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青少年籃球賽,如何實現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5天、6支球隊、11場比賽,一段屬於青春的籃球故事從這裏啟航。

8月12日,2023年上海明日之星籃球爭冠賽在上海體育館落幕,上海大鯊魚菁英隊以77-70戰勝日本福岡大濠隊,捧起首屆賽事的冠軍獎盃。

這項賽事彙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少年,也搭起了一座橋樑,幫助籃球少年實現逐夢之旅。

正如上海大鯊魚菁英隊總教練李秋平所說:“這次比賽給我們的隊伍創造了很好的交流學習機會。希望他們積累更多比賽經驗,今後參加比賽能夠少犯錯誤,更有自信。”

中外球隊同台競技

“我們的孩子很多都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國際交流,既想拿冠軍,又很緊張,難免犯了很多錯誤。”奪得首屆明日之星冠軍後,李秋平這樣感慨。

之所以他如此感慨,在於冠軍爭奪戰的跌宕起伏。比賽中,上海大鯊魚菁英隊打出了11-0的開局,但緊接著球隊頻頻失誤,上半場一度落後日本福岡大濠隊13分。好在球隊在最後一節完成逆轉,最終以77比70拿下比賽。

砍下17分的上海菁英隊隊員張佳豪表示:“日本隊的反擊快攻和三分球給我們的防守上了一課。國際賽事讓我體會到了不一樣的籃球氛圍和打球方式。”

而跌宕起伏的比賽,在本屆明日之星籃球爭冠賽上比比皆是。為了展現自己最好的一面,每位球員都拚盡了全力。

比如在半決賽階段,劉梓鵬就眉骨被撞開,但他依然選擇打繃帶堅持比賽。

而另一場半決賽,本年度的日本高中生聯賽冠軍福岡大濠隊,上半場一度領先香港東方青年隊兩位數,卻在下半場被對手反超,最後一分鍾仍落後5分。最後時刻,福岡大濠驚險絕平,通過加時才以94-93險勝晉級。

賽後,香港東方青年隊主教練陳翊麟並沒有太過沮喪,“這是非常好的一次經驗,希望能把這次經驗帶回去,讓他們下次不要再犯錯。”

新竹光複隊主教練陳定傑也說,“如此高規格的國際交流,對年輕的隊員們來說是增長見識、開拓眼界的好機會。”

勝負之外,還有交流

相比其他的青少年賽事,這項比賽最大的特點,就在於跨地區的交流。

比如來自塞爾維亞的貝爾格萊德維祖拉籃球學院隊,是NBA球星約基奇的青訓母隊。新竹光複隊是上年度中國台灣地區高中籃球聯賽冠軍,香港東方青年隊則是中國香港地區最強俱樂部的青年梯隊。

來自五湖四海的籃球少年彙聚在一起,除了比賽切磋外,也有許多籃球文化交流的環節。

比如開賽前,香港東方青年隊的籃球少年們就走進申城社區,與GF俱樂部的隊員以球會友。另一邊,新竹光複隊也和上海南模高中校隊上演了一場友誼賽。

11日,組委會還邀請塞爾維亞維祖拉籃球學院的專家進行了一堂公開訓練課,讓上海青少年籃球教練現場觀摩學習。

“這次培訓機會非常難得,不僅讓我學到了前沿的理論知識,還有先進的訓練方法,接下來我會通過取長補短,結合創新,最終內化成自己的體系和風格。”來自鬆江九峰實驗學校的教練祝文峰表示。

談到球風差異時,維祖拉籃球學院隊主教練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我們主要練習一防一,在塞爾維亞並不提倡頻繁包夾的防守風格。”

而除了戰術風格外,各地球隊也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福岡大濠隊主教練片峯聰太就向澎湃新聞介紹,日本高中籃球隊的常規配置除了主教練外,還有助理教練、球隊經理和隊醫等崗位。香港東方青年隊則有專門的媒體運營崗位,負責記錄球員成長和球隊的宣傳。這些差異,或許也能給國內球隊更多的啟發。

推動青少年籃球發展

當來自不同地區的籃球少年相互切磋時,相互之間的友誼也在通過比賽建立。

維祖拉籃球學院隊的官方翻譯就向澎湃新聞透露,球隊夜遊黃浦江當晚,許多隊員主動和其他球隊交換球衣並相互簽名。

領隊西維喬維奇也對本次比賽讚不絕口,“我們之前在歐洲也參加過很多類似的賽事,但這次可以說是最好的一次經曆。從賽事保障到接待服務都非常出色,東道主待我們像家人一樣。”

“我們在這裏不僅能通過比賽提升自己,還可以觀賞城市風光、瞭解中國的文化、認識新的朋友。我覺得在這裏打籃球是一件很奇妙的事,這也是籃球運動以及這次比賽的意義所在。”

本屆賽事,比賽都安排在全新改建的上海體育館舉行,這也是這座見證了時代變遷和中國體育無數榮耀的明星場館,在煥新歸來後的首次正式賽事。

賽事組委會秘書長曹健表示:“作為一項國際性賽事,上海明日之星籃球爭冠賽的根本使命是以賽代練,以賽促練,助力上海籃球頂尖人才的不斷湧現,把運動理念傳遞給更廣大的青少年籃球愛好者。”

同時,賽事也正在考慮擴大規模,“我們也在積極和歐洲與大洋洲的球隊取得聯繫,下一屆比賽的籌備工作還沒開始,但球隊應該是不會少於6支。”曹健向澎湃新聞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