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僅賣一輛! 51信用卡跨界造車,一場自嗨? | 次世代車研所

文 | 新浪科技 張俊

曾經因暴力催收被調查的51信用卡,近年來一直在推進業務轉型,試圖自救。

51信用卡創始人孫海濤將重心放在了造車業務上,推出了房車Vala。他曾豪言“想讓Vala成為汽車行業的iPhone”。但是由於定位小眾,以及外觀設計被吐槽,Vala的銷量並不理想——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其僅交付Vala汽車99輛,約每天賣出一輛。

雖然採用輕資產模式,但造車還是讓51信用卡的財務數據急劇惡化。2024年該公司淨虧損為6901.8萬元,同比擴大2092.4%。51信用卡還計劃把上市公司名稱改為Vala,但目前來看,汽車業務難以承載它的轉型希望。

平均一天僅賣一輛

最近,一直癡迷於造車的51信用卡,對外公佈了其房車Vala的銷量。

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51信用卡向訂購客戶批量交付Vala汽車99輛,並取得190筆購車訂單,曆史累計取得442筆購車訂單。

根據公開信息顯示,在2024年中國房車市場中,房車銷量較好的上汽大通房車,平均每季度銷量為230多輛。對比之下,主打性價比和多用途的Vala,季度銷量與之相差甚遠。

在2024年3月,51信用卡創始人孫海濤正式對外公佈了新能源多功能車Vala,成為又一個造車新勢力。

與其他造車新勢力相似,51信用卡也為Vala找到了一個具備造車資質的主機廠。不同的是,Vala將產品定位在了多功能車上,相當於MPV和房車的結合,對外喊出了“重新定義汽車生活方式”的口號。據孫海濤介紹,Vala的大小相當於一輛輕型MPV,可以自由通行於城市和小區車庫;另外其內部暗藏了升頂結構,升頂之後的空間感相當於房車。

2024年4月,Vala迎來了其第一台量產車,售價19.8萬元起。初看這個定價並不貴,不過很多配置都需要另外加配。

孫海濤也在一次採訪中坦誠,“丐版”的產品力不太強,比較影響體驗。“這款車由於在很多方面不夠完美,我們認為它更類似一款實驗產品。”

比如這款車驅動、生活供電共用一塊容量僅為65度電的電池,續航里程為380公里,被不少網友吐槽續航是致命傷;另外,網友對Vala的外觀褒貶不一,有人稱其升頂結構像“棺材”。

2024年9月,Vala發佈了第二款新車Vala Pro。相比Vala基礎版,Vala Pro在續航能力、駕駛體驗、娛樂感受等方面實現提升。比如在續航上,電池容量增加至81度,續航里程提升至505km;駕駛上,新增了ADAS智能輔助駕駛系統。不過,由於配置的升級,Vala Pro的售價也進行了大幅度上調,定價26.8萬元。

根據孫海濤透露的信息,Vala規劃中的產品還有Vala mini和Vala Air。Vala Air會控製在20萬元以內,車身比較小的是Vala的輕薄版;Vala mini則更便宜,售價大約在七八萬元,他稱“希望讓Vala mini成為年輕人的第一台車”。

目前這兩款產品還未面世,能否拯救Vala的銷量還未可知。

虧損同比擴大2092%

Vala在生產、銷售等方面均採取了輕資產的模式。

孫海濤表示,Vala不碰生產線,只提供設計方案。Vala Pro的車輛生產主要與其它車企合作,共同設計和研發。未來每款車型都會找不同的供應商,因為不同車型需要適配不同汽車廠商的生產線。他還透露,Vala前期的投入在幾千萬的水平,“這在汽車行業算很少的,他們正常研發投入都是幾億起步。”

在銷售上,Vala也沒有直接下場。2024年3月Vala對外亮相時,孫海濤同時發佈了Vala品牌的共創人計劃。簡單來說,Vala車主就是共創人。成為車主後,每個人都有資格申請成為共創人,獲得銷售車輛的資格,並按照銷售數量獲得佣金。Vala推出了valalife的小程序,用戶到小程序中預約登記、看配置,支付1000元意向金後,可以聯繫到附近的共創人,進行預約看車和體驗。

“小程序和共創人是僅有的兩個銷售渠道。我們官方不直接賣車的,也沒有銷售部門和銷售崗位。把開店的成本和招募銷售人員的成本都省去了。”孫海濤說。

不過,Vala的共創人銷售網絡目前還並不算太大。根據51信用卡近日公佈的數據,截至2025年3月31日,其僅招募了110名Vala共創人,valalife小程序的累計註冊用戶也僅為5萬名。

51信用卡還在公告中稱,“Vala憑藉其獨特的空間設計和車生活方式,已獲得廣泛關注,並在社交媒體平台上引起熱烈迴響。”但實際情況是,Vala目前依然是一個小眾品牌,無論是銷量還是品牌知名度,均無法與主流的造車新勢力相提並論。

另外,雖然試圖採用輕資產的方式,但造車還是給51信用卡的財務帶來了巨大的負擔。

日前,51信用卡發佈的2024年財報顯示,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25億元,同比增長3.45%;淨虧損為6901.8萬元,相比2023年的淨虧損314.8萬元同比擴大2092.4%。51信用卡在此前的盈利預警中解釋稱,虧損的主要原因在於,一是汽車業務Vala產生的研發支出及運營成本總額較上年度大幅增加;二是信貸撮合業務規模收縮導致信貸撮合業務整體的淨利潤減少。

Vala能成汽車行業的iPhone?

跨界造車背後,是51信用卡面臨著業務轉型的巨大壓力。

51信用卡成立於2012年,從信用卡賬單管理起家,趁著互聯網金融的東風進入P2P行業,並於2018年成功登陸港交所,迎來高光時刻。但尷尬的是,僅上市一年後,51信用卡就陷入了暴力催收風波。2019年,杭州警方通報稱,51信用卡委託外包催收公司冒充國家機關,採取恐嚇、滋擾等軟暴力手段催收債務的行為,涉嫌尋釁滋事等犯罪。

這一風波之後,51信用卡創始人孫海濤發文致歉,公司也在當年底主動停止了P2P資金的新增撮合。從2020年開始,51信用卡將業務重心放到信用卡管理、信貸撮合、SaaS等業務上來。

但51信用卡的金融業務受到衝擊後長期難以恢復元氣,孫海濤將目光投向了露營及房車市場,嚐試跨界轉型。但是,在2024年上半年,51信用卡露營業務收入僅為0.08億元,同比下降53.4%。半年報給出的原因是“受市場環境影響,對該業務做出了調整,清退了部分表現欠佳的營地”。

在此背景下,汽車業務Vala被孫海濤寄予厚望。51信用卡在2024年財報中表示,公司將露營業務以及由露營業務孵化出的汽車業務Vala兩者結合創立了Valalife業務。不過,2024年Valalife業務的收入僅為1636.7萬元,占營收比重為7.3%;而2023年Valalife業務的收入為3394.1萬元,占營收比重為15.6%;2024年Valalife業務收入也同比2023年下滑了51.8%。

孫海濤在一次採訪中透露,根據計劃,Vala Pro今年目標銷量為2000台。

不過從今年一季度的交付數據來看,要實現這一目標無疑挑戰巨大。為了衝刺銷量目標,Vala也開始向線下渠道拓展,孫海濤在其近日發佈的視頻中透露,今年將和Vala共創人一起落地全國100城線下體驗中心。

當前,Vala可以說已經成為51信用卡“全村的希望”,孫海濤認為這是一個百億美元規模的賽道,稱目標是想讓Vala成為汽車行業的iPhone,他甚至計劃把51信用卡上市公司的名稱改為Vala。

目前來看,Vala要想走出小眾市場,以及要助力51信用卡的業績重回增長,依舊道阻且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