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刺具身智能,深圳雲集了一批新「人」

01:53

南方視評︱衝刺具身智能,深圳雲集了一批新「人」

過去幾個月,深圳人的朋友圈一定刷到過這樣的影片——優必選機器人在汽車工廠里分揀零件,眾擎機器人踩著富有韻律的節點,跳起「功夫之王」。

事實上,機器人刷屏背後,還醞釀著一個千億級風口產業——具身智能!

4月10日,深圳開了一場重磅座談會,10多傢俱身智能與機器人企業齊聚深交所,共話技術與場景創新,共謀產業新空間。

具身智能,簡單說就是讓機器人「成精」——他能感知,會思考,富有行動力!而深圳,正用一套「技術全家桶」加速機器人迭代升級!

你看——華為、騰訊的AI大模型是「最強大腦」,指揮機器人決策;樂聚的模塊化關節,讓機器人打太極比廣場舞大媽還靈活!

在政策上,深圳也甩出「王炸」!45億專項投資,力爭3年打造50個爆款場景。你以為機器人只會當搬運工?醫療、養老、家政…這些都是機器人施展拳腳的舞台!

深圳扶持具身智能和機器人產業,走的是一條「軟硬通吃」的道路:建算力中心、發「語料券」、還要發力AI芯片和靈巧手。從實驗室到商場,深圳具身智能政策一路「開綠燈」。

有人就問了,既然具身智能這麼香,那資本怎麼說?這次,深圳資本玩的是「長短結合」——耐性資本押注核心技術,市場熱錢猛衝商業化。

像底層技術、冷門賽道,政府基金扶持一個不落。風投則盯著養老等家用場景瘋狂下注。在資本的加持下,兆威機電的「靈巧手」直接攻入特斯拉供應鏈!

按照深圳人做事情的邏輯,All in機器人,絕不是圖個熱鬧,「能賺錢」才是硬道理!

具身智能與機器人的業內大佬都有個共識,機器人走入尋常百姓家,可能還需要5到10年,現在還只是產業爆發的前夜。發力新賽道,我們不僅看到深圳人的想像力,還有務實的行動!

撰文:徐懷 許懿 楊磊

影片:朱洪波

剪輯:謝昊燃

海報:文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