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查辦中未遇到過的新情況」!中央紀委辦案人員披露司長貪腐案細節

來源:政知見

編輯丨高語陽

2月16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刊發文章《防治金融信息系統建設廉潔風險》。

文中寫道,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強調,一刻不停懲治腐敗,著重抓好金融等領域系統整治,著力破解新型腐敗和隱性腐敗發現、取證、定性難題,嚴肅查處濫用職權、玩忽職守、違規決策造成國有資產重大損失問題。

近年來,金融領域科技監管重要性日漸凸顯,其專業技術壁壘高等帶來的「管理難、監督難、問責難」問題,使得金融信息系統建設中的廉潔風險日漸突出。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證監會紀檢監察組在嚴肅查處證監會科技監管司原司長、信息中心原主任姚前腐敗問題的同時,以點帶面開展系統整治,不斷強化嚴的氛圍,著力防治廉潔風險。

姚前2024年4月接受審查調查,同年11月被雙開。

處分通報指出,姚前貪圖虛名,以金融科技專家自居,為一己之私不遺餘力扶持特定科技服務商,甘做圍獵者的「重點培養對象」;濫用政策建議權、製定權、執行權等監管權力,棄守科技監管職責,利用虛擬貨幣等進行權錢交易。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的文章中介紹,「利用虛擬貨幣進行權錢交易是姚前案的典型特點之一,也是之前案件查辦中未遇到過的新情況。」駐證監會紀檢監察組有關負責同誌告訴記者,與現金、黃金等實物資產不同,虛擬貨幣根據密碼學原理計算產生,在網絡中只是一串數字符號,與現行商業銀行、支付機構的賬戶體系隔離,完全規避國家外彙管製,可隨意跨境交換,隱蔽性極強,發現難、取證難、固化證據難。

結合姚前工作經歷、用權特點,駐證監會紀檢監察組深入細緻做好姚前思想政治工作,在促使其交代利用職權幫助他人謀利並收受虛擬貨幣的違紀違法事實後,及時獲取虛擬貨幣硬件錢包等重要物證,嚴格按照電子取證有關工作要求,提取其虛擬貨幣交易記錄等,並做好價格評估工作,推動案件取得突破。

「姚前利用職務便利收受多家公司巨額賄賂,在信息系統採購方面為他人提供幫助,涉及項目承攬、項目推進、資金撥付、工程驗收等事項。其案發進一步印證了我們在日常監督中關注到的信息系統建設領域專業技術壁壘高,採購等環節廉潔風險隱患大等問題。」駐證監會紀檢監察組有關負責同誌介紹,針對案件暴露出的問題,該紀檢監察組向證監會黨委提出監督意見,督促高度警惕信息系統採購存在的廉潔風險隱患,強化相關制度建設和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