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AI招聘與AI應聘「鬥法」是雙輸結局
當AI招聘碰上了AI應聘,魔法能否打敗魔法?
據新京報報導,繼不少企業通過AI面試官進行大規模面試後,市場上出現了幫助面試者應對「AI面試」的工具產品,廣告聲稱「面試者實時生成面試答案,輕鬆拿下Offer」。
這一新聞引發討論,是因為外界沒有人能預測到,AI大模型之間的碰撞,竟然是率正選生在面試場景下。這原本應當是最需要人與人溝通、決策、判斷的場景,隨著AI工具的迅速應用,卻變成了「機器人與機器人之間的戰爭」。
據報導,隨著面試者開始使用AI工具進行面試,招聘者則通過AI進行「反作弊」,而在反作弊工具出現後,AI面試產品則定向推出了「反檢測」功能。
不論從什麼角度看,這都是一場莫名其妙的技術攻防戰。讓AI來作為面試官,並不應當是一個值得推薦的應用。面試本質上是對一個人的綜合評定,而讓機器來判斷人,其實是用大數據形成的標籤來簡約化對人進行數據集的歸類定性。從AI倫理上看,也是對人的主體尊嚴的冒犯。
面試者使用AI工具應對AI面試官,從面試的邏輯看,又涉嫌新技術逼迫下的「作弊」。當面試官是人時,AI工具作弊極容易被識別,但當對面換成了工具,那麼,用工具來制衡工具,顯然要比讓人來應對工具的提問更合乎邏輯一些。
這一場技術戰,起源於用人單位對於「人才」的不重視,視應聘者為「工具」,而應聘者在此種情境下,乾脆用工具去欺騙工具,繼而形成了雙重倫理陷阱:招聘者不視人為人,求職者就坦然在面試中作弊。
這也是AI過度應用對傳統倫理造成的挑戰。我們社會習俗中對面試雙方平等、誠信、尊重的要求,是基於人與人互動的關係而形成的共識。但對AI的過度應用,使得傳統倫理在這些場景中驟然失效。仔細揣摩一下面試者的心理,當對方不再是人時,面試似乎就不必再遵循什麼「誠信」之類的準則。
如果回到面試的本質上看,面試雙方通過工具來「提升效率」的做法,事實上都只會造成雙輸的結局。
一個人是否匹配工作崗位,顯然不是單純的履曆和材料等大數據可以決定的,還包括了性格、動機、狀態等多方面。AI工具面試依據的規則和數據,只會第一輪就篩選掉那些有個性的、獨特的、有創造性的人才,而後者顯然才更符合未來人才的定義。
因此,用AI來提升的面試效率,實際上等於是把人才引進的標準交給了機器,而機器從概率上只會繼續引入「符合機器定義的機械性人才」。
而對於求職者來說,用AI工具來面試,從技術和商業邏輯上看,個體所使用的大模型工具,不可能在技術水平上長期超越企業工具。
面試是典型的商業化應用場景一部分,而作為求職工具卻缺少長期穩定的付費模式,且用戶的付費能力較低,因此,後者很可能只是一些套皮的大模型,來收割求職者的韭菜而已。極有可能出現的情況是,求職者為了矇騙AI面試官,又被人割了韭菜。
為企業大規模商業化應用而開發調試的大模型,理論上最終肯定比個人所使用的工具更加高效、精準。這也意味著,使用者不僅可能被割韭菜,還可能被識別「作弊」而永久失去一次求職機會。對於求職者來說,這可謂是雙輸的高危局面。
因此,不管是從倫理上看,還是工具使用的最終結果看,面試都不應該成為AI工具的博弈戰場。尤其是其中潛藏的科技倫理問題,值得社會共同思考。簡單地讓AI工具去決定一個具體的人的命運,既有違科技倫理,也有違職業道德,更長期損害了所有參與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