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都成!
作者/ IT時報記者 王昕
編輯/ 王昕 孫妍
最近一段時間,英特爾的日子不好過,但成都工廠的擴建是個好消息。
10月28日,英特爾宣佈,擴容英特爾成都封裝測試基地,增加為服務器芯片提供封裝測試服務,並設立一個客戶解決方案中心,以提高本土供應鏈的效率,加大對中國客戶支持的力度,提升響應速度。據悉,相關規劃和建設工作已經啟動。
說到英特爾成都封測工廠,不得不提「卞哥」,雖然採訪卞哥的機會並不多,但每次都印象深刻。卞成剛,英特爾製造與供應鏈事業部副總裁、英特爾成都公司總經理,說得通俗點,他就是成都工廠的「廠長」,而員工們都喜歡叫他「卞哥」。
十幾年來,卞哥和英特爾成都封裝測試基地創造過很多的「佳話」。2009年,英特爾外高橋工廠關閉後,卞哥這個上海男人,來到陌生的成都,開始自己的第二次創業;經過數年的努力,英特爾成都工廠欣欣向榮,多項數據在英特爾全球工廠中名列前茅;成都封測基地的廠區很美,很多年輕員工甚至在這裏取景拍攝婚紗照;逐漸,這裏成為英特爾在全球最大的封裝生產基地,全球約一半的英特爾筆記本電腦芯片在這裏封裝;最後,不得不提的是,卞哥第一個喊出了「成都,都成」的口號。
其實,成都封裝測試基地的擴產完全可以來得更早一點,中國市場對於算力和服務器芯片的需求非常旺盛,非常需要英特爾加大對中國客戶的支持力度。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相比英特爾在美國俄亥俄州、亞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等地正在新建的工廠,相信成都工廠的擴產是一筆更可靠、風險更小、性價比更高的投資。
因為,中國製造以及中國高端製造,正在用時間證明自己無法替代。
中國製造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迅速崛起,以低成本、高產出、高效率的優勢飛速發展,並逐漸佔據主導地位。在全球許多人的刻板印象中,中國製造只是生產組裝廉價產品或生產偏低端的消費品和工業品,但實際上,越來越多的高科技製造產業鏈已在中國茁壯生長起來,從無人機到蘋果手機,高端數字消費品的製造離不開中國。
即便近年來國內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導致許多製造企業將部分生產線從中國轉移到其他亞洲國家。但觀察製造業外流和回流的週期性變化後,不難發現,中國製造難以被替代,這絕不是簡單的成本問題,許多產業在「外面轉了一圈,發現還是這裏好」,境外生產基地的基礎設施不完善、員工素質較低等因素,導致國內製造業外遷的退坡和回流。據媒體報導,富士康、Adidas、西門子都企業等出現了產能回流國內的情況。
當今業界,尖端技術產品被譽為工業皇冠上的明珠,例如半導體芯片、大型飛機、盾構機、精密數控機床等。這些領域所需要的技術水平都十分之高,而中國正在逐漸摘下這些明珠。
在社會和媒體普遍關注的半導體芯片領域,中國製造也正奮起直追。就拿被「卡脖子」的光刻機來說,回溯ASML(阿斯麥)的成功史,其實就是一部不斷試錯,與台積電聯合工藝演進的製造馬拉松。而這也恰恰是中國產業界最擅長的,利用龐大的產業和市場優勢,不斷迭代優化製程,以強大的韌性,不斷接近、達到曾經的「不可能」。中國越來越龐大的半導體產業生態,完全有條件孕育出強大的國產光刻機。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中國的產業土壤滋養著製造業。如果你想投資製造業,中國絕對是世界上最可靠的選擇。因為,中國製造,都成!
排版/ 潘璐
圖片/ 英特爾 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