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5200多米懸崖峭壁上的生死救援


被救遊客(中)給康馬縣公安送錦旗。圖由康馬縣公安局提供。
4月4日,日喀則市康馬縣境內崇巴雍錯景區,一自駕遊團隊3名成員被困雪山,其中1人更是被困在懸崖絕壁。海拔5200多米,暴雪肆虐,不斷有落石滾下,氣溫低至零下二十多攝氏度……惡劣的自然環境,考驗著每一位救援者的意志與體能,這場救援行動艱難萬分。7小時極寒環境下的生死營救,民輔警們憑藉無畏勇氣和專業智慧,書寫了生命的奇蹟,最終使所有被困人員轉危為安。
「我們知道很危險,其實都做好了心理準備。」參與救援的民輔警們異口同聲地說道,那平靜的話語背後,是對使命的擔當和對生命的敬畏。
遊玩登山被困雪山
4月4日16時45分,日喀則市康馬縣公安局110指揮中心接到報警稱,有遊客遊玩時在雪山失聯,請求救援。民輔警立即核實情況:兩車7人的自駕團隊,在崇巴雍錯景區觀賞遊玩,其中3名遊客準備攀登景區旁的雪山,但在登山時因不熟悉地形越走越偏,導致被困半山腰,而1名遊客更是誤入海拔5200多米的懸崖地帶。
「3名遊客是邊遊玩邊登山,沒注意路線,導致兩人被困半山腰,有一人為了尋找手機信號,獨自前行,但因天色漸晚,再加上降雪,他迷路了,最終到了一處懸崖地段,進退兩難。」康馬縣公安局政工紀檢室主任達娃紮西說。
情況緊急,康馬縣委、縣政府和縣公安局立即啟動應急救援機制,指令屬地邊境派出所先行出警,並緊急聯繫薩馬達鄉衛生院醫護人員一同前往。驅車45公里,救援力量到達現場。暴雪肆虐,不斷有落石滾下,氣溫低至零下二十多攝氏度,惡劣的自然環境,考驗著每一位救援者的意志與體能,這場救援行動艱難萬分。
待仔細觀察現場情況後,第一撥8名民輔警頂著暴雪在崎嶇險峻、荒涼陡峭的山上摸索攀爬,曆時兩個小時將半山腰的2名遊客救下山。兩名遊客的臉上露出驚恐的表情,身體因驚嚇和寒冷而瑟瑟發抖。呼嘯的風雪聲中,他們帶著哭腔感謝著民輔警。
面對困境決定「高空索降」
成功救下2名遊客後,民輔警們為他們穿戴好安全裝備,4名民輔警護送他們安全下山,剩下的4名民輔警毅然決然地朝著懸崖地帶繼續挺進,只為拯救那命懸一線的遊客。
雪已積下很深,那名被困遊客孤立於懸崖峭壁之上,身上沒有裝備,僅有的冰鉤鏟在這絕境中也是毫無用武之地,身上只有單薄的衣物,凍得他瑟瑟發抖。
峭壁地勢險峻,表面覆滿冰雪,無法固定安全繩,滾落的石塊也威脅著民輔警們的安全。民輔警們深知此次救援困難重重,短暫而緊張的商議後,決定採用「高空索降」這一險招。
「一開始我們是打算從下方給被困者扔繩子,固定好後,緩慢下降。但是被困者所處位置沒有固定繩子的地方,好不容易找到的巨石,一扯就會鬆動,只能通過‘高空索降’的方式救援,這需要2名救援人員攀爬至遊客上方。」達娃紮西說。
「我去,我體力好,能更快抵達。」「還是我去吧,我對這種地形更熟悉。」……此刻,民輔警尺列曲培、邊巴旦增、多傑加布、巴桑羅渣的面前是一片漆黑的環境,身邊是崖壁,稍有不慎,便會墜入萬丈深淵。每個人都深知此行的危險程度,可他們沒有絲毫退縮,反而主動要求救人。
書寫生命的奇蹟
簡單商議後,最終決定由尺列曲培和邊巴旦增爬到海拔5300米的地方,負責在上方穩固索降設備,另外兩名民輔警在下方隨時準備接應。峭壁處連一處穩固的立足之地都難尋,下方是萬丈深淵,身旁是不斷滾落的石塊。尺列曲培和邊巴旦增慢慢爬著,一點一點到達被困遊客上方。隨著繩索緩緩放下,被困遊客接住繩索,在4名民輔警的救援下,緩緩下降。
4月4日23時12分,在全體民輔警的不懈努力下,成功營救最後一名被困遊客,次日淩晨1時22分,該名遊客被安全護送至山下。在這場超高海拔救援中,民輔警們憑藉無畏勇氣和專業智慧,書寫了生命的奇蹟。「我們知道很危險,其實都做好了心理準備。」尺列曲培、邊巴旦增、多傑加布、巴桑羅渣異口同聲地說,那平靜的話語背後,是對使命的擔當和對生命的敬畏。
隨後,增援的民輔警為驚魂未定的遊客送上棉被、熱食等物資。獲救者緊握民輔警早已被凍僵的雙手連連道謝,並表示在懸崖上時自己心灰意冷,很絕望,但當看到民輔警、看到警徽反光的那一刻,就知道自己有救了。
記者瞭解到,此次救援中,康馬縣公安累計投入警力20餘人,克服高原缺氧、極端低溫等困難,成功營救三名被困遊客,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人民公安為人民」的莊嚴承諾。在此,康馬縣公安提醒廣告遊客:高海拔雪山環境惡劣,缺氧、失溫、滑墜風險極高。登山有風險,遊客應把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嚴格遵守相關法規,不要心存僥倖「違規登山」。
責任編輯:羅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