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人生|走過節食彎路,她如何半年減60斤找回自信?
【編者按】
「管」好體重,一起行動。
以體重管理「小切口」,推動應對慢性病防控的「大工程」。2025年,「體重管理年」行動持續推進。
當減重成為「國家的事」,背後藏著怎樣的健康密碼?又會給人生帶來哪些改變?澎湃新聞推出「減重人生」系列報導。本篇關注女大學生李黎的減重故事。
為什麼減肥?20歲女大學生李黎坦言,她減肥的理由是為了當一名教師,「雖然這個職業不完全看外貌,但我不希望自己的體型成為找工作時的減分項。」
身高162釐米,體重最高時達到200斤,李黎說,自己從小體形就偏胖,雖然一直有運動習慣,也嘗試過節食方式來減肥,但始終難以有效控制體重。進入大學後,隨著學業壓力與生活節奏的變化,她的體重持續飆升,這也逐漸成為她的心理負擔。
直到有一天,她聽到了身邊親友健身減重的成功經歷,於是2024年10月下定決心,開啟了一場真正意義上的減重之旅。

她以健身房訓練和調整飲食為主,半年內成功減掉60斤,體重降到140斤左右。這次減重,不僅讓她感受到身體外形的改變,也讓她在心理上變得更加自信。
近日,澎湃新聞記者對李黎進行了採訪,以下是她的自述:
早飯和午飯基本都正常吃
真正讓我下定決心去減肥的,其實不是某個特別明確的瞬間,而是兩次很平常的聊天。我有個親戚去健身房跟教練健身瘦了下來,我身邊一個本來就很瘦的同學也還在拚命減肥,幾乎已經沒有多餘的肉了。我心想,人家都已經那麼瘦了還在自律地堅持控制體重,而我現在體重這麼高,難道還能什麼都不做嗎?
另外,促使我減肥的還有一個更現實的原因:我以後打算當教師。雖然這個職業不完全看外貌,但真正走進職場之前,我越來越能感覺到,形象確實會在某些時候影響別人的判斷,我不希望自己的體形成為找工作時的減分項,所以覺得,是時候做出改變了。
於是我就去健身房找了教練。最開始真的只是抱著「試試看」的想法,沒想著能堅持多久,結果就這樣一點一點地堅持了下來,轉眼已經半年了。
剛開始減肥的時候,我主要是靠運動、控制晚餐來調整。每週2-3次去健身房,和教練一起做無氧訓練,如器械類的力量訓練;訓練完之後,我自己會再做一個小時有氧,比如爬坡機或者橢圓儀,有時候時間夠的話,我也會單獨去做有氧。
在飲食方面,其實我沒有控制得特別極端。早飯和午飯基本都正常吃,只是晚上不吃。前兩個月真的很難熬,晚上經常餓得睡不著,但慢慢習慣之後,胃變小了,饑餓感也沒有那麼強了,反而覺得身體輕鬆了不少。在餐食的選擇方面,我會注意多攝入蛋白質和蔬菜等等,如多吃一些牛肉、雞蛋等,保證營養的攝入。
剛開始減肥,每次去健身房都會覺得特別害羞
其實在真正堅持下來減重之前,我也曾經嘗試過很多方法,也走了不少彎路。
初中、高中的時候,我經常「一時興起」就開始減肥,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節食。那時我每天只吃一個蘋果或者一根黃瓜,因為體重基數大,剛開始的確瘦得很快,一週能掉十幾斤甚至二十斤,但這種方式根本無法持續。一旦哪天吃多了一點,我就會覺得「完了,這次又失敗了」,然後乾脆徹底放棄。更糟糕的是,節食期間餓得太狠,等到恢復正常飲食後,我反而會吃得更多,體重反彈得更厲害,甚至比減肥前還要胖。

李黎平時為自己「定製」的餐食,保證蛋白質和蔬菜的攝入。
那個時候,我和不太熟的人說話,會因為體形感到很不自在,生怕他們在心裡對我評頭論足。我印象特別深的一次,是在路上遇到一個小朋友,他突然當著我的面說:「這個姐姐好胖啊。」那一刻我真的特別難受,甚至在剛開始減肥的時候,我對自己的身材仍然充滿焦慮,每次去健身房都會覺得特別害羞,看到身邊的人一個比一個瘦,內心的不安和壓力也跟著放大了。
好在,現在我走出了過去的狀態,找到了正確的方法,也堅持了下來。雖然目前我的體重還沒有達到理想的數字,但我並不焦慮,我希望能繼續通過運動和合理飲食,把體重減到110-120斤。
最重要的是我怎麼看待我自己
雖然我現在並不瘦,但我很滿意自己的狀態。我開始敢於嘗試不同風格的衣服,出門也不再畏懼別人的目光,以前的我很容易因為別人的一句話否定自己,但現在我逐漸明白,其實那些看法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我怎麼看待我自己。
我媽媽其實也一直很關注我減肥。自從我瘦下來之後,她總是特別高興,不僅每天都要誇我一遍,還經常在親戚朋友面前自豪地說:「你看我女兒最近瘦了好多,真的很棒!」每次聽到這些,我都會覺得特別溫暖,也更有動力繼續努力下去。
最後,我想要對正在減肥的朋友們說:一定要清楚自己為什麼減肥,找到屬於自己的真實動力,當目標明確時,你就能更輕鬆地堅持下去。另外,不要為了取悅別人而減肥,因為最終你是在為自己而改變,每個人都值得成為更好的自己。
(應受訪者要求,李黎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