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如:存量時代,升級打怪
10月19日,自如13歲生日後的第一天,董事長熊林選擇了和自如的業主們一起度過。
這些業主大都是“增益租”的客戶。這是自如2021年推出的新商業模式,與以往模式不同,在增益租模式下,機構與業主不再是單一的租賃關係,而是轉為深度合作夥伴。對業主有吸引力的是,增益租改造後的房子,更利好將來的出租、出售和自住。
三年來,針對自如的新商業模式一直有不同聲音。但最新的數據顯示,增益租房源已經約占自如整體房源的一半,新收房源則100%採用增益租模式。
從規模上看,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自如已入駐8個國家和地區、覆蓋81個城市,累計服務租客500萬餘人,業主百萬餘人。
總結穿越週期的經驗,熊林認為,住房租賃市場正在從一個快速擴張、泥沙俱下的市場,轉變為一個擁有更大確定性、高質量增長的市場。“如果只用一個關鍵詞,那就是穩定。”
房東降價沒人理vs租客找不到好房子
“房子馬上到期,正在物色新房。房東給大幅降租金了,但我不想再和沒法入眼的廚衛、老舊傢俱打交道。”這是多位北京年輕租客不再續租的主要原因之一。
這讓房主心理落差更大。據《財經》瞭解,2021年之前,北京豐台的一室一廳能租到5800元/月,如今最多隻能租到5100元。
“之前,我還能挑挑租客,現在,不被租客三天兩頭的找去當水電修理工就不錯了。”多位房東在交流中坦言,這一代年輕人,對租期的服務和品質都有各種要求。
中國的租住市場已進入存量時代,全國潛在用於出租的房源已超過6000萬套,有房住已不是主要矛盾,住得好變成新時代的關鍵詞。房東和租客的這類痛點會長期存在。
根據中指研究院對全國50座重點城市住宅租賃價格的調查,2024年前三季度,只有8座城市租金小幅上漲,其餘城市均在下跌,其中又數三季度“拖後腿”嚴重。從數據來看,一二線代表城市住宅平均房租同比去年分別下滑0.49%和0.63%。
自如近期也分享了一組綜合機構數據:2024年1月-9月,北京住房租賃市場掛牌量同比增長20%,上海同比增長25%;出租週期來看,北京普租房源平均出租週期同比增加16%,上海同比增加32%,都接近40天;租金方面,北京普租房源平均成交租金水平同比下降4%,上海同比下降1%。
根據中指研究院數據,北京地區房價2023年以來呈下降態勢,2024年10月二手房掛牌均價為6.9萬元/平方米, 2023年4月為7.6萬元/平方米。
“也曾為買房做過深入研究。但房價一降再降,周圍朋友買房都買在高點,心裡就退縮了。”這是大多數不買房年輕人的心態。
根據新華網、自如研究院聯合發佈的《2023中國城市長租市場發展藍皮書》,截至2023年底,中國的租房人口突破2.6億,越來越多一二線城市年輕人可接受租房5-10年。
此前,社交媒體不乏一家老小隻租房不買房的故事,原本大家看著像獵奇,現在越來越成為常態。
熊林也表示,中國租賃市場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從租房人口結構看,10年前租客以大學畢業生為主,但今天的城市租房人群正在變得多元化,情侶夫妻、三口之家、與父母同住等家庭型人群增多,甚至很多人會把租房作為長期的選擇。人群的不同導致了需求的變化,品質化、改善型租房產品成為更主流的選擇,重視穩定的租賃關係,也關注“質價比”、重視線上便捷體驗。
但現在的供給端明顯滯後於需求端。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樓齡20年以上房源佔比超40%。這些老舊存量房、簡裝房難以長期穩定出租,房東也無法有持續收益。
這正是住房租賃行業的機會。
熊林表示,專業化租賃機構的價值就在於緩解供需錯配、提供穩定的租賃關係,讓房東的資產保值增值,讓租客用相同的價格租到更好的房子。
據他介紹,日本、美國、德國的租房市場,機構化率分別達到80%、50%、40%,專業化住房租賃機構是實現供需平衡、穩定市場的主體。中國租房市場,機構化率僅為10%左右,提升潛力巨大。
像管理酒店一樣管理住宅
傳統租憑公司更像是中介,從房東處收房,再轉租給房客,差價為收益。十多年前,專業住房租賃機構開始出現,那時的主流做法是租賃公司跟小業主簽訂承租合同,不收差價,收取服務費和1個月的房屋空置費,如果空置期為1個月,合同期為一年,那麼機構給房主的租金為11個月,如果機構在收房時就把房子租了出去,那就多賺了1個月的房租。
以上兩種模式都是固定租金,無法根據市場行情上下調節,既不利於企業做相應的收益管理,也不利於房東的資產管理。
中指研究院指數事業部總經理曹晶晶認為,隨著租房主體人群從20歲-30歲向30歲-40歲轉移,租戶對居住品質的要求也變得更高,相比業主零散出租,機構化長租項目更具競爭優勢。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2021年自如推出了“增益租”模式:
1,房屋裝修改造,提升租金,業主承擔裝修成本;
2,自如與業主商定房租價格,業主與租客之間無差價和空置期;
3,自如每月向業主支付至少80%的月租金作為保底收益,若租金走高,超出商定價部分,自如與業主分成。
增益租讓自如從“中間商”轉變為“資產管理者”。熊林認為,自如的新模式讓普通業主多了一個選擇,可以讓專業的管理公司來運營自己的資產,提供一個兼顧資產收益和運營維修成本的綜合管理方案。
資產管理公司在5年-10年或者一個更長的時間維度上,對業主的資產保值增值負責。這一直是五星級酒店業主的管理方法。“我們希望把這樣一個針對大物業、大業主的專業服務模式,讓每一位個人業主都能享受到。”熊林說。
酒店行業有成熟的“委託管理”模式,即酒店業主將經營管理權交由專業酒店運營商,業主需要按照酒店運營商的設計標準投入裝修改造資金,酒店運營商在承諾保底收益的基礎上收取運營管理費。
“這種模式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自如也能擺脫包租帶來的資金壓力,‘輕裝上陣’。這是品牌運營商走向成熟後的必然選擇,體現了行業發展規律。”ICCRA住房租賃產業研究院院長趙然表示。
如何讓業主每套房子都增值,讓大家住到好房子?
一位繁忙的杭州業主告訴《財經》,她在2023年更換為增益租模式。全程不用操心,從裝修、帶客戶上門看房、維修等,全部由自如搞定,自己每月收房租就行。
有些房東喜歡保底模式,但不想重新裝修房子。對此熊林解釋說,自如會根據房屋不同狀況進行評估,有的房子可能不需要大改,自如會配備一些家電,在廚房廁所等區域做簡單翻新維護。有些可能是30年房齡的老舊房,需要重新裝修,自如會出一套完備方案。
在自如內部,目前運營著一套“一穩四好”的經營方法,除了“增益租”模式帶來的穩定資產收益,自如還通過產品好、服務好、科技好、團隊好,以期為房東帶來穩健的資產管理體驗,為租客帶來更好的居住生活體驗。
目前,自如面向各類業主資產推出了多個系列的居住產品,包括友家、心舍、速優家、曼舍、自如寓、ZABIT等。
速優家面向精簡裝房源;心舍、友家面向老舊毛坯房源;曼舍聚焦高端住宅。對於機構業主的整棟或多棟物業,自如推出了自如寓、自如里;自如比鄰ZABIT則是針對中國海外留學生的租房平台。
兩位自如“心舍”的租客提到,裝修風格很有“家”的感覺,但也有顧慮:一個是房子很難搶到,一個是希望房子能更好同時價格還能更便宜。
人們總是希望房子又好又有性價比。熊林也表示,不只是租房,消費者買車、買房、買一杯咖啡,都希望有最好的性價比,這是合理訴求。“我相信機構化租賃公司的發展,會讓大家用同樣的價錢租到更好的房子。”
趙然介紹,從他們長期監測的16個重點城市來看,機構化長租公寓的平均出租率在90%左右,說明從需求端對於機構化長租公寓的接受度很高。
當然要面對百萬個人業主,500萬租客,總會有新問題出現。
社交平台上,一位在自如居住超過2700多天的租客說自己最大的痛點是“有問題找不到管家”。為此,自如把管家服務搬到線上,成為24小時雲管家,提出問題後,1個小時內後台生成工單給出首次解決方案,每天或每兩天跟進處理進度。傢俱家電損壞,報修後10分鐘就會有響應,半小時能上門。
對數量約100萬的業主,自如單獨開發了自如業主APP,除了可實時查詢房子的維修記錄、租住記錄、月度/年度租金收益外,還可隨時查詢房子的設計方案、各區域裝修主輔材價格。自如也在全屋智能、大數據平台、AI應用等方面投入研發資源,以實現對不同類型、不同地區、百萬間級房源的精準管理,從而快速響應租客需求。
科技不能解決的問題,再用專業的服務人員來補齊。在自如看來,一個行業如果規模比較大,又比較複雜,且需要行業各方之間建立一種穩定和諧關係的話,專業化的團隊或者服務人員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一穩四好”的背後,熊林認為,“穩”是租住市場核心需求,因為租賃背後是住,住背後是生活,是家庭,圍繞著穩定來構建專業化租賃機構的能力和商業模式,是所有一切討論的重點和起點。
未來,既要又要
在被問及目前經濟週期下,擴張是不是一個餿主意時,熊林表示,做企業永遠是著眼於兩個事情,既要做好眼前事,又要永遠看機會。在目前存量時代下,市場下行,供給量提升,漲規模是最容易的事情,但難的是長期的經營,行業需要的,是一個更精細化的、更客戶導向的、更長期來去做一些持續的這種改善的商業模型。
在積累了一定供應鏈、家庭服務、智能家裝等能力後,自如也著手試水創新性業務。
家服是自如最先從長租服務拓展到市場化服務的產品,2021年,自如將保潔、搬家、維修整合為“自如家服”新品牌。截至目前,自如已實現累計服務訂單超1億。
“智愛家”則是自如近兩年推出的全屋智能化整裝業務,即家裝業務。自如交付的房子和傳統家庭裝修公司交付的有較大區別,是完全的智能整裝。”也就是說房子裝修出來是通過智能手機,包括房屋裡的操作終端,感應器,來完成了整個房子的智能化。”熊林談到。
今年,自如還將目光移到了國際,在看到中國留學生在國外的租房需求後,自如開始佈局國際租房業務,推出“自如比鄰ZABIT”,不到1年時間,已覆蓋至美國、英國等8個國家和地區內的67座城市。
回望租房市場,商業創新和價值創造的機會永遠存在。
住房進入存量時代後,房子一年比一年舊,供給在增加、消費者需求在不斷變化。這時,對資產進行更好的管理,讓其保值增值,已經成為全社會共識。
但租賃機構在中國的資產管理經驗少有前例可考,這無疑是條打怪升級之路。誰能在這條路上更早起程,誰才能佔據有利地形。
13年的積澱,讓自如相比同行,拿到了更多裝備,但要真正實現讓租賃雙方都滿意的平衡,守擂行業第一梯隊,熊林仍需帶領團隊,不斷尋找通關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