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巡賽參賽卡削減改革分析 哪些受益哪些受害?
香港時間12月1日,美巡賽正在進行大規模的改革,保持了40多年的資格體系將大變樣,25張巡迴賽參賽卡將被取消,同時每場賽事的參賽人數也會減少。
全豁免巡迴賽1983年啟動,自此之後,獎金排名前125位選手——現在是聯邦快遞杯前125位——可以保住次年美巡賽全卡。
可是這一點2026年會改變,因為美巡賽理事會已經批準新的資格體系。
只有前100位選手能獲得次年的美巡賽全卡。以前,二級巡迴賽光輝國際巡迴賽排名前30位選手可以晉級美巡賽,這個數字現在下降到20人。資格學校考試只有5個人能取得全卡,與之相對,以前是排名前五,含並列選手。
美巡賽同時放棄了156人參賽陣容,只有兩場在多座球場舉辦的賽事是例外。在夏令時之前,絕大多數賽事的參賽人數設定在120人,接著春季,參賽人數增加為132人,而夏季最多時144人。
以下讓我們來看一下改革的背後,以及它意味著什麼。
為什麼美巡賽全卡數量需要減少?
全豁免巡迴賽導致會員人數膨脹,一個接一個豁免,以至於會員人數有近200人。而處於資格體系末端的選手不能想參賽就參賽。
舉例來說,那些從光輝國際巡迴賽畢業的選手,在賽季的前幾個月只能參加3到4場比賽,這讓他們處於劣勢。
美巡賽相信通過將全卡人數從125人壓縮到100人,將給予每個獲得參賽卡的選手有不錯的機會,參與常規賽事。
美巡賽資格體系如何運作?
一場比賽的參賽名單從過去五年大滿貫、球員錦標賽冠軍開始,然後是過去三年阿諾-龐馬邀請賽、紀念高球賽、捷尼賽思邀請賽冠軍,然後是過去兩年普通賽事冠軍,以及終身獎金榜領先者。
接下來積分前125位選手,獲得醫療豁免的選手,然後是45名通過光輝國際巡迴賽、歐巡賽和資格學校考試的選手。最後是排名126位到150位半卡選手。
他們全部都具有美巡賽參賽卡。可是他們之中不是每個人都能報名參與每一場比賽。
誰會受益於美巡賽改革?
高爾夫之中最常見的口頭禪是:打得更好才能獲得更好的資格類別。那些常年進入前100位的選手在保卡上應該沒有問題,而在賽事之中,他們要打敗的選手更少了,因為參賽陣容更小。
這同時也能幫助到光輝國際巡迴賽、歐巡賽和資格學校考試的畢業生。他們可以期待,能參加所有常規賽事,從而增加進入一些總獎金2000萬美元頂流賽事的機會。
美巡賽已經是高爾夫之中最強的巡迴賽,在頂尖選手更有機會處於爭冠行列的情況下,很有可能更具競爭力。
美巡賽同時希望——這仍舊有待確定——這可以改善比賽速度,避免讓比賽拖延到第二日。
美巡賽新規則誰是受害者?
彼特-馬納提(Peter Malnati)和泰萊-彭德瑞斯(Taylor Pendrith)這樣的球手應該考慮其中。在新的體系之下,兩人今年都不會有美巡賽全卡,非常有可能無法參加今年他們取勝的賽事。彼特-馬納提贏得了威士伯錦標賽,泰萊-彭德瑞斯贏得了貝倫-尼爾遜錦標賽。這些勝利讓他們的資格年限可以覆蓋2026年。
那些不能穩定交出好表現的球員,以及看上去每一年都不太能夠進入前125位的選手,必須要打出最好水平才能繼續留在巡迴賽上。
從過去幾年攻入美巡賽的中國選手來看,他們正好處於這個區間。
對於職業高爾夫夢想會產生什麼影響?
美巡賽同時減少了公開賽事星期一資格賽4個席位。現在132人陣容的比賽只有2個名額,120人陣容的賽事沒有名額。
高爾夫的其中一個魅力在於一個星期改變一生。話又說回來,過去5年,只有一個星期一資格賽的參與者取得勝利,那是2019年德州公開賽冠軍科里-康諾斯(Corey Conners)。
不過有時候能參與上美巡賽已經是一種榮耀。中國選手過去幾年不乏選手努力通過這個途徑進入美巡賽,雖然成功的機會不大,但是的確有人做到,可未來這樣的可能性現在進一步縮小。
美巡賽的改製什麼時候開始?
新的資格體系2026年開始,因此非常強調2025年表現出色。現在,每個人都知道只有積分前100位選手能保住全卡。
這會影響高爾夫大滿貫賽嗎?
四大滿貫不由美巡賽運作。美國大師賽的參賽陣容更小,通常少於100人。美國公開賽、英國公開賽和美國PGA錦標賽都為156人陣容。
球員錦標賽,美巡賽的旗艦賽事,將參賽陣容從144人削減到120人。
(小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