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CPI同比上漲環比下降,市場人士稱仍需加大政策調節力度

12月9日,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0.2%,環比下降0.6%。11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2.5%,降幅比上月收窄0.4個百分點,環比由上月下降0.1%轉為上漲0.1%。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表示,11月份,受氣溫偏高及出行需求回落等因素影響,全國CPI環比有所下降,同比小幅上漲。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繼續回升,同比上漲0.3%,漲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當月,一系列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協同發力,國內工業品需求有所恢復,PPI環比由降轉漲,同比降幅收窄。

CPI環比有所下降,同比小幅上漲

據測算,在11月份0.2%的CPI同比變動中,翹尾影響約為0.1個百分點,今年價格變動的新影響約為0.1個百分點。

對於後續CPI走勢,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指出,展望12月,伴隨食品價格下跌的拖累效應減弱,以及支持耐用消費品以舊換新等存量政策持續顯效,再加上近期樓市持續回暖,居民消費需求會進一步回升,預計物價上漲動能會有所改善,其中CPI環比有望由負轉正,CPI同比漲幅有望升至0.4%左右。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展望下一階段,預計CPI同比漲幅或將回升。冬季肉類需求增加,豬肉價格將會出現季節性回升,疊加氣溫進一步下降或將影響鮮菜、鮮果等產品生產儲運,有望推升食品價格。國內一攬子增量政策繼續改善內需,提振居民消費信心,有望推升核心CPI。去年同期基數抬升,疊加國際能源價格可能隨全球需求趨弱而回落,CPI漲幅將有限。

廣開產業研究院首席金融研究員王運金指出,年底受天氣影響,蔬菜、鮮果等農產品供給預計減少,食品價格可能出現小幅回升,帶動CPI上漲;CPI與PPI翹尾因素影響歸零;房地產市場持續修復,基建加快推進,製造業穩步增長;需求恢復節奏加快,物價有望加速回升。

PPI環比由降轉漲,同比降幅收窄

據測算,在11月份-2.5%的PPI同比變動中,翹尾影響約為-0.3個百分點,今年價格變動的新影響約為-2.2個百分點。

對於後續PPI走勢,溫彬指出,預計受主要發達國家製造業放緩及全球需求趨弱影響,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將整體回落,但隨著增量政策漸進顯效,市場供需關係得到邊際修復,疊加特朗普加速組閣後「搶出口」或將提前,有望推動國內工業品價格回升,預計PPI同比降幅將有所收窄,但走出負區間仍需時日。

王青指出,12月PPI同比跌幅將進一步收斂至2.3%左右。後期工業品價格的上行態勢,將主要取決於本輪逆週期調節政策在提振經濟復甦動能方面的具體效果,特別是房地產市場能否企穩回暖。

年底政策仍需持續加大調控力度

對於後期政策如何應對的問題,王運金認為,11月物價指數增長仍相對緩慢,一攬子增量政策效果顯現仍需一段時間。年底仍將持續加大調控力度,積極財政政策將持續加大對餐飲、旅遊、汽車、家電等的消費補貼力度,改善民生,增加重點產業與核心領域的財政支持力度;穩健貨幣政策將繼續推動市場貸款利率下行,增加流動性供給。

溫彬指出,11月PPI同比、環比均有所改善,體現了一攬子增量政策對生產端的帶動作用。不過,從CPI同比小幅上漲,環比有所回落來看,國內總需求仍然偏弱,居民消費信心較低,經濟中存在負產出缺口,導致工業生產回暖基礎仍不牢固,政策仍需繼續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目前,促進物價合理回升成為央行貨幣政策的重要考量,預計貨幣政策將繼續保持寬鬆,並配合財政政策與其他政策,以提振居民消費,擴大內需,扭轉市場主體預期,增強經濟內生動力。

王青表示,整體上看,當前物價仍處在明顯偏低狀態,接下來包括支持耐用消費品以舊換新等促消費政策還有較大加碼空間,旨在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的樓市支持政策還需進一步加碼。2025年央行會更為重視促進物價合理回升,實施有力度的逆週期調節,預計明年上半年央行有可能繼續降息降準。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張曉翀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