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耀中華|第十一集《美美與共》
來源:荔枝新聞
一部人類發展史,就是一部多元文明共生並進的歷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
1月9日,大型通俗理論節目《文耀中華》播出第十一集《美美與共》,探討如何處理好中華文明與其他文明之間的關係,推動中華文明更好地走向世界,以及如何進一步推動文明交流互鑒,豐富世界文明百花園。
中華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斷交流互鑒中形成的開放體系
中華文明是開放的,是包容的,它不斷地吸收人類文明的各種養分來滋養自己。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中華文明五千多年發展史充分說明,無論是物種、技術,還是資源、人群,甚至於思想、文化都是在不斷傳播、交流、互動中得以發展、得以進步的。」
在敦煌莫高窟,我們能見證一場生動的文明交流互鑒。
敦煌,是古代東西方貿易的中心和中轉站。商貿往來過程中,中華文明同來自古印度、古希臘、古波斯等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思想、宗教、藝術、文化在此交彙,而莫高窟就是古代中西文化在敦煌交彙交融的見證。
莫高窟的營建從(公元)四世紀一直延續到了十四世紀,現存洞窟共735個,壁畫45,000多平方米,彩塑 2000多身。
在這密集的藝術瑰寶之中,既有佛教文化和伏羲女媧的組合,也有西域樂舞傳入中原、又來到敦煌的記錄。
在敦煌研究院研究館員朱曉峰眼中,今天的我們通過樂舞去瞭解洞窟,而在這背後,它展示的依然是一種文化的融合,一種文化的力量。
中國外文局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副院長孫敬鑫研究員認為,中華文明之所以能夠長期高度發達、綿延不斷,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發展出了鮮明的文化主體意識和開放包容的文化心態。這種心態主要表現為如何去看待天下、如何與天下共處的自信胸懷。
從歷史上的佛教東傳、「伊儒會通」,到近代以來的「西學東漸」、新文化運動、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傳入中國,再到改革開放以來全方位的對外開放,中華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斷交流互鑒中形成的一個開放體系,始終在兼收並蓄中曆久彌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取向」,「決定了中華文化對世界文明兼收並蓄的開放胸懷」。
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
文明具有多樣性,所以需要交流互鑒;文明又具有共通性,所以能夠實現交流互鑒。
在東西方的文明對話中,有這樣一位藝術家,他通過雕塑藝術,讓東西方文明史上的傑出人物跨越時空彼此對話。
多年來,著名雕塑家、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創作了60多尊雕塑,它們立於世界31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中外對話交流的見證。
「我想通過擅長的這門藝術,也就是雕塑,來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瞭解和尊重,尋求文明間的共通性。」吳為山介紹自己的創作動機。
2019年冬天,希臘文化與體育部部長門佐尼女士來到中國美術館,她向吳為山提出希望能創作一個能深刻反映中西文化交流的雕塑作品,雕塑《神遇——孔子與蘇格拉底的對話》由此而產生了。
《神遇》表現了孔子與蘇格拉底這兩位軸心時代的思想家、哲人之間的對話。他們沒見過面,但在價值追求上有共通性。《神遇》這尊雕塑就是表達了不同文明可以互鑒、人類追求和平繁榮的目標一致的精神內核。
寫意是中國人的傳統審美,雕塑則一直以來以寫實著稱。在同國際文化的對話中,吳為山探索出了「寫意雕塑」,著重表現描繪對象的意態風神。當詩風浩蕩的中國寫意碰撞於西方古典傳統的寫實和現代主義的抽像時,便有了如今的一組組作品。
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力量。正是在交流互鑒當中,東西方文明彼此發現、彼此啟迪。
2024年6月,聯合國大會設立了首個「文明對話國際日」,這是由中國提出設立的,見證了中國攜手各國推動文明對話、促進文明互鑒的努力。
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專家、中國人民大學王向明教授總結,交流互鑒是文明發展的本質要求。透過這些生動豐富的文明形態,抓住交流互鑒這一本質要求,順應文明發展規律,才能夠破除人類在文明發展道路上的諸多困惑,推動人類文明不斷向前發展。
踐行全球文明倡議,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
歷史的發展、社會的繁榮、人類的進步都離不開文明的滋養和引領。
當今世界,一方面要看到,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是時代潮流。但與此同時,團結和分裂、合作和對抗的博弈較量日益突出。
中國長期以來一直堅持文明交流互鑒,推動文明交流互鑒。
202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提出了全球文明倡議,包括「共同倡導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共同倡導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共同倡導重視文明傳承和創新」「共同倡導加強國際人文交流合作」四個方面。
同時,中國也將這四個「共同倡導」落實到了具體行動中。
希瓦古城,曾是古絲綢之路上的東西交彙點,但因年久失修,部分古建不同程度受損。
2014年,中烏兩國開始合作對古城內的歷史文化建築和周邊環境開展重點修復。本著「修舊如舊」的修復原則,中國文物修復團隊在不改變文物原貌的前提下,儘量使用當地傳統工藝和材料,最大程度保留希瓦古城的真實完整。為此還聘請了很多掌握當地傳統工藝的老工匠加入。古城居民魯斯蘭就是其中一位。
面對修復後的希瓦古城,魯斯蘭衷心感歎,「這就是我心目中的希瓦」。他表示,那三四年中國團隊做了很多了不起的事情,心中感謝萬分。
烏茲別克史丹生態、環境保護與氣候變化部部長阿齊茲·阿卜杜哈基莫夫為此表示:「我要感謝中國政府支持我們的修復工程。我現在可以說,這已經成為中國和烏茲別克史丹專家在文化遺產保護領域成功合作的標誌之一。」
希瓦古城,在新的時代再現輝煌,為希瓦當地人民帶來了更多的幸福和榮耀,也為世界文化遺產保護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文明永續發展,既需要薪火相傳、代代守護,更需要順應時勢、推陳出新。這兩年,一群「洋景漂」在社交媒體上火了。他們膚色不同、語言不同,但是都熱衷於在中國「玩泥巴」。
在「千年瓷都」景德鎮,來自於加拿大的藝術家菲力就是一位資深的「洋景漂」。
菲力自述,自己早期學習英國水彩畫,後來,研究了25年的中國水墨畫。如今,他把這兩種技法結合在了一起。
自古以來,景德鎮就能夠吸引和包容外來的工匠和外來的工藝。只要你來到景德鎮,就能夠感受到這裏持久而深沉的創造力。
來自美國的年輕的藝術家馬特介紹,在景德鎮,有很多技藝精湛的人專注於不同的工藝,這使自己能在更短的時間內實現更多的創意。
「小鎮」雖小,卻早已連通世界。世界各地越來越多年輕的藝術家正來到這裏,與中國古老的技藝去碰撞、去交流、去創新!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周慶安教授表示,在悠遠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文明向世界貢獻了深刻的思想體系、豐富的科技文化藝術成果、獨特的制度創造,深刻影響了世界文明進程。現如今,我們要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貢獻世界。
在各國前途命運緊密相連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鑒,在推動人類社會現代化進程、繁榮世界文明百花園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面向未來,中國將繼續秉持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同各方一道落實全球文明倡議,努力開創世界各國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