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霜回望心路曆程:足球,並不只是競技

王霜 IC 資料圖王霜 IC 資料圖

22日晚,中國女足將迎戰本屆亞運會的首個對手蒙古國隊,身披“7號”球衣的王霜也出現在大名單中。

近兩年,王霜與女足女生們一同經曆起伏,喜樂參半。一年多前,暌違16年,她們在印度重登亞洲之巔,讓中國女足得到空前的關注度;而一個多月前,她們在澳州黯然離場,在遭遇中國隊世界盃曆史上最大比分失利的同時,也終止了中國女足在世界盃只要參賽就能小組出線的紀錄。

日前,王霜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回望近年來的心路曆程,展望足球未來發展。在採訪中,王霜多次提到“足球,並不只是競技”。這既是她對足球的理解,也是她對生活的感悟。

昂首向前,王霜說:“世界盃已經是過去式了,我們要不斷地向前看。希望我們能在家門口的亞運會中,打出我們的技戰術能力和特點,讓大家重新以我們為傲。”

再度留洋:看到差距,提升自己

高水平比賽是提高運動員競技水平和對抗能力的重要途徑。構建國內的高水平聯賽體系需要時間,因此,越來越多的女足運動員選擇“留洋”。

“留洋對我來說就是學習。學習不同國家的足球氛圍、足球文化,開闊我對足球的理解,是我人生中比較寶貴的一段經曆。”王霜有過在韓國忠北TOTO女足、法國巴黎聖日耳曼女足踢球的經曆。去年夏天,她選擇三度留洋,加盟美國路易斯維爾競技俱樂部。

去美國前,她曾告訴新華社記者,“選擇美洲,是想體驗不一樣的球隊的踢球風格,希望在回歸時,可以變得更強大一些”。

這個賽季,王霜代表路易斯維爾在美國女足職業聯賽中出場17次,每次均為首發,打入兩球,兩次獲得最佳球員。

對比在歐美的兩次留洋,王霜說打法差異很大。“美國可能更重視個人,對身體條件的要求會很高,打法上更簡單直接。歐洲現在更講究整體性,技戰術的運用可能更先進一些。”

“從這次世界盃也能看到,英格蘭等歐洲球隊在技戰術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和進步,她們將男足的東西很好地運用到了女足里,各方麵條件也越來越‘男足化’,所以我們還是很有必要更多地去到國外學習、提升自己。”

王霜垂眸,沉默片刻後,對記者說:“還是很羨慕的。”

讓她羨慕的並不只是海外女足的快速發展,還有深厚的足球土壤與熾熱的足球氛圍。“在國外踢球,很能夠感受到職業化和對女足運動的重視,比如每場比賽都會有小5000人到現場看球。這種氛圍是我在國內俱樂部比賽時無法體會到的。”

世界盃:感謝大家的包容

不久前,在女足世界盃對陣海地的比賽中,中國隊在上半場被罰下一人,下半場張琳豔造點,王霜點球破門,將中國隊出線希望保留到小組賽最後一輪。但最終,中國隊以1勝2負,無緣16強賽。

“我敢說我們比歐洲那些球員都要練得苦,要付出得多,為什麼我們始終拿不到想要的成績?”在中國隊1:6不敵英格蘭隊後,王霜哽咽發問。隨後,她的相關言論引發熱議。

對此,王霜表示,自己內心沒有特別大的波動,而是將不同的聲音當作自己前進的動力。“我媽媽說,我不可能做到讓每個人都喜歡,我只需要堅定地做自己,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

中國女足曾拿過奧運會和世界盃亞軍,在本屆比賽前參加的女足世界盃上,中國隊都至少從小組出線。這次“狼狽”的參賽經曆,將中國隊在身體對抗能力與技戰術上的短板暴露無遺。

“我們沒有在大的舞台中,把自己好的一些東西表現出來,所以我覺得我們確實沒有做到一個特別好的榜樣。大部分球迷對於女足的包容心很大,不會因為我們的失利而指責我們,所以就更加讓我們覺得慚愧沒能打出大家期待的樣子。”她說。

展望未來,王霜表示,“我們也希望通過我們的力量和表現,讓後輩們不只是學習(女足)精神,而是更多地學習如何在國際大賽中打出中國隊的特點和技術能力”。

未來:足球,並不只是競技

毫無疑問,中國女足的未來在於女孩,在於越來越多的中國女孩,能不受阻礙地選擇足球運動來鍛鍊身體,從中享受樂趣、找到熱愛。

“足球並不只是競技。它可以帶來很多有益的東西,比如身體健康、自信自立自強的個人特質、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不管未來女孩們是否能走上職業道路,都應該有體育陪伴。”在從小就跟著哥哥一起踢球的王霜看來,足球給了她“太多太多無法想像的快樂和收穫”。

據瞭解,目前湖北足協註冊女足球運動員共1543人,這還不包括校園足球女足人數,踢球女生的人數正逐年增長。“現在武漢踢球的女孩子比我那時候要多。武漢女足俱樂部在聯賽也處在頂級(水平),讓女孩有了向上攀爬的目標,我覺得這是特別好的事情。”

年至28歲,王霜越發將“足球不只是競技”的理念貫徹到生活中。“小時候,對於外界的壓力和自己給自己的壓力,可能不知道怎麼調節,現在更收放自如了,也學會了如何去對待訓練、比賽以及這之外的生活。”

現在,在空閑時間,王霜經常拿著相機拍拍風景、記錄生活。在美國訓練和比賽之餘,她會和隊友們一起打匹克球、去湖邊划船,或參加其他團建活動。近期,她還成為主理人,開起了工作室,自己設計衣服。“我設計的最大的一個理念就是,足球不只是競技,更是一種生活方式。”

“希望女孩們也能勇敢踏上這一步,從興趣出發參與體育。一起來玩吧。”王霜說。(參與記者:牛夢彤、肖世堯、趙建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