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觀察丨運動員吐槽東京奧運會銀牌2年變“廢鐵”,獎牌變黑是正常現象?

封面新聞記者 燕磊

東京奧運會剛剛過去兩年,那些精彩的賽場瞬間尚未被忘卻,但運動員用汗水和成績得來的獎牌,卻開始“褪色”了!

7月16日,皮划艇運動員鄭鵬飛發文稱:自己在東京奧運會獲得的銀牌,僅僅放了兩年就開始氧化,“我這奧運會獎牌放家裡將近2年的時間,今天拿出來一看,就這樣了,成廢鐵了。也可能是我存放不當,就事論事,沒有刻意針對誰。”

在東京奧運會男子雙人划艇1000米決賽中,鄭鵬飛與劉浩搭檔摘得銀牌,中國皮划艇隊時隔13年再獲奧運獎牌。

並非個例:奧運金牌還“掉皮”

其實,鄭鵬飛並不是第一個吐槽東京奧運會獎牌“質量問題”的運動員。2021年8月,就在東京奧運會剛結束不久,女子蹦床項目冠軍朱雪瑩就曾發文稱,自己的奧運金牌“掉皮”。

朱雪瑩曬出“掉皮”的金牌,圖片中清晰可見獎牌左上位置出現了一塊斑駁痕跡。配文中,朱雪瑩寫道:“你們的獎牌…也能扣掉一層皮嗎?”

後來,朱雪瑩又在評論中補充了“掉皮”的具體情況:這個一開始真的不是我故意扣的,發現缺了一小塊(就圖一那樣),我以為髒了,就拿手蹭了蹭,發現沒變化,就扣了一下……就……”

當時,東京奧組委曾回覆稱:剝落部分並非鍍金,而是塗在獎牌表面的一層塗膜,目的是防止獎牌上出現細小劃痕、凹痕和汙漬,起到保護作用,該塗膜本身材質決定其不會永久附著在獎牌表面。即使表面塗膜剝去,也不影響獎牌本身的質量。

“燒不壞”的北京奧運會金牌

鄭鵬飛發文後,有網友在下面評論稱:想起了“燒不壞”的北京奧運會金牌。

2021年1月7日,俄羅斯藝術體操運動員Daria Valeryevna家中失火,幾乎所有東西都被燒得面目全非,但她在廢墟中找到的北京奧運金牌卻完好無損,連綬帶也完整保存了下來。

據瞭解,北京奧運會獎牌綬帶採用桑蠶絲和滌綸化纖雙面精織提花而成,且經過了高科技納米處理,具有防水、防蛀、防汙、防火,永不褪色等特性。

東京奧運會獎牌系環保舉措

根據此前的報導,東京奧運會獎牌是由日本公眾捐贈的電子設備回收的材料製成的。為了製作東京奧運會、殘奧會獎牌,東京奧組委曾向社會公開收集包括廢舊手機在內的小型電子設備。

東京奧運會官網資料顯示,從2017年4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約七萬八千噸設備由日本各級政府收集(包括廢舊收集在內的小型電子設備),另有約621萬台廢舊手機由日本電信運營商NTT都科摩門店收集。

根據日本政府“推行小型廢舊電器和電子設備回收行動”,指定業者對人們捐贈的小型電子設備進行分類和拆解,再由熔製工人從設備中提煉出黃金、銀和銅用於獎牌製作。

最終收集的金屬量包括,金約32公斤,銀約3500公斤,銅約2200公斤。

在2017年4月到2019年3月的兩年間,從全日本社會捐贈的小型電子設備中提煉出了製作約五千枚金、銀、銅獎牌所需的全部金屬。東京奧運會、殘奧會期間頒發給運動員的每一枚獎牌都由再生金屬製作而成。

此舉被視為東京奧運會環保元素之一,東京奧組委也將其看作“為生態可持續發展所作出的努力”。

銀牌變黑是正常還是偷工減料?

關於金牌火燒不壞的情況,專家表示,首先拿銀牌變黑與金牌被燒不壞做對比,完全沒有可比性,因為金具有極高的惰性,且完全不怕火燒。相比於金來說,銀的惰性要低很多,在特定環境下表面很容易發生化學反應變黑變暗。

專家稱,其實銀牌氧化也是很正常的,因為銀本身就會氧化變黑。真正的純銀,是一定會被氧化的,而且純度越高,越容易氧化變黑。如果存放不當,放在強氧化環境中,或沾染了強氧化物,都會導致銀器表面氧化。銀飾品也會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硫結合發生氧化反應而變黑。

封面新聞記者查閱相關資料顯示,東京奧運會的銀牌並不是用純銀打造,是使用925純銀:92.5%的銀和7.5%的銅。加入少量的銅是為了增加硬度,但相對於純銀來說,925純銀更容易被氧化變黑。

此外,汗液也會使銀器氧化變黑,但也因人而異,有些人的汗液含酸比較多,有些人的含酸比較少,汗液偏酸的容易使銀器表黑,不酸的就不太容易黑。對此,專家也表示,如果平時佩戴比較少,理論上氧化程度會慢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