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民企之痛:依法從重處罰網絡「黑嘴」

賀泓源/文

中央網信辦出手整治網絡「黑嘴」傷企亂象。

5月22日,中央網信辦發佈《關於開展「清朗·優化營商網絡環境—整治涉企網絡‘黑嘴’」專項行動的通知》,即日起在全國範圍內啟動為期2個月的「清朗·優化營商網絡環境—整治涉企網絡‘黑嘴’」專項行動,重點整治四類突出問題,包括惡意抹黑詆毀攻擊企業問題、惡意營銷炒作問題,如詆毀攻擊企業產品質量、經營狀況、翻炒企業舊聞舊事進行惡意營銷等。

中央網信辦出手背後是,民企苦網絡「黑嘴」久矣。

這甚至已經直接影響到企業存亡。對於網紅柴懟懟所稱,胖東來以低成本從玉石中獲取暴利一事,胖東來創始人於東來發文稱,「如果不讓柴懟懟這種隨意污衊傷害他人的行為,包括平台這種為了謀取利益無道德無底線的行為受到應有的處罰,我會主動關閉或者永遠離開胖東來這個企業。」

5月16日,胖東來集團通過官方渠道發佈《關於近期網絡不實信息的正式聲明》,針對外界質疑企業經營管理、商品採購渠道、定價標準和財稅信息等問題作出系統性回應,強調企業始終秉持開放態度,所有運營數據均可依法接受監管審查,並歡迎社會各界實地調研驗證。

更早之前,彙源果汁亦遭到網絡輿論的惡意詆毀。其在5月11日的聲明中稱,網絡上關於彙源果汁「走向末路、又被資本耍了、悲劇」等多篇唱衰彙源果汁的言論均為不實信息,是惡意誇大事實、抹黑彙源果汁、詆毀民營企業及民族品牌的行為。

彙源稱,事實上,自2022年成功重整以來,彙源果汁經營情況一切正常,並持續改善,前不久還獲得知名第三方機構認證的「100%果汁全國銷量第一」的市場地位證明。

李寧亦深受其害。近期,多名網絡用戶在互聯網平台上通過斷章取義、剪輯圖片、曲解背景等手段,捏造和散播李寧品牌不實言論,誤導公眾認知,對李寧品牌聲譽造成嚴重損害。近期質疑李寧「捧高踩低」「勢利眼」的無端惡意解讀,進而延伸出「退貨潮」「股價暴跌」等謠言,而影射「李寧並非國貨」的惡意詆毀,更是長期屢見不鮮。

正如中央網信辦在相關通知中提到的,要著力維護企業和企業家網絡合法權益,護航經濟高質量發展。

某種程度上,網絡「黑嘴」對企業造成的巨大損失,已經影響到了經濟高質量發展。

事實上,對於網絡「黑嘴」傷企亂象的整治一直在加碼。

近年來,隨著民法典、《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互聯網用戶帳號信息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的出台,網絡立法更加健全,關於涉企網絡謠言的執法和處理更加明確。2023年8月,中央網信辦印發《網站平台受理處置涉企網絡侵權信息舉報工作規範》,明確了6類涉企網絡侵權信息以及處置辦法,劃明了網絡涉企言論的法律紅線,有利於進一步杜絕具有誤導性、謠言性、侮辱性等性質的涉企言論在網絡空間滋生蔓延。

去年,中央網信辦就組織開展「清朗·優化營商網絡環境——整治涉企侵權信息亂象」專項行動,並公開曝光一批典型案例,旨在進一步整治網絡空間涉企侵權信息行為,督促網站平台加強網上涉企信息內容管理,維護企業、企業家合法權益。

今年,中央網信辦在相關通知中明確,要加大懲戒曝光力度,對專項行動期間落實不力、情節惡劣的網站平台和帳號,依法從重處罰,並向社會曝光,強化警示震懾。

同時,通知中亦提到,要按照《網站平台受理處置涉企網絡侵權信息舉報工作規範》明確的基本原則、處置內容、證據材料、處置處罰措施、工作流程做好涉企網絡侵權信息的受理處置工作。要總結固化優化營商網絡環境工作成效和工作經驗,健全長效工作機制。

另一頭,企業也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比如,5月22日,李寧官方發佈聲明中就提到,其已對相關不實內容完成取證,並將採取法律手段,對於惡意抹黑、詆毀攻擊、惡意營銷炒作等行為,追究相關侵權行為人的法律責任,堅決捍衛自身合法權益。

這是值得被鼓勵的。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涉企言論不能突破法律紅線。涉企網絡謠言傳播速度快、範圍廣、影響大,對於企業經營發展危害高,必須以法律為準繩,給造謠者、抹黑者以懲罰,以此敲響警鍾。

隨著整治涉企網絡「黑嘴」專項行動的落地,相信營商網絡環境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