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廢亞運”:從理唸到比比皆是的綠色細節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賈驥業

記者 胡寧

由廢棄牛奶盒轉化而成的紙袋。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賈驥業/攝由廢棄牛奶盒轉化而成的紙袋。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賈驥業/攝

廢棄的牛奶盒可以變成什麼?或許是一把摺扇、一個紙袋……在杭州亞運會,這樣變廢為寶的案例比比皆是,也是“無廢亞運”理念的細微體現。“綠色”是杭州亞運會的辦賽理念之一,“無廢亞運”則是“綠色”的重要內涵。

在今天舉行的杭州“無廢亞運”媒體吹風會上,杭州市生態環境局二級巡視員曹建鬆介紹說,“無廢亞運”是杭州首創,指在籌辦過程中,全面貫徹“無廢”理念,加強固體廢物全生命週期管理,最大限度地減少固體廢物的產生。

據記者瞭解,杭州累計推動建成了33個“無廢亞運”場館、81家“無廢亞運”飯店、4家“無廢亞運”工廠。同時,還建成了“無廢亞運”應用場景,做到管理有平台。

作為一個新的概念,“無廢亞運”的建設並沒有成熟經驗可供借鑒,杭州又是如何做到的?

10月4日,杭州“無廢亞運”媒體吹風會在杭州亞運會主媒體中心舉行,杭州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二級巡視員曹建鬆回答記者提問。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賈驥業/攝

固體廢物源頭減量是“無廢亞運”創建的核心

杭州亞運會比賽場館堅持“能改則不建”的原則,56個競賽場館中,有44個為改建或臨建,另外12個新建場館則充分考慮到賽後利用。杭州奧體中心亞運壁球館,便是由杭州國博中心原4D展廳臨時改建而成的,最大限度使用了原來的設施、設備

新建的紹興柯橋羊山攀岩中心經由一個廢棄礦山改造而來,賽後這裏計劃變成青少年攀岩運動基地,臨時的觀眾席也可以根據需要做靈活調整,成為音樂會、演唱會等多功能場地。

同時,杭州出台了《亞運會綠色健康建築設計導則》等標準規範,積極推廣裝配式建築、可再生材料等,使得建築垃圾大幅減少。數據顯示,經過優化設計,杭州奧體中心體育場(大蓮花)總用鋼量為2.8萬噸,比同等規模體育場的用鋼量減少了約1/3。杭州奧體中心體育館、游泳館、臨安文體會展中心等則應用了導光管無電照明系統作為日常照明,每年照明節能可達30%。

秸稈做的衣架和牙刷杯、餐廳推行小份餐、瓶裝水改袋裝水……除了場館建設,杭州亞運會還在賽事舉辦過程中堅持簡約低碳,踐行“無廢”理念。

據瞭解,在亞運村和接待飯店,杭州亞運會推行淨菜入村、集中備料、按需加工等,杜絕舌尖上的浪費。同時,杭州亞運會還推出了“雲上亞運村”低碳賬戶,鼓勵“村民”通過光盤行動、垃圾分類、無塑購物等獲取積分、兌換獎品。

節約辦賽,全鏈條推動循環利用

“杭州亞運會遵循節儉辦賽的理念,各類器材設備能租不買、能借不租,廢舊物資儘可能再生利用、變廢為寶。”曹建鬆說。

淳安界首體育中心場地自行車館,其木質賽道都是用租來的赤鬆木拚接而成,賽後就可以拆掉,場館可以根據需要再次改造。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體育館原有的5000多個座椅,經翻新後重新“上崗”,成為亞運賽場的一部分,最大限度減少了資源的浪費。

在亞運會手球項目比賽場館浙江工商大學文體中心,原有地板被保護性拆除,隨後捐贈給有需要的山區學校,整修後的廢舊地板再利用率達到80%。

場館改擴建過程中產生的廢舊物料也被最大限度再生利用。杭州亞組委場館建設部規劃技術處副處長李沈飛以寧波亞帆中心為例介紹,“在場館建設過程中,我們將從近陸域地塊開採的76萬方的石料回收,回填到海中用於建設特色防波堤。”

據瞭解,寧波亞帆中心的用電由15個光伏電站提供,實現100%綠電供能。此外,黃龍體育中心改建過程中產生的9000多噸建築垃圾,也被破碎處理並分類利用,節約資金約100萬元。

10月4日,杭州“無廢亞運”媒體吹風會在杭州亞運會主媒體中心舉行,杭州市餘杭區傳梭博物館館長鄭芬蘭介紹“無廢亞運”加油鴨相關情況。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賈驥業/攝

杭州亞運會還在邊角廢料的創新利用上做文章。“我們將吉祥物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邊角料,收集製作成多彩吉祥物,每隻都有不一樣的拚接色彩,都是獨一無二的吉祥物。”曹建鬆說。

此外,杭州市餘杭區傳梭博物館還利用廢棄木頭和筍衣,創作了“無廢亞運”加油鴨,成為亞運村“網紅”,深受廣大運動員的喜愛。“我們想通過這隻小小的‘加油鴨’向大眾傳遞‘無廢亞運’的理念。”傳梭博物館館長鄭芬蘭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說。

“‘無廢’並不是沒有固體廢物產生,也不意味著固體廢物能夠完全資源化利用,而是通過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曹建鬆表示,自成功申辦亞運會以來,杭州全面貫徹綠色辦賽的要求,將“無廢”理念融入亞運會的籌備、舉辦和賽後利用全過程。“目前已經形成具有杭州辨識度的‘無廢亞運’品牌,向全世界展示中國‘無廢城市’建設的成效。”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杭州10月4日電

責任編輯:劉世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