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越汽車突然「崩盤」 公司員工:對賠償不抱希望,已在找新工作

封面新聞記者熊英英

背靠吉利和百度兩大巨頭的造車新勢力極越汽車突然「崩盤」,引發市場關注。

12月12日,記者走訪了成都萬象城、銀泰城的極越汽車體驗店,發現兩家門店早已撤店。而一位成都極越汽車銷售人員向記者表示,昨天下午突然接到通知,說第二天不用上班了,薪金發不出來,自己目前已經在找新工作。

此外,多位極越汽車員工證實,公司11月薪金已經發放,但未給員工繳納11月社保,如果選擇停薪留職,需要自行繳納社保。由於不想「自費上班」,大部分員工選擇拿N+1走人,但最終能不能拿到錢仍是未知數。

另一邊,極越汽車總部,公司CEO夏一平則被眾多員工圍堵,要求對方就公司解散、員工賠償事宜給出解決方案。對此,夏一平向員工承諾:「我不會跑路,我在積極解決問題,請大家給我一些時間。」

有員工入職僅半個月突然被裁

對於賠償已不抱希望

在很多人看來,極越汽車的「崩盤」毫無預兆。11月30日,夏一平的朋友圈還在發佈動態,稱交付現場一片火熱,忙得不可開交。12月9日,其在微博帳號更新了接受媒體採訪的影片,宣傳極越汽車的超前設計。

僅僅過去兩天,網上就曝出夏一平召開全員影片會並發佈內部信,稱公司目前正遇到困難,需要立即調整,進入創業的2.0階段。

當晚,極越官方發佈《關於極越近期一些情況的說明》。公司表示,新的創業期將堅持核心技術的長期投入,加強銷售和服務能力建設,同時合併職能重覆的部門與崗位,變革低效的內部工作流程;削減短期內無法提升財務表現的項目。同時,正在協調各方面資源應對挑戰,積極推進融資。

雖未明確表示將大規模裁員,但多位極越汽車員工在社交平台發帖稱已經被裁,並稱公司給出了兩種薪資方案:一種是12月16日前自願離職,可以拿到N+1,賠償2月15日之前到位;第二種是停薪留職,但公司不繳納社保和公積金。「極越汽車即將倒閉」的聲音隨之甚囂塵上。

「剛入職極越半個月,之前也沒有聽到任何風聲。」陝西一位極越汽車員工向記者表示,對於公司裁員的消息,既感到意外又十分氣憤。對於賠償方案,該員工表示跟網傳內容差不多,自己也已經決定拿「N+1」,但由於還沒有簽署正式協議,尚不清楚具體賠償金額。

另一位成都極越汽車銷售人員也表示,沒有任何預兆,前天還好好的,昨天下午就突然接到通知,說不用來上班了,「沒有任何解釋,我們也不清楚具體原因,只說薪金發不出來了。」而對於公司給出的賠償方案,他也並不抱希望,估計也拿不到錢,自己已經在找新工作了。

此外,該銷售人員表示,如果已經預訂了極越汽車的顧客,可以撥打公司官網客服,會統一進行登記處理,已購車車主的售後保養可正常預約,不受影響。

公司10天前還在發闢謠聲明

崩盤或因資金鏈斷裂

公開信息顯示,極越的前身是2021年1月百度與吉利共同成立的集度汽車。2023年8月14日,吉利控股集團官方微信透露,由吉利控股集團、百度集團聯手打造的「汽車機器人戰略合作項目」迎來重要進展,吉利旗下全新汽車機器人品牌「極越」正式發佈。

背靠兩大巨頭,極越汽車一時風光無兩,但實際銷售卻並不如意。根據公司此前披露的數據,今年前11個月,極越汽車累計交付超過1.4萬輛,照此計算單月銷售約1300輛,與頭部造車新勢力差距甚遠。

而就在上個月底,網上便已出現「集度(極越汽車前身)將開啟大規模裁員,核心領導離職」的傳聞。

12月2日,極越汽車法務部發佈聲明:「我們近期關注到,有人在網絡上散佈關於極越管理層及經營方面的不實言論,該等傳言已對公司的正常經營產生了惡劣影響。我們在此嚴正聲明,公司目前經營一切如常,相關信息均通過官方正規渠道發佈。對於網傳謠言,我們已經留存證據,向主管部門反映和舉報,並已採取必要法律手段向造謠者進一步追究其法律責任。」

對於此番極越汽車突然「崩盤」,有員工稱主要因為百度突然撤資,公司資金鏈斷裂。公司公關負責人徐繼業也在朋友圈發文稱:「沒錢了。沒錢了需要找錢,找錢需要活著,因此活著最重要,活著才有希望。」

在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極度激烈的當下,即便背靠「大樹」也免不了失敗的命運。對此,有行業人士向記者表示,極越的倒下預示著行業進入洗牌階段,未來可能有更多新勢力品牌退出市場。同時,極越的失敗也使得資本市場對新能源車領域的投資更加謹慎,從追逐概念轉向關注實際運營能力。

多家新勢力「年關難過」

未來行業淘汰賽將更加激烈

不只是極越汽車。就在上個月,哪吒汽車也被曝出裁員70%、供應商追債、生產工廠停產等各種傳聞。隨後,哪吒汽車工作人員回覆稱,公司正在通過精簡業務、聚焦核心、組織優化和薪酬績效改革等措施,構建更集中高效的組織架構。

哪吒汽車副總裁陳朝華也在社交媒體公開表示,「企業精簡架構、優化成本已成常態,輕裝上陣穿越週期活下去,才是真王者。」

極越、哪吒汽車遭遇的問題,對於新能源車企有何啟示?

「很多企業還是低估了造車的難度,對這個行業應該心存敬畏。」一位中國質量檢測協會汽車分會專家組專家委員向記者表示,傳統汽車行業擁有非常集聚型的供應鏈體系,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這本就是一個高門檻的行業。加之現在的新能源汽車融合了自動駕駛、智能座艙等多種新技術,也給車企帶來了更大的挑戰。

在他看來,當下一些車企遭遇「倒閉」困境,其實也在情理之中。不只是汽車行業,任何行業的發展都會經歷大浪淘沙的過程。未來汽車產業的淘汰賽也會更加激烈,傳統品牌也會在新能源大潮中被徹底顛覆,最終只有少數能夠存活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