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讀 | 讓「體」「教」真正融在一起

結束了一天的學業,學生來到福州市晉安區少體校進行射箭訓練。在本屆市運會上,晉安射箭隊奪得射箭比賽全部20枚金牌中的16枚,創歷史最好成績。

東南網12月3日報導(福建日報記者 肖榕 見習記者 陳歡歡/文 記者 林熙/圖)

核心提示

少年強則中國強。這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思想品德、學習成績、創新能力、動手能力,也包括身體健康、體魄強壯。

近年來,我國中小學生體質狀況成為社會熱議話題。作為教育體系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體育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關鍵。體教融合的目的是,在更大範圍挖掘競技體育後備人才的同時,助力青少年全面發展。

在不久前落幕的福州市運動會上,福州市晉安區代表隊在青少年組的比賽中獲得金牌數、獎牌數、總分三個第一,創造歷史最好成績。這背後折射出的,正是晉安區青少年體教融合蓬勃發展的生動景象。

體育和教育如何真正融在一起,實現人才共育?近日,記者來到福州市晉安區,實地走訪當地中小學、少體校以及球會,探訪近年來該區在體教融合中的探索實踐。

今年市運會的比賽一結束,福州市晉安區少年兒童體育學校正對大門的牆壁上就掛起了所有冠軍的照片,滿滿一整面牆。

秋日午後的陽光,不熱不燥,把照片照得紅的更紅、金的更金。陸陸續續有小隊員來到少體校,開始一天的訓練。對著牆壁上的照片,孩子們交頭接耳。他們在找著自己熟識的夥伴,窸窸窣窣的聲音彷彿種子在生根,在發芽。

在今年的福州市運會上,晉安區代表隊在青少年組的比賽中實現了金牌數、獎牌數和總分的三個第一,創造歷史最好成績。

晉安區文體旅局黨組成員、少體校校長黃進財說,他覺得他們在做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就是從上到下一條心,把整個晉安區的體育工作帶到一個高度,「今年是我在晉安區工作22年來最自豪的一年」。

破與立 捅破窗戶紙

創造歷史之後,各個兄弟單位關於體教融合的調研讓黃進財忙得不可開交。

好不容易走出了一條路,卻要教給別人,這讓黃進財多少有點糾結。

「體教融合其實就是一層窗戶紙,很薄的,一點就通,沒有什麼特別的。大家都會了以後,晉安區要保持第一的難度肯定加大了。」但轉念一想,「對體育人來講,我們的做法能夠得到推廣,讓更多的人受益,也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

黃進財說的那層窗戶紙,其實就藏在他多重身份的背後。在體育系統,他是區文體旅局黨組成員、少體校校長;在教育系統,他先是在2022年掛職區教育局局長助理,接著又擔任區教育工委委員。這在省內非常罕見,用他的話說,「區領導對體教融合的重視讓少體校升格了」。

其實,這層窗戶紙在很多地方可能是一堵厚厚的牆,這也讓晉安區體教融合的探索變得難能可貴。在晉安區教育局體衛高高長潘鋒看來,晉安區的體教融合不僅僅是體育跟教育兩個概念上的融合,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更是文體旅局和教育局兩個系統之間的融合,「文體旅局有競技體育,學校有學校體育,兩個部門融合,打通資源」。

當然,體教融合併不是簡單地將體育和教育兩方面的資源相加,而是一種理念變革和發展模式的探索。

2023年,晉安區出台了《晉安區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實施方案》,這是全省區縣級出台的首個體教融合相關文件。隨後,《晉安區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十六條措施項目清單》《晉安區少體校招生及寄讀工作方案》《關於校園陽光體育鍛鍊強化試點工作的通知》等系利雲件相繼出台。體教融合工作還寫入了晉安區的《政府工作報告》。

這些文件也成為晉安區開展體教融合工作最有力的拳頭。拳頭擊碎原有的壁壘,體育和教育的資源開始雙向湧動,直至重新搭建起體教融合的「護城河」。

「打個比方,目前全區有13所學校的球場地設施向公眾開放,而體育系統就將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的經費向這些學校傾斜,幫助學校進行設施提升,讓更多的學生受益。」黃進財說,從頂層設計到具體方案,從加大經費投入到強化制度保障,晉安區構建起了政府主導、社會協同發展的體教融合格局,搭建起青少年體育資源共享、人才互通、隊伍共建的發展模式。

潘鋒認為,晉安區推行一系列體教融合的措施,對體育和教育兩個部門的作用是相輔相成的,「從制度上製約學校,在更好、更專業、更多樣性地開展學校體育工作的同時,在師資、場地、賽事等方面實現資源的融合,從而在推動全區每個學校形成體育特色、體育品牌的基礎上,拓寬學生升學的機會和渠道」。

如今,按照「一校一特」的學校體育模式,大力推行「體校+學校+球會」業訓模式,晉安區在全區9所中學、9所九年一貫製學校、35所小學全部建立了學校課後運動隊訓練,業訓人員1000餘人,實現了學校體育運動隊全覆蓋。4年來,晉安區共有13所學校申報省級體育傳統特色校,是全省達到申報標準學校最多的區(縣)。

引與留 專業人幹專業事

之前的晉安區,學校「有場地缺師資」、體校「有師資缺隊員」、球會「有師資缺場地」,這也是大部分地方的通病。政策的陸續出台和落地,讓尷尬的局面逐漸緩解,而專業人才的引與留,則讓體教融合更加活泛。

早在2017年,晉安區實驗小學就被評為羽毛球項目的省級體育傳統特色校。邱波輝是該校羽毛球隊的總教練。2012年創辦盛羽國際羽毛球球會時,這位羽毛球前世界冠軍就把目光投向了校園。

彼時,晉安實小剛剛建校不久,迫切需要一個品牌打響知名度,邱波輝的出現讓雙方一拍即合。「專業的球會不僅能補充學校在師資方面的缺失,還能充分發揮社會力量的資源,為學校搭建更好的體育發展平台。」邱波輝說。

與邱波輝代表的社會力量不同,盧長亮則在去年下定決心成為晉安區第三實驗小學的一名體育教師。作為舉重前亞洲冠軍,他也是諸多投身校園體育的優秀退休運動員之一。

在2013年退休之後,盧長亮的心思始終放在如何進入專業的運動隊擔任教練上,「但是一直沒有著落,一下子就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了」。

去年4月,省體育局、省委編辦、省教育廳、省人社廳等四部門聯合出台了《福建省學校設置教練員崗位的實施辦法》,這是我省在國家出台實施意見後率先在全國出台的實施辦法。盧長亮決定換一種思路,「體育也是一種教育,對我來講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這個開始,是一切從零開始。「都是從最基礎的體能開始練起的,一兩個學期以後,再開始做一些動作的訓練。」才不到一年,盧長亮就瘦了十幾斤,「現在已經是老師了,挺著個大肚子,怎麼去教孩子們收腹,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說話間,盧長亮把肚子一收,挺起了胸膛。

盧長亮的專業也慢慢讓零變成一。在今年的福州市錦標賽和福州市運動會上,這所學校的舉重成績均名列前茅。

黃進財的手裡有一組數據——在今年的春季教師招聘中,晉安區單單是體育教師就招了25人,「這是歷史上最多的一次,而且招聘的基本上是有專業技術特長的」。

這兩年,晉安區已招錄引進羽毛球、游泳、乒乓球、足球、籃球、田徑等項目共15名優秀退休運動員到崗,參加學校體育教學工作。目前,全區共有專兼職體育教師300餘名,有力保障了各中小學體育課正常開設。「畢竟專業的事情還得讓專業的人來做。」晉安區第三實驗小學校長王維棟說。

送與育 讓所有孩子受益

1972年出生的王維棟當了20多年的校長,他是晉安區最熱衷體育的校長之一。

最近,王維棟正在謀劃將學校的課間10分鐘延長到20分鐘。「預備鈴聲3分鐘,學生還要上洗手間。你會發現,孩子們還沒走到操場,又要跑回教室上課,這更容易形成安全隱患。」在王維棟的規劃里,要爭取做到每天在校運動2個小時,而大部分的文件里都只規定了不少於1個小時。

王維棟認為,「對於整個教育生態來說,孩子的身體應該是擺在第一位的。孩子送到學校,我們要給他一個健康的身體、良好的品行,這是學校要做的」。

晉安區第三實驗小學是福州市羽毛球、跆拳道和舉重三個項目的傳統特色校,不過現在已不僅僅是這三個項目。「因地製宜,能開展的項目儘量開展。因為體育不是單一的,一定是百花齊放的。」王維棟說,學校的體育特色項目每個學生都要會一兩項,至於其中拔尖的人才,那是特長。

特長也讓越來越多的學生在體育競技和文化學習上找到了平衡點,從而開啟各自人生的新路徑。4年來,晉安區已先後向國家和省、市隊輸送優秀運動員110人,考入浙江大學、同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體育大學、河北體育學院、西安體育學院等知名體育院校102人。

福州七中是晉安區唯一一所省一級達標高中。早在2003年,這所學校就設置了武術教育特色項目,採用更加有的放矢的方式,幫助學生圓夢。據福州七中黨委書記邱曉興介紹,近10年來,該校共有152人通過武術單招,被各個類型的高等院校錄取。

但是,在體教融合的大範疇里,這並不是一塊完整的拚圖。為了滿足學生對體育運動的多樣化需求,在這所4200多人的學校里,體育活動佔據了校本課程40%以上。「武術、田徑、冰壺、手球……」邱曉興掰著指頭數著運動項目。他把這些校本課程形容為「套餐」,而對於「享受套餐」的孩子們,邱曉興說:「一定是很有幸福感的。」

邱曉興認為,體育在五育並舉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支撐和抓手。一所真正的體育強校並不僅僅是能夠拿到冠軍,捧回獎盃,更多的應該是要普及到每一個孩子,「從孩子的思想上建立運動的意識,同時還能夠掌握一項自己滿意的體育技能,做到終身受用,最後才是在技能上有一個高水準的要求」。

其實,當學生們從福州七中邁向更加廣闊的世界時,晉安的體教融合實踐在這一刻也完成了最初的使命。但是,體育在這裏只是一個句號,遠不是終點。邱曉興說:「體教融合的核心要義就是要充分發揮體育的教育屬性,培養出更健全的人,讓你更從容地面對來自各個領域的競爭,坦然應對各種挑戰和挫折。」

就像拳擊手所挨過的最重的拳頭往往來自生活而非對手一樣,校園體育從根本上其實是培養人才,通過體育教育讓他們變得更好,成為一個堅強、成熟的人。

11月14日下午,福州市運會晉安區總結會暨體育強區建設推進會舉行。參會人員包括區委、區政府,區直部門,各鄉鎮(街道)的主要領導,以及各集團校書記、校長,體育教師代表。這樣的「豪華陣容」正是晉安區在體教融合的探索中破繭成蝶的堅實基礎。

會上,晉安區委書記林濤這樣總結:「近年來,晉安區聚焦學校有好場地沒有好苗子、體校有好苗子沒有好場地這個突出矛盾,連續打破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割裂、普及普惠體育教學與拔尖體育人才培養割裂等機制障礙,基本形成教學體系規範、訓練構架完整、競賽體系完備、人才渠道暢通、保障機制健全的體教融合‘晉安實踐’。下一步,要持續搭建好體育與教育的橋樑,‘迭代升級’謀劃好全區體教融合工作相關政策的落地見效。」

學生在校園里進行體能訓練。

福州市晉安區第三實驗小學是舉重項目特色校,校園內舉重文化成為一道風景線。

課後,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在福州市晉安區少體校進行羽毛球訓練。

舉重冠軍盧長亮在福州市晉安區第三實驗小學指導學生進行訓練。

孩子在操場上開展體育鍛鍊。孩子在操場上開展體育鍛鍊。

學生在福州市晉安區第三實驗小學開展舉重訓練。晉安區按照「一校一特」的學校體育模式,大力推行「體校+學校+球會」業訓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