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火眼金睛”的司線裁判,上海網球發展的見證人

【編者按】

上海勞力士網球大師賽在今年迎來重磅升級,更大的參賽規模和更長的賽程,帶給了網球觀眾更多的精彩。

而在這份精彩的背後,是眾多工作人員默默的辛勤付出。

賽事期間,澎湃新聞記者就走訪了多位在上海大師賽不同崗位上的工作人員,體會他們在賽事期間的汗水與堅守。

司線裁判傅璐。司線裁判傅璐。

今年的上海大師賽,司線裁判傅璐“火”了一把。

在他所執裁的張之臻對陣布蘭登·中島的比賽中,張之臻一拍球不慎打歪,網球正中傅璐的頭部,隨後張之臻連忙上前道歉致意,這段視頻也在網絡走紅。

不過很多球迷不知道的是,其實在場下,傅璐和張之臻早就非常熟悉。“算是看著他一點點成長起來的。”傅璐告訴澎湃新聞記者。

而作為一名擁有20年執裁經曆的司線裁判,傅璐不僅見證了一代代年輕人的成長,更見證了上海大師賽的變遷,“大師賽現在已經是城市的一張名片,在網球界也已經堪稱‘頂流’。”

司線裁判需要極度專注。司線裁判需要極度專注。

司線裁判,聚光燈外的付出

在網球賽場之上,球員自然是當仁不讓的關注焦點,而掌控比賽的主裁判,也同樣是不可或缺的“主角”之一。

相比之下,掌管具體邊線判罰的司線裁判則常常身處聚光燈之外,但他們的付出,同樣值得關注。

從2002年就開始擔任司線裁判的傅璐,就是為本屆上海大師賽服務的眾多司線裁判之一。在今年的比賽中,一段意外的插曲讓他被鏡頭聚焦。

對陣布蘭登·中島的第三輪比賽中,張之臻一次接球未能打正部位,網球擦到球拍後衝向了在場邊工作的傅璐的頭部,眼看自己不慎打到司線,張之臻立馬上前致歉,結果發現這位裁判原來是一位“熟人”。

“就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小插曲。”提起這件事,傅璐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張之臻當時就和我上來擊了個掌,慰問了一下,隨後我們都正常投入了比賽,一次小互動,也算是給張之臻緩解了一下比賽的緊張和壓力。”

“鏡頭抓拍到了這個片段,也是展現了球員本身的禮貌和素質,展現了上海網球的形象。後來張之臻也私下在手機上發消息跟我道歉,的確是很有禮貌的一名選手。”

其實,對於像傅璐這樣的資深司線裁判而言,類似這樣被球打到的意外並不鮮見,但在各種情況下保持鎮定,保障比賽的順利進行,是作為司線裁判的職業素養之一。

而今年上海大師賽的流暢運行,他們也的確功不可沒。

以傅璐自己為例,在完成了杭州亞運會的執裁之後,他馬不停蹄地又趕到了上海大師賽的賽場。根據慣例,司線裁判的執裁一般採取輪班製,但在比賽量大,賽程密集的情況下,一天下來的工作時間可以達到12個小時之多。

同時由於崗位的需要,司線裁判在工作時必須全程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不能有絲毫的走神,否則就無法準確給出判罰。“因為需要一直在場上,也不敢多喝水,不然怕上廁所。”傅璐開玩笑道。

在上海大師賽這樣的高規格比賽中,賽場上需要有9名司線裁判,分別照看9條邊線,但用傅璐的話來說,不管哪一條線,想要看好看準都不容易。

尤其是左右兩條邊線的司線,因為需要隨著比賽進行移動位置,運動量更大,“平時休息的時候可能一天走五千步。但是在比賽期間,基本上都能走到兩萬步。”傅璐對澎湃新聞記者笑言。

司線裁判傅璐。司線裁判傅璐。

和上海大師賽一起成長成熟

20餘年的司線裁判生涯,傅璐經曆了不斷學習成長的過程,而進步的方式,就是不斷執裁比賽,不斷總結經驗,拿出更為準確的判罰。

在這個過程中,他也在見證著網球技戰術的不斷進化,與之一同成長。

“一個個網球的時代過來,球員擊球的速度和力量,一直就是一個向上走的趨勢。”他對澎湃新聞記者分析道。

“特別是看發球線的時候,感覺就是球速每一年都在提升,很多球員的發球就和炮彈一樣,甚至已經超出了人眼的反應力極限,必須依靠司線裁判本身的技巧和經驗。”

如今在很多時候,一個球的界外與界內僅僅只有幾毫米的差距,而司線裁判需要在越來越快的球速和越來越強的旋轉中做出最精準的判罰。“其實我們也在不斷總結。”

而正是這樣不斷學習的態度,讓傅璐和他的同行們保障了上海大師賽裁判隊伍的高水準,也幫助上海大師賽成為全球最頂級和最受認可的網球賽事之一。

作為從上海大師賽誕生之際就一直伴隨賽事的資深司線裁判,傅璐對於這項賽事如今的地位也感到非常自豪,“大師賽現在已經是城市的一張名片,在網球界也已經堪稱‘頂流’。”

“現在人們一想到上海,網球大師賽就是會被首先提起的體育賽事之一,在整體的賽事運營和賽事組織方面,上海已經超越了很多同類賽事。”他對澎湃新聞記者說。

“包括之前,上海大師賽也曾經連續五次獲評年度最佳ATP1000賽事,也會組織很多選手去體驗和感受上海這座城市,比如去外灘參觀等等活動。”

“而在工作人員的運行管理方面,上海大師賽的管理系統也已經非常成熟,給我們裁判創造的條件也特別好,很多其他省市的裁判都反饋說,上海在全國的國際賽事中是檔次最高的,很多裁判也都希望來參加上海大師賽的執裁。”

上海大師賽的裁判團隊。上海大師賽的裁判團隊。

時代在變,對網球的熱愛不變

隨著時代的不斷前行和發展,對於司線裁判的要求變得越來越高,尤其是鷹眼挑戰這樣的科技手段的出現,更是帶來了“人眼PK機器”新對抗。

對於司線裁判而言,這也帶來了考核的標準——只有足夠高的判罰準確度,才能持續贏得球員與觀眾的尊重。

據傅璐介紹,司線裁判在執裁比賽時,都會接受主裁或專門的評估人員的評估,比賽中的執裁專業度、被鷹眼挑戰時的判罰正確率,乃至於儀容儀表,都是評估的內容。

比賽之後,這些數據都會進入ATP的數據庫,只有過往比賽表現優秀的司線裁判,才能被賦予更多信任,得到更多執裁高水平重要比賽的機會。

對於當今這個時代的司線裁判而言,判罰被球員鷹眼挑戰,但錄像最終證明自己的判斷正確,或許就是執裁過程中最自豪的時刻。

傅璐就記得自己一次執裁卡塔爾公開賽的經曆,“兩名球員一上來就連續挑戰了四次,結果都是我的判斷正確。”

不過在這種時候,出於職業素養的要求,司線裁判也必須“不露聲色”。“挑戰輸贏無所謂,沒有關係,就只需要正常的發揮,而不能表露出很沮喪或者高興的神情。”他對澎湃新聞記者坦言。

在傅璐看來,像鷹眼挑戰這樣的“人機對抗”,是網球賽事除了球員比賽之外,一種頗具戲劇性和吸引力的插曲,給比賽增添了更多的看點和話題。

但不得不承認的現實是,這樣的場景,或許在未來將越來越少見。

包括大滿貫賽事在內,現在有越來越多的網球賽事直接取消了司線裁判的設置,轉而使用純粹的電子司線裁判,隨著技術的普及,這一趨勢很可能將繼續擴大。

對於曾做過網球運動員,如今又在司線裁判崗位上奮戰了20餘年的傅璐來說,這是必須接受的現狀,但無論如何,他對於網球的感情不會改變。

“如果頂級賽事取消了司線,也可以去執裁其他級別的賽事。總之不管技術如何進步,我們還是會堅持自己的熱愛,繼續從事網球這項運動的工作。”他對澎湃新聞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