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短跑努力跑出新老交替“陣痛期”

    9月30日,杭州亞運會田徑女子100米決賽,葛曼棋奪冠。視覺中國供圖    9月30日,杭州亞運會田徑女子100米決賽,葛曼棋奪冠。視覺中國供圖
    9月30日,杭州亞運會田徑男子100米決賽,謝震業奪冠。視覺中國供圖    9月30日,杭州亞運會田徑男子100米決賽,謝震業奪冠。視覺中國供圖

    “這次靠你了。”這是最近謝震業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同為中國短跑名將,當蘇炳添宣佈因身體原因提前結束賽季後,謝震業“理所應當”成為下一個“扛起大旗”的人。

    在今天進行的杭州亞運會100米決賽中,謝震業成功打破10秒,以9秒97的成績奪得男子冠軍,成功頂住壓力。而葛曼棋也以11秒23的成績奪得女子100米金牌,為中國短跑從此前亞錦賽受挫、無緣世錦賽的“慘淡表現”中重新找回信心。賽前,對於外界的期望,他多次作出回應:“中國短跑的發展從來不是靠一兩個人,而是要靠不斷有年輕人能頂上來。”

    100米“飛人大戰”是田徑賽場最焦點的賽事。決賽前,杭州奧體中心體育場突然燈光盡滅,人聲鼎沸的“大蓮花”安靜了幾秒,觀眾隨即爆發出更大的歡呼聲。百米跑道上,3D投影“打”出每一位決賽運動員的名字和所屬參賽國(地區)的英文縮寫和旗幟,兩場決賽,五星紅旗共出現4次——韋永麗、葛曼棋、謝震業以及2000年出生的陳冠鋒,中國隊派出4名選手出戰,均進入決賽。

    在男子100米項目上,亞洲紀錄是蘇炳添在2021年的東京奧運會上創造的9秒83,9秒92的亞運會紀錄也是由他在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創造,很早就有人關心他會以怎樣的成績在杭州亞運會衛冕。但比賽打響,蘇炳添坐上瞭解說席,“今晚得看謝震業和陳冠鋒的了。”

    本屆亞運會,男子百米是三槍製。預賽中,謝震業就以10秒07的成績輕鬆晉級。而第一次參加亞運會的陳冠鋒與跑到9秒98的日本名將小池祐貴同被分在第二組,鄰道飛馳,陳冠鋒以10秒36的成績順利闖進半決賽。

    “我把它當成決賽來跑。”今晚的半決賽,陳冠鋒再次與小池祐貴相鄰道次,相對後者,他必須不留餘力,“我現在的實力在亞洲選手中不算突出,所以,我只能放手一搏才有機會進決賽。”這是他的賽前目標,也是在本屆亞運會交出的功課。賽道上,他超過了小池祐貴,以10秒18的成績晉級 ,“各個國家和地區都有很優秀的選手,我要做的就是享受決賽,好好跟大家學習。”

    從小將到中堅力量,謝震業也經曆過這樣的成長時刻,但今晚,他的目標是冠軍。“如果半決賽再跑出10秒零幾,小謝決賽必破10秒。”隔著屏幕,蘇炳添也能感受到謝震業的狀態,“在他的家鄉父老面前,這場比賽對他很重要。”半決賽跑出10秒03,謝震業用刷新個人賽季最好成績晉級決賽,蘇炳添注意到,“這還是在他起跑慢了一點的情況下。”

    決賽中,謝震業調整了起跑,如隊友預料般,用破十的成績奪得冠軍。賽前,他就透露:“我個人的目標就是冠軍。”為了本次亞運會,他放棄了此前專攻的200米,專攻100米和4×100米接力,“我們需要發揮出自己的水平,要用實力去證明自己能站上世界舞台。”

    作為出道時以200米作為主項的短跑選手,謝震業在百米賽道上的高光時刻是在2018年法國蒙特勒伊田徑賽男子100米決賽中,他跑出了9秒97,將蘇炳添當時創造的9秒99全國紀錄提高了百分之二秒。次年,他又在倫敦鑽石聯賽男子200米比賽中跑出19秒88,成為首位突破20秒大關的亞洲選手。

    東京奧運會週期內,由蘇炳添、謝震業、葛曼棋、韋永麗等名將領銜的中國短跑,一時風光無限,在世界田徑賽場上也具備了相當競爭力。可進入巴黎奧運週期後,傷病和年齡對中國短跑的名將們帶來不小衝擊,謝震業也坦言:“從2020年開始,受傷病影響,我的狀態有些起伏。”儘管,他仍常在各項賽事上爭金奪銀,但從成績和比賽過程上看,他常用到的詞是“略可惜”“不盡如人意”。

    中國短跑後繼乏人的“尷尬”逐漸暴露。今年亞錦賽上,作為男子200米亞洲紀錄保持者,謝震業因舊傷複發,在主項200米上無緣領獎台。他領銜的中國接力隊在亞錦賽上不敵泰國隊,收穫銀牌。成都大運會,中國隊女子100米排名第5,男、女200米均無人闖入決賽,個人項目上,僅陳冠鋒在男子100米收穫1枚銅牌。此後的布達佩斯世錦賽,在大幅提高的參賽標準前,中國隊男、女短跑選手全部缺席,這是中國田逕自2009年世錦賽以來的首次。外界普遍認為,目前的中國短跑正處於新老交替的陣痛期。

    在這樣的背景下,亞運會開啟,中國短跑選手渴望重拾信心。而在今晚的“大蓮花”,葛曼棋和謝震業的2枚金牌重振了全隊士氣。老將重拾狀態,新人陳冠鋒也站上了亞運會的決賽場,他在比賽前做了一個“擼起袖子”的動作致敬蘇炳添,他坦言:“正是前輩們的努力,給我們現在的短跑運動員創造了良好的成長環境,我們是站在‘巨人’肩膀上,才有機會越跑越快。”新老交替必然有陣痛,“關鍵是大家齊心協力提升中國短跑成績的信念和堅持不能變。”

    本報杭州9月30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梁璿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3年10月01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