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蟹共作前景好 一地雙收效益增

「稻田里養螃蟹能減少肥料的投入,還能提高水稻的品質,螃蟹也能賣錢,一年下來有兩份收入。」近日,走進北大荒農業股份寶泉嶺分公司嶺常豐管理區蟹稻共作示範基地,種植戶巴豔正在和農技人員投放蟹苗,今年她在管理區的指導下,嘗試蟹稻共作模式,準備從單一賣原糧向多元化銷售轉變。

準備投放蟹苗準備投放蟹苗

據嶺常豐管理區主任吳秀峰介紹,蟹稻共作有很好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河蟹在稻田中生存有助於疏鬆土壤、清除雜草和害蟲,排泄物還可為水稻提供養分,進而減少農業投入品的使用,降低生產成本,生態環境改良後,稻米的品質也隨之提高,在市場上非常受歡迎。

投放蟹苗投放蟹苗

為了提高綜合產出效益,管理區前期進行了大量考察研究,河蟹選擇中華毛絨蟹,水稻選擇「龍粳4131」。其中,中華毛絨蟹耐低溫、抗病性強、生長速度快,90天即可長成;「龍粳4131」莖稈粗壯,抗病抗寒抗倒伏,米質口感佳,從生態環境、生存溫度和成熟週期等方面看,兩者匹配度相對較高,非常適合打造蟹稻共作模式。

稻田里的蟹稻田里的蟹

記者瞭解到,近年來,北大荒農業股份寶泉嶺分公司大力推進「四個農業」建設,依託良好的生態優勢和農業優勢,打造蟹稻共作示範項目,提高農業產出效益,拓展農戶增收渠道。

接下來,蟹稻共作項目負責人和農技人員將密切關注河蟹和水稻生長、適應情況,對種植戶進行跟蹤技術指導,及時實施相應農藝措施,促進河蟹和水稻健康生長,為保障蟹稻豐產豐收提供堅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