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選手甄浩天:「紫荊花」綻放亞冬會冰壺場
中新社哈爾濱2月5日電 題:香港選手甄浩天:「紫荊花」綻放亞冬會冰壺場
中新社記者 國璿
5日,哈爾濱平房區冰壺館,香港隊在亞冬會冰壺混雙循環賽中以11:2大勝科威特隊。終場哨聲響起後,甄浩天和隊友孔令瑜一起向全場鼓掌的觀眾們揮手致意。
「哈爾濱亞冬會是一個很好的平台,能讓更多人知道,香港也有冰壺運動員,這會引起港人參與冰壺運動的興趣,因為這項運動真的很好玩。」甄浩天在賽後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說。
1994年出生的甄浩天與冰壺結緣於大學時期。就讀於體育相關專業的他結識香港冰壺協會創始人李石椿,在後者的支持下來到長春冰上訓練基地集訓,從此為「冰上國際象棋」所深深著迷。
「冰壺需要思考與技巧,在靈活性、平衡感和團隊溝通能力等多方面對運動員都有要求。」從小熱愛打籃球的甄浩天習慣於身體碰撞和快節奏的運動,冰壺這項「欲速則不達」的運動讓原本性格急躁的他變得冷靜平和。他還以冰壺比喻人生:事事要冷靜處理,才能做出準確無誤的判斷。

2月5日,在哈爾濱亞冬會冰壺混雙循環賽A組第四輪比賽中,香港隊以11:2戰勝科威特隊。圖為香港隊選手甄浩天在比賽中。中新社記者 趙宇航 攝
冰壺運動如同下棋般需要鬥智鬥勇、在策略和戰術上展開博弈。而自2016年跟隨香港隊參加各項國際賽事以來,甄浩天也在與種種不利的客觀條件「博弈」:香港沒有專門的冰壺場館,隊員多為業餘選手,由於一些隊員在國外工作,隊伍在比賽前不久的時間才能聚在一起開展集訓;因為經費有限,場地、裝備和外出比賽訓練多為自費……
北京冬奧會後,甄浩天感受到了冰壺運動在香港的迅速發展,「冰壺賽事的關注度提升了,到溜冰場體驗冰壺運動的愛好者數量也在增多」。為了推廣冰壺運動,本職工作為銀行職員的甄浩天利用空閑時間打吡賽、當教練和解說冰壺賽事,「有時很累,不過我很享受,因為我真的很喜歡冰壺,會有種苦盡甘來的感覺」。他所在的香港冰壺協會與學校等機構合作,開設多樣化的體驗課,希望「讓更多香港人,不分年齡、性別和能力,都能瞭解和愛上這項美妙的運動」。
甄浩天表示,借助北京冬奧會東風,香港冰壺運動員的訓練環境也得到改善。「之前想打真冰冰壺比賽需要前往加拿大或歐洲,光是飛行時間就十幾個小時。現在每週都可以到廣州訓練,方便了很多,還增進了同內地冰壺運動員、教練的交流。」
從小將成長為隊內「老大哥」,甄浩天見證了香港冰壺的一次次突破與超越。香港男隊在2022年的首屆泛大陸冰壺錦標賽歷史性奪得B組銅牌,這是香港冰壺隊在國際賽事收穫的首枚獎牌。從2022年到2024年,香港男隊連續三年在該錦標賽B組賽事摘銅。本次哈爾濱亞冬會,香港冰壺隊首次參加國際綜合運動會,在已經結束的三場混雙循環賽中取得兩場勝利,有望闖入準決賽。
香港冰壺隊教練瑞克·柯林斯說:「亞冬會是亞洲最高水平的冬季賽事,有助於隊員們追趕世界強隊、提高競技能力。」甄浩天說,此次特區政府提供了大力支持。「我們希望以優異的表現證明香港冰壺隊有能力站在國際舞台上同各支勁旅一較高下,進一步擴大冰壺在香港的影響力。」
除了晉級亞冬會準決賽、力爭奪取獎牌的目標外,甄浩天也有著更長遠的打算。如果在今年年底的泛大陸冰壺錦標賽B組賽事中奪冠,香港隊能夠升入A組賽事,向世錦賽和冬奧會參賽資格發起衝擊。
「亞冬會帶來的關注度可以吸引更多有能力的青年加入香港冰壺的大家庭,我們就有更多後備人才,有機會登上更高的舞台。」甄浩天說,「我對未來充滿信心。」(完)
責任編輯: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