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同學大V也別忘共情勞動者

【#何同學大V也別忘共情勞動者#】#網紅不能缺乏對於一線勞動者的共情# 4月11日,互聯網博主@老師好我叫何同學(下稱何同學)在社交媒體分享自己處理網約車司機索要好評的經歷引發爭議,相關話題衝上熱搜第一。他提到,過去面對司機的好評請求會口頭答應但事後遺忘,如今改為直接拒絕,並稱這是克服「討好型人格」的鍛鍊方式。而這引發了不少網民的反感,認為其太傲慢。#何同學掉粉#

這段表達顯然犯了眾怒,隨後不少網民模仿何同學的表述,寫了一段段拒絕「一鍵三連」的文字以表達諷刺。既然網約車司機要求一個好評,就讓大V何同學感受到討好型人格的PUA,那麼何同學在影片里要求網民「一鍵三連」,又算是什麼呢?自己淋過雨,就一定要奪了別人的傘?自己吃到了山珍海味,就一定要掰斷別人的一次性筷子?還要將這樣的「雙標」定義為克服討好型人格的精神修煉課?

目前,何同學多個帳號影片評論區已被類似文案攻陷。第三方數據平台顯示,何同學B站帳號一夜掉粉過萬。目前其已刪除涉事微博,暫未做出公開回應。

如果刻薄作為個人的一種「人生哲學」,私下裡說說,倒也不至於引爆眾怒:可怕的是,他堂而皇之地說了出來,而且一點不覺得會冒犯到公眾,甚至鼓勵更多的人參與到抵製給網約車打好評的行為中。何同學作為一個全網粉絲超千萬的科技網紅,作為一個大V,本質是靠著無數網民點擊積累下財富的大V,卻缺乏對於一線勞動者的共情,甚至公然宣揚這種刻薄心態,這就很可怕了。

網約車司機是一個服務者,事實上是作為「下位者」在請求用戶好評——這關係到他的生計,可以拒絕,但不能以拒絕的心態沾沾自喜。更何況網約車司機本身就有一種文化語境,作為一種靈活就業的形態,網約車司機很多時候被視為一種城市群體的兜底工作,社會從不乏對這一群體的同情與關注。人們經常說,一個人對基層勞動者的態度,就是一個人素質的最直接表現:對服務員、對外賣小哥、對網約車司機說了什麼,就是一個人對世界、對社會的最真實想法。

而且這不是何同學近期唯一一次翻車。去年11月,何同學發佈的《我用36萬行備忘錄做了個動畫…》影片因聲稱「我們專門寫了一個軟件」被網民質疑抄襲。隨後,何同學曾就該事件多次致歉。如果說上次是專業素養的翻車,而這一次則是公共形象的塌陷了。

網紅因為傲慢而翻車,似乎時不時就會出現。比如,「羊毛月」對年青人放話「找工作真的就很難嗎」。網紅缺乏對普通人的共情,對人間疾苦過於冷漠,充滿了一種精英式的俯視。這或許和網紅的製造機制有關係,在流量洶湧的互聯網生態中,網紅的橫空出世是極為迅速的,在這個過程中很容易產生眩暈感,言談話語之間失去了理性的分寸。

其實認真想想,這些口無遮攔的說法從發佈到刪除,從自得到道歉,翻轉得如此之快,其實也在說明互聯網生態的真相:所有的流量,終究都是普通人一個閱讀、一個點擊貢獻而來的,大V、網紅依賴的是普通人的托舉。清楚了這個根本的邏輯,網紅們或許就知道不滿從何而來,也不至於總去犯一些低級錯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