的40%。英國諮詢機構牛津經濟研究院表示,這是有記錄以來的最大差距,而且可能進一步加劇。大多數美國人如今在食品等必需品上的花費佔比太高,以至於剩不下什麼錢來旅遊或下館子。
自由支配開支正成為富人專享的奢侈品,樂觀主義也是如此。在新冠疫情期間,美國消費者信心崩潰,此後,相比中間或墊底的三分之一人口,最富有的三分之一消費者的信心恢復強勁得多。美國財富的增長對消費的影響,也集中體現於富裕階層的消費群體,這些資產大部分都歸他們所有。這十年來,蓬勃發展的金融市場為美國增加了51萬億美元的財富,「千禧一代」尤為從中受益,但幾乎所有收益都流向了這代人當中的富裕群體。年青人和老年人之間的貧富差距本就日益擴大,這種現象又在年輕一代內部製造了新的分裂和憤怒情緒。
美國日益成為一個鍍金經濟體,其外殼光鮮亮眼,卻只有薄薄一層。在企業領域,最大的10家公司佔美國股市總市值的36%,這是自1980年開始統計這項數據以來的最高佔比。
隨著企業巨頭變得越來越龐大,焦慮困擾著其他公司。對經濟和自身未來估摸不透的小企業比例異常之高,它們的信心處於非經濟衰退時期罕見的低點。
多數分析師認為,頭部科技企業的存在對美國經濟有利,它們推動經濟增長,給了股市高歌猛進的理由,並吸引到大量資金。在上個十年,外國投資者每年向美國股市投資約300億美元,但今年這一數字將達到3500億美元。
不過,通常情況下,繁榮是由私營部門不斷增加的債務提供資金的。政府晚些時候才會增加借貸,以在泡沫破滅後幫助穩定股市。但這一次,牽頭的是政府;美國財政赤字在過去十年增加了一倍多,達到國內生產總值的6%以上,而且未來幾年預計會繼續擴大。公共債務呈爆炸式增長,在過去十年里增加了17萬億美元,也就是十年實現了美國此前240年的增幅。
民主黨和共和黨在很多問題上意見向左,但有一點是一致的,那就是對赤字漠不關心。無論誰贏得11月5日的大選,預計財政赤字都將大幅增加。既然有這麼多錢湧入,為什麼不繼續借錢呢?
在零利率政策於兩年前結束後,「債券義勇軍」從長期沉睡中醒來,開始懲罰那些在財政上揮霍的國家,先是斯里蘭卡和加納等市場,隨後是巴西和土耳其等新興市場,最近又轉向發達國家市場——先是英國,現在是法國。美國似乎沒那麼脆弱,這要歸功於世界對美元的巨大需求,但歷史上沒有哪個國家能永遠免受懲罰。
隨著飆升的赤字人為推高美國的經濟增長率,已經有跡象表明,它正在推高利率。當帝國開始無力償還自身債務時,往往意味著帝國的衰敗。而從美國的走向來看,下一任美國總統可能會以慘痛的方式吸取到這個教訓。(編譯/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