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被關注 就怕不關注

作為中國圍棋協會主席,常昊要下一盤大棋 本版圖片 特派記者 李銘珅 攝 作為中國圍棋協會主席,常昊要下一盤大棋 本版圖片 特派記者 李銘珅 攝
兩次被“翻盤”,柯潔留遺憾 兩次被“翻盤”,柯潔留遺憾

杭州亞運會圍棋項目昨天收官。中國隊在女團決賽中,以2比1戰勝韓國隊,為中國圍棋隊取得亞運會零的突破——摘下亞運會隊史首金,而在男團決賽中,中國隊1比4不敵韓國隊,無緣金牌。

接受本報獨家專訪,中國圍棋協會主席常昊坦言,對許多棋手而言,亞運一生只有一次,彌足珍貴。“我們要利用寶貴的大賽經驗來調整自己的競技狀態。”他也希望借助亞運平台推廣圍棋運動,“圍棋的推廣需要更多人的參與和關注”。

柯潔的眼淚

打完男團比賽,走出賽場的柯潔,眼眶發紅,面對媒體坦言:“可能運氣上有一部分,也有實力上的,(畢竟)我們1比4輸了嘛,還是有很多值得總結的地方。”柯潔稱中國隊技術上已經達到一定高度,完全有實力爭奪金牌,“我確實感覺特別抱歉,因為我的關係,中國隊只取得了一金”。

昨天的男團決賽,柯潔幾乎是在“穩贏”的局面下出現失誤而被對手“翻盤”……這樣的場景,多少有些眼熟。上週六,男子個人決賽,柯潔也是在優勢下被許皓鋐“翻盤”,無緣金牌。賽後,柯潔也曾一度掩面流淚。

感慨命運弄人,在常昊眼中,此番國家圍棋隊征戰亞運,也數這兩盤棋最為可惜。“這兩盤棋有一個共同點,下到後半程,柯潔都擁有了明顯優勢。以他這樣實力的棋手,是不容易被逆轉的。”而命運就是如此弄人,兩度被逆轉,對柯潔的“打擊”是可想而知的。

同為頂尖棋手,常昊對此番柯潔的兩度受傷非常能感同身受。鑒於除中國本土舉辦,圍棋很難入選亞運比賽項目,“一個棋手幾乎一生只有一次機會,所以他肯定會有遺憾。我希望他好好去總結。已經過去的事情,無法更改,我們要利用這寶貴的大賽的經驗來調整好自己的競技狀態”。

亞運的記憶

亞運會,對於常昊而言,是有特殊回憶的。13年前的廣州,彼時,作為運動員,常昊第一次參加亞運會。而如今,作為中國圍棋隊的領隊,他再一次住進亞運村,“感覺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的是,亞運賽場上的對弈,依然以中韓為主。廣州亞運會,圍棋第一次被列為亞運會正式比賽項目。那一年男團中國對韓國的兩場比賽孔傑雙殺李世石,可惜決賽中國隊1比4負於韓國隊,以3枚銀牌遺憾收官。

陌生的則是,從隊員到領隊,常昊得以從另一個視角審視亞運會對於棋手特殊的意義,對於中國圍棋未來的發展也有了更清晰的構想。

在常昊看來,“亞運會一生就一次,而其他世界比賽每年都有。孰輕孰重,顯而易見。”2010年廣州亞運會後,圍棋、象棋、國際象棋和橋牌就再也沒能出現在亞運會上。中國圍棋人想在亞運取得突破的心願一耽擱就是十幾年。

常昊認為,中韓對決是目前且未來將持續的趨勢。兩支隊伍總體實力接近,韓國在男女棋手中,都有領軍人物。而反觀我們,圍甲培養出的人才厚度優於韓國,但更需要有一錘定音的拔尖棋手。常昊希望,00後一輩的棋手中,需要盡快有脫穎而出的人,“未來能扛起中國圍棋的大旗”。

未來的期待

昨天毫不意外,柯潔的名字又一次衝上熱搜。事實上,整個亞運會期間,柯潔的名字幾乎是“住在”了熱搜上。

“亞運會對圍棋來說是十分珍貴的舞台,我們希望圍棋能突破原有的圈子,能讓更多人知道這個項目。”

本次亞運會,在專注圍棋、不影響比賽的前提下,常昊認為,柯潔這樣的流量棋手,在日常進行自我宣傳,促進圍棋運動普及推廣,是件好事。“當然,棋手肯定還是要以提高自己棋力,為國家隊爭光作為最重要的事”。

說到出圈,常昊認為昨天為亞運講棋的圍棋解說UP主、職業女棋手戰鷹也是很好的例子。“雖然她的出圈頗有點戲劇化,但她能守住本心繼續走在圍棋這條路上。所以就我而言,我也希望棋手中有更多的人被外界所認識。”常昊說。

直言“我們不怕被關注,而是擔心不關注。”借助亞運會的大流量,常昊說,“我們很鼓勵傳播的多樣性,既希望保持傳統的新聞媒介傳播,也希望利用好自媒體多元化的傳播方式,宣傳我們的圍棋。”在常昊眼中,像戰鷹這樣的破圈明星出現,“只要合理合規的,我們都鼓勵”。

今年7月,46歲的常昊當選新一屆中國圍棋協會主席。亞運會,是常主席面臨的第一場大仗。一金兩銀的戰績,在他看來,“有遺憾但還算滿意”。

兩屆亞運會,從棋手到主席,角色轉變讓常昊不得不重新審視“圍棋”這兩個字的份量。“以前只要下好棋就行了,但現在有很多事情要做。”

眼前,似乎又出現一張棋盤。常昊,再一次坐在棋盤前。那是對中國圍棋事業發展的未來規劃——謀篇、佈局、落子。在國家隊訓練上,他希望未來能更細化,讓選手有更多機會參與高水平比賽;在賽制方面,除了傳統的單淘汰,未來希望能加入更多循環圈,讓高水平棋手有更多碰撞機會,棋力相長;而在青年棋手和女棋手培養上,舉辦更多的低段位賽事,更多的比賽將是棋手出現的基石沃土。

常昊還特地提到了本報主辦近40年的中國圍棋天元賽,“和新民晚報是老朋友了,老朋友也可以擦出新火花。未來在天元賽中,也會考慮加入賽事的多樣性。讓我們攜手一起,為中國圍棋壘好人才基石,更好地推廣圍棋”。

特派記者 厲苒苒(本報杭州今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