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考試題目太繞也是一種減負
【#避免考試題目太繞也是一種減負#】「下列成語所描述的事件中,( )發生的概率最小」,題目給出了「海底撈針、瓜熟蒂落、旭日東昇、水滴穿石」四個選項。有家長提出疑惑:海底撈針和水滴穿石比概率,這還是數學題嗎?
1月9日,深圳「南山因為期末試卷太難延時20分鐘」衝上熱搜。不少網民看完這份四年級數學期末試卷後不淡定了:「這是語文老師出的數學試卷吧」「學的一粒沙,考的撒哈拉」「我被淘汰在了第二題」……一些中學數學老師也感慨:「別說小學四年級學生了,我都寫不完!」
不只是南山的這套數學試卷,近年來,中小學其他科目的部分考卷也不時引發熱議。經常有教師或家長把試題發到微信群「測試」,結果往往是,一群學曆不低的成年人也只能望題興歎,一籌莫展。
這些試題,有的讓人感歎「真的在中小學生能力範圍之內嗎」;有的題目本身就很繞,想要搞明白題目要求,往往要先進行一番「閱讀理解」;還有的題目變成了腦筋急轉彎,你以為它要考A知識點,其實它考的是B知識點,主打一個出其不意。
可以理解的是,中小學階段的教學課程及其考點相對固定,而每年都有新一屆學生參加考試,同一套試題不能反復使用,這就倒逼著題庫要不斷更新,避免有學生以刷題取勝,只掌握題目和標準答案,忽略了對知識點的掌握及靈活運用。
但試題的豐富和創新,也要遵循基本的教育規律和學科特點。在南山這套數學試卷中,就出現了深圳無人機展、地鐵13號線、李子柒、黃金週旅遊、塔克拉瑪干沙漠鎖邊、取件碼等內容。數學考試,真沒必要在試題包裝上繞來繞去,作為知識點的「引子」,題目敘事宜簡不宜繁,否則就喧賓奪主了。
近些年,隨著教育理念不斷革新,中小學階段跨學科、情境化、綜合運用的題目多起來,題目設計也更加貼近真實的生活場景。應當說,這一變革出發點是好的,但凡事要有度,否則容易脫離學生的學習實際、能力水平和思維特點。有教師以最近教育部考試中心命製的八省聯考試題為例,認為這份試卷傳達出的信號就是「數學的題面就是數學,很乾淨。」
題目簡潔、直接一些,某種程度上也是減負。當一場考試需要集體延長時間,本身就已經說明試題設計不夠合理。成年人看孩子的試卷,往往會代入自己的「當年」,但是當家長乃至教師普遍感到一些試題過於難、繞、抽像時,這種反饋也應該被及時傾聽,成為促進命題設計更加科學合理的參照。
部分試題成為「爭議話題」,其實也反映出教育理念變革中需要解決的問題:一方面,試題跨學科、情境化要避免硬撮合、兩張皮,增強情境創設的真實性、典型性和適切性;另一方面,試題更加生活化了,教學過程也要與之匹配,更加註重孩子參與活動、感知生活、與人交際等方面的能力。
教育問題無小事。一份試卷、一道考題,背後往往是很多教育工作者的心血,大家關注試卷的質量、難易,也都是希望教育越來越好。期待一番討論過後,有益的意見和建議能夠被採納,讓考試題目能真正適應所在年齡段孩子的特點、符合教育教學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