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市三街鎮:小蘿蔔種出鄉村振興致富路
在鄉村振興的時代浪潮中,雲南省楚雄州楚雄市三街鎮以一顆小小的蘿蔔為「畫筆」,繪就出一幅產業興旺、群眾富裕的多彩畫卷。近年來,三街蘿蔔專業合作社緊緊把握市場脈搏,把服務「三農」作為使命擔當,積極探尋繼烤煙之後新的經濟支柱產業,為群眾開闢出另一條致富路。

每到蘿蔔豐收季,三街鎮大平掌村被一片白色「海洋」所淹沒。田間地頭、村邊路旁,一面面掛滿蘿蔔條的晾曬架整齊排列,微風拂過,蘿蔔條輕輕晃動,彷彿在訴說著豐收的喜悅,這一道道獨特的風景線,正是農民們的「致富密碼」。
三街蘿蔔產業的發展得益於三街蘿蔔專業合作社的引領,20多年來,三街蘿蔔專業合作社一直致力於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始終錨定「聯農帶農」初心,創新構建「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三位一體經營體系,通過訂單聯結、技術賦能、鏈條共享,將分散的農戶嵌入現代化農業產業鏈。

在合作社的精細化組織下,農戶們轉變原有「單打獨鬥」的傳統銷售模式,實現「抱團發展」。在田間地頭完成切曬初加工,金絲縷縷的蘿蔔條經合作社統一收購後,通過標準化分揀、包裝直供省外企業。這種「田間變車間」的轉變,既提升了蘿蔔附加值,又破解了鮮蘿蔔存儲期短、價格波動大的難題,實現「小農戶」與「大市場」的無縫對接。目前,三街鎮蘿蔔種植面積達3000餘畝,年均帶動2000餘戶農戶增收致富。從單一種植到產加銷一體化發展,從「提籃叫賣」到建立穩定供銷渠道,這條由合作社織就的「黃金產業鏈」,正讓三街蘿蔔從地方土產蛻變為富民強鎮的特色產業。

「我們這裏地處邊遠山區、高海拔,較適宜蘿蔔生長,2005年在三街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我們經過前期充分調研,把合作社建在三街鎮螞蝗箐村委會,經過這二十年的發展,已形成比較穩定的農業產業,同時也輻射周邊2個鄉鎮蘿蔔產業的發展,帶動種植面積突破9000餘畝,今年來我們共收購蘿蔔條3600餘噸,產值達1800餘萬元。」合作社負責人說。
「我們這裏比較適合種植蘿蔔,原來擔心銷路問題,自從成立了合作社,我們可以就近交售蘿蔔條,這幾年蘿蔔價格也不錯,今年,我們家僅僅蘿蔔就有上萬元的收入了。」村民羅程高興地說。

合作社如同一座堅實的橋樑,為當地勞動力搭建起在家門口就業的廣闊平台,構建起從種植、培育,到生產、銷售的高效暢通循環,讓農民足不出村,就能實現收入的穩步增長。下一步,三街鎮將不斷探索創新,延伸產業鏈條,提升產品附加值,讓這顆小小的蘿蔔,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為三街鄉村振興事業續寫新的輝煌篇章。(李玲佳、楚雄市三街鎮人民政府供稿)
(責任編輯: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