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市三週年|華夏基金顧鑫峰:北交所變化良多,未來精彩紛呈

開市三週年|華夏基金顧鑫峰:北交所變化良多,未來精彩紛呈華夏基金顧鑫峰。受訪者供圖

自2021年11月以來,北交所開市已經三週年。在資本市場的關注、嗬護中,北交所度過了嬰兒般的三年,更是精彩紛呈的三年。

作為從2021年開市就管理北交所主題基金的基金經理,一路跟隨、陪伴,感慨良多;如果用一個關鍵詞概括,就是「變化」。我們親曆了北交所過去這三年的變化,量的變化,質的變化,市場影響力的變化,並樂見其未來更多的積極變化。

量的變化,質的變化,市場影響力的變化

量的變化,北交所上市公司數量從剛開市時的81家,到目前的257家,擴大了3倍;日成交額,從初期的不足10億,到近期最高時超過500億,擴大了50倍;不要小看這500億的成交額,佔全部A股成交額的比重已經超過了2%;從換手率的角度看,近期北交所的換手率已經大幅超過了滬深,從這個角度看,一直以來困擾廣大投資者的流動性問題在市場力量的影響下,已經迎刃而解。

比量的變化更為重要的是質的變化。我們欣喜地看到,伴隨著北交所的發展壯大,越來越多優質的公司選擇來北交所掛牌上市。北交所新掛牌公司行業屬性越來越高精尖,收入利潤體量越來越大,行業地位越來越高,有不少是行業龍頭企業。這些變化,機構投資者可能感觸更深。

我們研究AI行業的服務器液冷細分領域,發現核心龍頭企業是北交所公司;研究膠原蛋白行業,發現行業唯一拿到三類器械證的企業是北交所公司;研究干法電極設備和固態電池設備企業,發現北交所公司走在行業創新的前列;研究算力運維和服務行業,發現細分龍頭也在北交所。

這樣的現象越來越多,越來越普遍;投資者們最初往往不是奔著北交所來的,但在研究具體行業的過程中,發現優質的公司來自北交所。就這樣,越來越多的投資者被吸引到了北交所,這就是市場的力量。

伴隨著量和質的變化,隨之而來的一定是影響力的變化。這兩年北交所的市場影響力正以指數級的速度在擴大。剛開始北交所公司數量少,體量小,成交不活躍,成交額佔整個A股的千分之一左右,其影響力微乎其微。現在北交所的日成交額擴大了幾十倍,以11月12日為例,成交額超過1億元的公司達133家,超過了一半;且北交所股票彈性較大,理論上一天可以漲30%,幾個交易日就有翻倍的概率。

這樣的機制極大地吸引了市場上的活躍資金,北證50指數從600點到目前的1300多點,僅用了不到兩個月時間。作為一個寬基指數,這個漲速放在全球任何一個市場都是罕見的。當前,打開諸如天天基金等基金銷售平台APP,北交所類的產品都經常見諸首頁,且經常出現在廣大基民前十大搜索關鍵詞中。目前,大部分北證50成分基金都大額限售,投資者的熱情和關注度可見一斑。

展望未來,將看到北交所更多的積極變化

展望未來,我們將看到更多的積極變化。一個證券市場的發展壯大,離不開時代的紅利,離不開政策的嗬護和對產業趨勢的擁抱。在這方面,北交所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作為專精特新企業的搖籃,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在這輪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質生產力快速湧現的時代,北交所的定位可以說是把準了時代的脈搏。

回顧過往,每一輪牛市中,漲幅大的板塊和指數往往是最契合時代脈搏的那一個;諸如2005至2007年的牛市中的上證指數和2013年至2015年牛市中的創業板指數。如今,北證50指數2個月翻倍,自去年四季度以來第二次讓投資者領略了其彈性、爆發力;在接下來的牛市中,不敢說漲幅有多大,但一定會激動人心,精彩紛呈。作為主題基金的基金經理,我們也是摩拳擦掌,樂見其成。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張曉翀 編輯 陳莉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