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報:國腳身份成為榮譽 內力、外力共同鑄就鐵血國足
來源:香港時間
香港時間11月25日訊 18強賽的前6輪比賽,經歷開局三連敗的迷茫之後,國足隨即迎來了強勢的兩連勝,再戰日本隊也貢獻了玩命的表現。對於這支鐵血國足究竟是如何鑄就,《足球報》發文從三個角度進行了分析。
國腳身份,真正成為榮譽
3月21日國足作客和新加坡的比賽,和11月19日國足主場與日本隊的比賽相比,只有朱辰傑、王上源和張玉寧3人都在正選名單中,當然,蔣光太和李源一是有傷在身無法出場或者無法正選。即便如此,國足的變化仍舊是非常大的,或者說,對於國足而言,名單的關鍵變化便是徐皓陽、蔣聖龍、汪海健、謝文能、拜合拉木、胡荷韜等一批年輕球員的加入並起到核心作用。
更讓人欣慰的變化在於:時至今日,國腳的身份才終於成為了榮譽,而不是沉重的心理包袱,或者避之唯恐不及的身份。換而言之,如今這個讓人熱血沸騰的團隊,或許要追溯到2017年納比執教的12強賽才有類似的感覺。
在金元足球時代,國腳的身份更像是工具,簽大合約當然是非常需要這個身份的,但為了保證聯賽反而又在國家隊比賽時有所保留;後金元足球時代,國足實力一路下滑,因為慘淡的戰績,國腳的身份變成為了被惡搞的對象,當時很多老隊員乃至部分年輕隊員,對國足其實是帶著一絲恐懼心理的;包括此次36強賽期間和18強賽前期,國家隊的整體氛圍也並不是很好,殺進18強賽跌跌撞撞,18強賽前期慘敗及三連敗。
蛻變外力:中國足球總動員
18強賽開局兩連敗之後,換帥成為了主流的輿論聲音,但這個選項最終被否決,在否決換帥的同時,國家層面以及國家體育總局和中國足協全面行動起來。除了相關高層次的會議之外,總局和足協的相關領導也走訪了相關球會進行動員。當時,國家隊確定了一項全新的管理制度:未來國家隊的日常管理由中國足協國管部負責,但整個國家隊的建設將由總局、足協以及球會協作完成;在這個前提下,未來的國家隊也不局限於訓練和比賽,還要包括全面的對競技狀態、心理狀態、傷病情況的日常監控,並始終保持溝通,這些將由足協和球會協作完成。
國足蛻變的一個標誌性事件其實是國足從澳州返回時的包機,包機是外界的叫法,足協內部的稱呼是「增加航班」,擁有外部可查詢並可購買的航班號。這個計劃其實早在36強賽抽籤結果出爐之後便開始實施了,在國足出征澳州之前,外界都在討論包機事宜,但實際上,當時早就完成了相關審批。目前,國足有關出行的安排是,一方面儘可能選擇民航航班,另一方面還要本著有利於備戰的原則,適時選擇增加航班。
在中日之戰結束之後,國家隊也計劃在12月到1月的冬歇期不再安排集訓,毫無疑問,這是一個極其人性化的決定,一方面,對於國腳們的身體調整恢復是非常重要的,他們很多人近乎兩年無休;另一方面,向心力的維持也需要適度的新鮮感,而不是無休止的集訓或者長期集訓消耗熱情和激情。
這其實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專業領域的決定,但過往,不專業的事情很多,想當然的事情更多,有時候,事情原本就是很簡單的,細緻和專業便可以做好很多事情。
蛻變內力:教練球員都在改變
任何外部的行動,都需要轉化為內在的動力,在這個層面上,足協、國管部、國家隊領隊及管理團隊、教練團隊和球員都在改變。除了正常的保障工作之外,連續多場比賽,中國足協都以統一思想和團隊建設為核心任務,利用隊委會等各種機會,也包括日常的溝通,讓隊員們敞開心扉,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進而統一思想。
國足另一個層面的變化是信心的積累。國足在和沙特及澳州的率先入球,其實便是一個信心積累的過程,只不過三連敗又額外增加了心理的壓力,這種心理的壓力最終在和印尼以及巴林的比賽中徹底釋放,並徹底重建自信。
伊雲洛域科維奇在這個過程中有堅持,也在變化。他的堅持是442菱形站位的戰術,這個打法隊員們一開始其實是不適應的,但隨著比賽的進行,一方面這個陣型不斷取得入球,更容易被球員認可,此外,這個陣型還朝著4312的方向演變,兩名邊中場更多收縮構成了三防守中場的配置,但他們的進攻屬性是存在的,這在謝文能的身上展現得尤為突出,他承擔了非常繁重的防守任務,但仍舊完成了入球,並在中日之戰中上演了驚豔一漏幫助林良銘入球。
伊雲洛域的變化更多是用人層面的變化,這主要體現在年輕球員的使用上。在此之前,胡荷韜的犯規導致失球、汪海健失誤導致失球,是球迷們肉眼可見的,除此之外,其他年輕球員同樣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包括位置感、協防和失誤等等,伊雲洛域科維奇對此有清楚的認知,但他並沒有放棄年輕隊員們,也最終讓我們看到了拜合拉木和謝文能的高光時刻,看到了胡荷韜最近兩場比賽的穩定發揮,同樣包括汪海健的關鍵助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