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後」投資者,勇闖A股
來源:中國新聞週刊
「00後」的第一個時代紅利來了嗎?
嗅到重磅政策釋放出的提振氣息,一夜之間,新老股民的DNA都被喚醒了。
19歲的夏悠然還在學校,一場家庭會議在線上緊急召開。「形勢不錯」,是涉足金融行業的父母的一致觀點,在1萬元本金的基礎上,父母主動增資至5萬元讓她練手。討論哪只股票是潛力股,是家庭群每日必備的話題。
絕大多數「00後」,都未曾親曆房地產等此前的投資機會,更沒體驗過2015年的牛市與此後的斷崖下跌。今年「9· 24行情」以來,每日成交金額超萬億元、流動性顯著提升的股票市場,向他們拋出了橄欖枝。
據證券時報消息,10月A股個人投資者新開戶數達638.97萬戶,創下2015年6月以來的新高;基金累計新開戶54.65萬戶,超過前3個月的總和。
經歷了多次財政刺激政策釋出、第三季度經濟數據和公司季報發佈等重要節點,一個多月後,年輕股民們也交出了第一份成績單。
21歲的管勝仲掙到了人生第一個10萬元,「家裡的老股民認為我在高位進場一定會被套牢,但現在的結果,至少證明我有一定的賺錢方法」。
但大多受訪者還在「交學費」。21歲的李歐在10月8日入市,投資情緒隨著賬戶盈虧在一個月來跌宕起伏,她也漸漸不再打開證券賬戶。
「機不可失」
孔斐正就讀金融專業研究生,身為資深老股民的父母給了她更大的試錯空間:大一時給出5萬元初始資金,這次又拿出20萬元支持,還表示「不用太擔心,有去無回也很正常」,她心裡卻很忐忑。
「作為一種資產配置方法,人這一輩子是一定要碰股票的。」這是孔斐家的投資理念,在同齡人里並不常見。父母不僅各自炒股十幾年,也經歷過多次「股災」,家庭資金在股市的倉位一直很高。
就讀於金融工程專業大四的管勝仲,在今年打開了閑置已久的證券賬戶,也在熊市練習了一段時間。8月和9月,他始終有一種強烈的直覺,「指數水平不該這麼低」,也從8月起陸續投入了10萬元本金。
直覺很快得到了印證。一攬子利好政策釋出和市場信心的恢復,快速推動了一陣「急牛」。9月24日—30日,上證指數累計增長21.37%,從2800點附近突破至3300點;據Wind數據,其間分別有1只、6只和137只個股漲幅超過350%、100%和50%,以及9只、72只和265只股票型基金的漲幅超過50%、40%和30%。
這段時間入市的受訪者,許多都達成了10%—20%的收益率。9月26日,由於賬戶還沒達到開通創業板的門檻,管勝仲決定將10萬元買入創業板ETF。「在大部分股票都瘋漲的行情下,買ETF可以分散風險,也不會落下市場整體上漲帶來的超額收益。」在27日和30日兩個交易日,他賺了約2萬元。
低迷了三年的股市,憑藉著日日走高的紅線,也讓更多股市「小白」眼饞、心熱。管勝仲的學校彼時正舉辦模擬盤炒股大賽,比賽中途,許多同學直接找到了合作券商開戶,「發現行情很好,立刻都轉實盤了」。
就讀於藝術類院校大四的李歐,9月25日就關注到了上漲趨勢,然而,從來沒有過股票投資經驗的她,「完全不熟悉運作方法和交易流程等,只好一直處於觀望狀態」。國慶假期,她通過各類財經博主狠狠「惡補」了金融知識,並準備了1.5萬元的啟動資金。
20歲的高翔為自己積攢了2萬—5萬元的本金,主要通過從生活費瑞節省,以及勤工助學和代課兼職。他此前只投資債券型基金,然而,隨著股市走高,「股債蹺蹺板」效應下,大家陸續都把錢抽去買股票型基金,他也開始以1個月左右的中短線思路佈局股基。「00後」普遍不具有高額投資本金。高翔很清楚,從投資收益的角度講,這點本金幾乎沒有進入股市的意義,「子彈太少,建倉完了也沒法加倉,車都難搭上,實在沒法操作」。
但本輪行情,卻是「00後」直面的第一個顯著的股市投資機會。9月24日—10月8日,A股市場股票交易額從0.97萬億元增至3.45萬億元,交易量從1067億股增至2922億股。整個10月,每日交易額始終超過1萬億元。
「市場錢多了,流動性高了,想像空間大的板塊帶來的賺錢機會也隨之變多。」有著4年股齡的「00後」資深投資者胡國宇告訴《中國新聞週刊》。他參與過4年來每一波細分行情,如新能源、半導體、醫美等板塊。
在市場的無形推動下,成長環境、資金來源、既往投資經驗和理念各有不同的「00後」們,陸續成為新的散戶力量。國金證券在10月3日的媒體報導中透露,此前一週的新開戶近七成是「90後」和「00後」,其中「00後」佔比約25%。
「10月1日之後,新開戶的股民基本是「95後」「00後」,大家往往先從ETF和少量的股票開始。」一位銀河證券服務經理告訴《中國新聞週刊》。
向市場「交學費」
「新股民」就意味著「新韭菜」嗎?伴隨互聯網發展而成長、知識學習能力較強的「00後」,能表現得更好嗎?
躍躍欲試的新股民們,在國慶節後跑步入場。然而,市場給的「教育」比想像中更加迅猛,不留一點情面。
10月8日,A股一開盤便出現「千股漲停」的畫面,上證指數一度漲至3674點;高開之後,內資瘋狂拋售,半天淨流出資金超1600億元,大盤隨後低走再回漲,最終收漲4.59%。
這天一開盤,李歐就衝進去了,在漲停板入手了科創50ETF,投入1萬元。「當時覺得挺正常,大家都是追漲殺跌,看到回調也沒特別緊張,比起個股大插水,寬基沒那麼嚇人。」令她沒料到的是後面的3天連跌,累計跌幅超16%。她日記里的文字也從「期待明天」,轉為「謝謝啊不玩了」。
市場從10月9日開始回調,該日有超5000只個股下跌。10月9日—11日,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分別累跌7.8%、12.5%、17.8%。
李歐關注的ETF在10月18日後又有幾日上漲,她進行了一些低買高賣操作,稍有「回血」。但探索欲和耐性很快就被消耗,最近一週,她打開證券賬戶的頻率越來越低,「打算放著不動了,過年再看吧,平時實習也很忙」。
國慶期間開戶的陳淇在10月9日入市,5000元本金分別半倉買入科創50ETF和半導體股票,同樣面對連跌3天的窘境。「上課偷偷瞄了幾眼,全是綠,一陣頭暈目眩,上完課再看,回家路費都賠光了。」她有些焦慮,先割肉賣了三成倉,在後續上漲的過程中又賣了三成倉,回本後又全部清倉。好在本金小,她將前兩週的體驗比作「交學費」。「打算之後去圖書館借書,學習更具體的股票知識,也要多瞭解財經新聞。」
借來6萬元的周止先買了基金,9日—11日,賬戶連續虧損近4000元、2000元和3000元。「說好的‘牛’去哪裡了?」他以為,國慶情緒高漲會帶動大量資金入場,「沒想到一下給解套的老股民砸下來了。」
「90後」餘俊海正是砸盤的老股民之一。和當今的「00後」一樣,十年前的他也是股市「小白」,如今已是一位私募基金經理。他告訴《中國新聞週刊》,自己9月24日後一直沒有操作,而是決定「10月8日早上開盤的一瞬間,價格掛低點直接賣」,緊接著在10月9日暴跌後的尾盤全部買回。在他的炒股生涯里,這也是他第一次看到如此大力度支持市場的政策,以及巨大的短期賺錢效應。
「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爬起來。」周止很快決定割肉,再將資金投入股市,如今距回本還差2000元。「接下來都是小玩,不會再貸款了。」談及借貸,他有些後悔。
在社交媒體平台,也有很多老股民分享了本輪借貸入市,想「翻身」卻損失慘重的情況。據金融時報10月8日消息,金融管理部門已對商業銀行進行窗口指導,強調銀行信貸資金嚴禁違規進入股市。
向市場「交學費」的,不只一開戶就在高位進場的新股民。在假期前趕上了牛市、有一定投資經驗的「00後」,也在後續震盪中認識到了股市的高風險,「一不小心就會操作變形」。
胡國宇的A股賬戶年內收益率達226%,他在9月24日加了一波槓桿,這段時間的收益佔據了總收益的近七成。令他後悔的是,由於只在10月8日賣掉了部分倉,次日最高點才全部清倉。
「經歷了情緒高漲的時期,產生了多餘的貪心,節後兩天的錯誤操作中,盈利已經所剩無幾了。」假期前賺了10%—20%的夏悠然說。
相同的劇情也發生在管勝仲身上。他在10月8日的操作「幾乎吃滿了所有機會」:一開盤,看到創業板ETF漲了20%、封單量持續減少,他判斷「絕對是極端不理性的情況」,決定立刻清倉;日中下跌時,他將本金加碼至20萬元,分批買入該ETF,一天下來賺了3.5萬元。
「錯誤操作」第二天就發生了。10月9日,指數開盤下殺,由於「過於害怕」,他選擇立即清倉。實際上,當時的價格正處於超跌區間,缺口隨後很快被補上;此後指數回漲時,他又分倉買入了三隻不同的科創ETF。接著他就迎來了3日連跌,他決定在10月11日全部清倉,節前賺到的5萬多,全部虧沒了。
「只是虧完了所有盈利,已經是很好的情況了。」他說。
初次遭遇情緒市
「散戶在牛市里更容易虧錢。」體驗過第一階段,不少股市新人對這句老話都有了親身認識。
在與「00後」新股民的交流中,餘俊海始終苦口婆心地勸告:「不要相信有人免費帶你」「交會員費不值得」「大多數人掙錢都會憑實力虧回去」「收入水平有限,做好主業比炒股更好」……
他曾在2015年股災摔過跟頭。那一輪牛市啟動於2014年7月22日,止步於2015年6月12日,上證指數累計漲幅逾150%。大漲之後,A股經歷三波大跌。餘俊海貸款40萬元最終輸光100萬元,「還清債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希望新一代人重蹈覆轍」。他也反復強調要有風險意識,保持警惕,「熊市真正來臨的時候,會快到讓你來不及反應,根本跑不掉」。
走出普漲行情後,在股市「淘金」的思路也需切換。10月14日至今,上證指數基本在3200—3400點震盪,市場保持高活躍度,信息、情緒和資金驅動特徵明顯,主題輪動較快。
以短線交易「發家」、僅22歲的胡國宇表示,10月的市場是遊資主導的情緒市,「特別是一些遊資的席位溢價,非常恐怖」。他對A股「情緒市」的底色進行瞭解釋:「市場對很多板塊的估值都是有問題的,相應帶來的機會,一是情緒帶來的估值引導,即抱團往上衝;二是部分優質板塊的低估值修復。」
管勝仲也是堅定的「炒妖股」選手。在10月11日重新出發的他,以這種方式再賺了10萬元收益。「同樣一隻股票,牛市一天就能走完熊市三四天的路,一天內完成情緒高漲、砸到底部、情緒再修復至漲停的全過程,也可能幾分鐘內賺到20%—30%的收益。這都是以前沒經歷過的。」
闖進去的新股民,也對這種「過山車」式的賺錢機會有了實感。23歲的潘宇無業在家,他在10月15日這天入市,目標是用1.5萬元本金,在過年前賺足1萬元。他一般全倉兩隻熱門個股,進行短線操作。「起起落落很正常,但有心臟病真不建議玩。」他把自己形容為「熱鍋上的螞蟻」。例如,10月29日,早上10點賣出就賺了1600元;10月30日收盤賣出,又賺了2500元;10月31日,個股尾盤插水,他害怕跌停選擇賣掉,又虧掉2500元。
情緒起伏每天都在發生,胡國宇早已拋棄了情緒炒作的交易模式,但在對本輪行情的量化測算和分析中,他發現,情緒的傳播速率較以往快了兩三倍,背後主要的助推力量,是以薦股直播間為代表的財經自媒體。「恐慌情緒帶來的踩踏行情實在太快,以前一天頂多吞掉前一日的漲幅,這次卻會出現回踩五日線的情況。」
華創證券10月27日的一則研報用「鼎沸」形容牛市中的自媒體:熱度爆發於短影片類平台,擴張於圖文類平台,最後蔓延至新聞門戶類平台與搜索引擎類平台。「社交媒體不但加快了信息的傳播速度,也放大了情緒的傳染效應,甚至也能一定程度上塑造市場預期。」報告指出。
陳淇剛入市時高度依賴直播博主,每天要看2個小時,但她很快意識到了水平參差:有的博主講得非常虛,犯了錯誤就囫圇過去;有的博主思路清楚,失誤後也會教粉絲一些短期操作,適當降低損失。「要在他們推薦方向的基礎上,結合財經新聞和證券軟件用自己的邏輯篩選個股,也要辨別媒體輿論的影響。」
區別於股吧等傳統討論平台,受訪「00後」也更習慣在抖音、小紅書、微博等社交媒體進行交流。「大家常說投資是一件孤獨的事,但互聯網讓大家很容易就不孤獨,能聽到非常多市場上的聲音。」孔斐說。
市場瞬息萬變。11月1日,一批高位妖股集體跌停,胡國宇認為這是第一波情緒退潮。11月8日,A股再度尾盤插水,尤其富時A50股指期貨跌幅一度超5%,這也打破了他的預期,「不清楚接下來機構是否會接盤,如果選擇避險,市場就會縮量」,他擔心第二波退潮很快就會到來。
「維持2萬億交易量的市場,無論機構還是遊資主導都會造成抱團現象,一批妖股死了還會有下一批。」他評價。目前,「妖股」爆炒已被重點關注。據11月8日滬深兩地交易所的公告,當週已有合計539起異常交易行為被交易所採取監管措施,涉及盤中拉抬打壓、虛假申報等。
「未來主力」入場式
之所以能「賺到錢」,管勝仲認為,離不開自己在牛市來臨前的一段時間所積累的交易經驗。
「剛開始,我和所有‘小白’一樣不會選股,研究了各種指標仍然處於迷茫的狀態。真正建立起一個簡單的體系,包括板塊觀察、股票調配思路、信息渠道、標準化交易流程等,需要一兩個月的試錯時間。」他強調,新股民需要意識到,進行每一筆操作前,必須明確自己的投資邏輯。
有意思的是,他的成績單也打破了家人的預期。家人都勸他「不要買高位股票,進去就被套牢」,而他發現,「以老股民的固有思維,可能會在10月份這種特殊的市場里錯失很多機會」。
「每個人的理財觀念都和既往的投資經驗有關。經歷過2015年的股災,可能慢慢成為風險厭惡者;一開始就賺了很多錢的新股民,未來可能更敢操作。」他表示,自己屬於風險偏好型投資者,在大幅回撤下蒙受的損失,幫助優化了自己的買賣邏輯。
「老話說,新手死於追高,老手死於抄底,高手死於槓桿。」潘宇的心態也很開放,「無論輸贏,回過頭看,也是躋身於時代的洪流之中了。」
對於缺乏金融知識積累的「00後」,勇闖股市的仍是少數。就讀於藝術設計專業的高翔表示,自己的理財觀念在同齡人里很少見。「同學大多比較保守,認為股票投資是洪水猛獸,有存款的大多買固收或者貨幣型基金。」
「進了很多微信群,那麼多老股民都還沒回本,學生還是不折騰了,老實工作養活自己就行。」一位始終沒有進場的「00後」告訴《中國新聞週刊》,自己很怕,「真的看不懂,實在不適合新手玩。」
據Mob研究院2023年數據,2022年底,A股賬戶開立總數為2.12億戶。其中,18—24歲的股民佔據中國總股民的6.1%。
華安基金、國泰君安證券和螞蟻理財智庫聯合發佈的《Z世代基民洞察報告》剖析了Z世代(通常指出生於1995—2009年的人)的基民形象——預期合理且謹慎,缺乏經驗、信心和安全感,重視本金安全;學習意願較強,傾向短平快的淺度學習,易受到互聯網熱門榜和KOL影響;持有期相對較短,偏愛短線操作,收益相對較低。
作為「投二代」,孔斐也分享了自己的觀察:相較於以往代際,一方面,「00後」家庭資產保有量相對比較高,理財觀念也可能受到上一代的影響,採取激進投資的可能性更高;另一方面,經濟增速的放緩影響了「00後」對未來獲得經濟回報能力的預期,從而可能導致明顯的損失厭惡。「父母做價值投資的時候經歷過不少‘大風大浪’。我們這代人,經常看到虧了5%、10%,就覺得天塌了。」
她對此也有所反思:「如果腦子一熱衝進去投資,面對虧損又哭天搶地,其實不是一個很好的投資行為。希望以後能‘拿得住’,以更沉穩的心態決策,更長期的眼光判斷行情。」
這輪高市場活躍度的牛市「紅利」,還能持續多久?在市場「交了學費」或「小賺一筆」的「00後」投資者們還會繼續闖關嗎?大部分受訪者表示還會堅持。無論短期漲跌如何,這些中國股市的「未來資金主力」正在批量完成從「小白」到「投資者」的身份轉換,而當下的「跑步入場」,正是他們的入場儀式。
「紅利可能只會落在少數人頭上。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是一次瞭解經濟金融、學習理財觀念和方法、拓寬投資渠道的好機會。」李歐說。
(應受訪者要求,李歐、陳淇、周止、潘宇為化名)
發於2024.11.18總第1164期《中國新聞週刊》雜誌
雜誌標題:「00後」投資者,勇闖A股
記者:王詩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