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資源」撬動「熱經濟」,冰雪成為東北文旅振興重要引擎
近年來,東北旅遊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並在2024年和2025年迎來了旅遊市場的持續火爆。尤其是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這一理念的指引下,東北地區積極挖掘冰雪資源,將其轉化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同時借助政策紅利與資源優勢,助力文旅產業爆髮式增長。亞冬會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正是東北冰雪向世界展示的機遇。從數據增長到產業鏈升級,從區域協同到國際化佈局,東北文旅正以「冷資源」撬動「熱經濟」,成為推動區域振興的重要突破口。

東北冰雪文旅迎來開門紅:春節成績單亮眼,消費動能強勁
剛剛步入2025年,東北文旅就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春節期間,東北三省一區的文旅市場熱度持續攀升,冰雪經濟成為推動區域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其中,黑龍江省接待遊客2626.3萬人次,同比增長18.3%,實現旅遊收入336.5億元,同比增長23.8%;遼寧省接待遊客5335.88萬人次,同比增長30.57%;全省旅遊收入達到536.98億元,同比增長30.11%;內蒙古自治區旅遊市場表現出強勁增長形勢,其中僅入境遊訂單量就同比增長138%。吉林省冰雪經濟也迎來「開門紅」——春節期間接待遊客2770.68萬人次,出遊總花費337.55億元。據攜程平台數據顯示,吉林省國內旅遊訂單量同比增長560%,主要客源地包括上海、杭州、廣州、北京、深圳等地。
另外,東北地區各大滑雪場和冰雪旅遊景區迎來客流高峰。其中,長春冰雪新天地接待遊客和營業收入分別同比增長89.8%和170.8%;長白山景區累計接待遊客7.57萬人,並與上海迪士尼渡假區、故宮博物院、哈爾濱冰雪大世界等共同躋身同程旅行「2025春節熱門景區」榜單TOP10。
這份成績單背後,離不開東北地區旅遊資源的多元化與差異性。冬季,東北的冰雪世界成為無數遊客嚮往的「童話王國」,哈爾濱的冰雪大世界人氣爆棚,吉林的霧凇奇景更已成為網紅打卡地。夏季,大興安嶺的原始森林和呼倫巴爾大草原,則又成為避暑勝地。長白山的天池、瀑布、溫泉等景觀,更是將自然之美展現得淋漓盡致。

人文歷史的深厚底蘊為東北旅遊增添了獨特魅力。東北地區是滿族、蒙古族、北韓族等多個少數民族的聚居地,各民族獨特的風俗習慣、傳統藝術和特色美食,構成了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例如,滿族的旗袍、剪紙藝術,北韓族的歌舞、傳統美食泡菜,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馬頭琴演奏等,都成為吸引遊客的文化亮點。
邊境旅遊的獨特優勢也為東北旅遊注入了新活力。東北地區地處東北亞區域的核心地帶,與俄羅斯、北韓、蒙古等國家接壤,擁有眾多邊境口岸和城市。G331國道沿途上的邊境旅遊,不僅促進了東北地區旅遊業的發展,還加強了與周邊國家的文化交流和經濟合作。旅遊一體化發展進一步提升了東北旅遊的吸引力。東北地區通過整合資源,打造了多個特色旅遊線路,如少數民族風情深度體驗遊、中俄蒙跨境自駕遊等,不僅豐富了遊客的旅遊體驗,也提升了東北地區在國際旅遊市場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長白山「新三寶」出圈 吉林文旅再添新亮點
「去年十一我們去延邊住民宿、旅拍、品嚐北韓族風味美食,寒假又帶著孩子去長白山滑雪,還買了吉林三寶——人參、礦泉水和鬆花硯回來。」家住北京朝陽的徐女士讚歎,吉林真是一個寶藏地方,好吃、好玩、好看,值得一去再去。
吉林省以豐富的自然景觀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成為近年來旅遊市場的熱門目的地。這裏不僅有長白山的壯麗雪景,還有吉林霧凇的夢幻奇觀,更有查干湖冬捕的民俗風情。吉林省的旅遊市場正呈現出多元融合、蓬勃發展的態勢。
吉林省地處「世界冰雪黃金緯度帶」,擁有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近年來,吉林省深入踐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憑藉其冰雪資源和精心的產業佈局,冰雪經濟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形勢。全省擁有國家級滑雪旅遊渡假地5家,數量位居全國第一。其中,吉林北大湖滑雪渡假區在國內滑雪場里程排名和人氣排名中均位列第一。滑唄APP數據顯示,本雪季截至2月7日,滑雪裡程全國排名前十的雪場中,吉林省佔據3家,分別是北大湖滑雪場、萬科鬆花湖滑雪場和吉旅萬峰滑雪場。據《2023-2024中國滑雪產業白皮書》數據,上雪季,吉林省接待滑雪人次304萬人次,脫掛式索道雪場9家,脫掛索道32條,三項指標均位列全國第一位。
吉林省還擁有2家國家級旅遊渡假區、5家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9家國家5A級旅遊景區,數量均列東北三省一區第一。數據顯示,長白山、長春淨月潭、長春偽滿皇宮博物院、長影舊址博物館、長春這有山、琿春防川、延邊中國北韓族民俗園、吉林省博物館等多家景區、雪場、博物館和綜合體等2024年全年接待遊客數創歷史新高。其中,吉林北大湖滑雪渡假區、鬆花湖滑雪渡假區今年春節假日創下單日接待量歷史新高,前者更將成為雪季接待滑雪渡假人次首超100萬人次的渡假區。
值得一提的是,吉林省物產豐富,長白山「新三寶」人參、礦泉水和鬆花硯更在社交媒體出圈。尤其是長白山人參,以其形美質堅、藥用價值高而聞名。吉林省委書記黃強高度重視人參產業發展,強調要從體制機制入手,推動人參產業高質量發展,擦亮「長白山人參」金字招牌。長白山礦泉水位於世界「黃金水源帶」,水質優良,富含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鬆花硯則以鬆花石為原料,石質溫潤細膩,紋理清晰。長白山「新三寶」不僅承載著長白山的歷史文化底蘊,也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近年來,吉林省在旅遊項目上的創新也為其旅遊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例如,長白山持續打造「長白天下雪」主IP,創新推出「長白天下雪,千里覓奇緣」系列產品。此外,長春冰雪新天地、通化冰雪產業示範新城等新項目的推出,不僅提升了遊客的體驗,也為吉林省的旅遊市場帶來了新的增長點。
冰雪賽事助力 東北老工業基地煥新顏
近年來,東北地區文旅產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從政策支持到市場需求,從冰雪經濟到老工業基地振興,可以說,東北地區文旅產業正處於發展的黃金期。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以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激發冰雪經濟活力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27年,中國冰雪經濟總規模達到1.2萬億元;到2030年,冰雪經濟總規模達到1.5萬億元。隨著國家對東北地區振興發展的高度重視,一系列利好政策相繼出台,為東北文旅產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國家出台的《東北地區旅遊業發展規劃》,明確了東北地區旅遊業的發展定位和目標,提出要將東北地區打造成為世界級冰雪旅遊渡假地、全國綠色旅遊發展引領地、邊境旅遊改革創新樣板地和跨區域旅遊一體化發展實踐地。
同時,各地政府也紛紛加大對文旅產業的扶持力度。在資金投入方面,設立文旅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用於支持旅遊景區建設、旅遊產品開發、旅遊市場推廣等項目。比如,黑龍江省聚焦亞冬會籌備,建設冰雪裝備產業園與數字冰雪體育產業園,強化「冰雪+工業」優勢;吉林省財政每年安排1億元資金用於冰雪產業發展,其中每年投放冰雪消費券不低於3000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冬季亞冬會與冰雪賽事,也進一步提升東北地區在國際冰雪運動領域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吸引更多國際遊客前來體驗東北的冰雪文化。2025年2月4日,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在哈爾濱開幕。這是繼1996年哈爾濱和2007年長春之後,亞冬會第三次在東北地區舉辦。這不僅是東北地區冰雪運動的一次盛會,更是向世界展示東北冰雪魅力的絕佳機會。2月12日至15日,第二屆全國高山滑雪大師賽將在吉旅萬峰通化滑雪渡假區開賽,將通化市「中國滑雪之鄉」帶到人們視線中。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旅消費需求日益旺盛。數據顯示,2024年文旅市場呈現「熱辣滾燙」的態勢,供需兩端均呈現多元化增長。這種旺盛的市場需求為東北地區文旅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東北地區通過舉辦各類冰雪活動,如查干湖冬捕節、吉林霧凇節等,吸引了大量遊客。
文旅消費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消費者不再滿足於傳統的觀光旅遊,而是更加註重旅遊體驗、休閑渡假和文化內涵。東北地區豐富的自然和人文資源,正契合了當下消費者對高品質旅遊產品的需求。
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為文旅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通過工業遺產的保護利用,東北地區將老礦區、老廠區、老廠房等改造為冰雪運動場所和研學基地,實現了工業文化與冰雪文化的深度融合。這種創新的模式不僅盤活了閑置資源,也為文旅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年來,東北地區幹部幹事創業的氛圍愈發濃厚,信心不斷增強。各地政府積極出台政策,推動文旅產業的發展。比如,新雪季以來,吉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冰雪產業,下大力氣推動冰雪經濟發展。製定發佈《吉林省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和《2024—2025雪季重點工作任務清單》,指導全省奮戰新雪季。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出席新雪季開板大會、查干湖冬捕節和瓦薩滑雪節等品牌冰雪活動,帶動和引領全省文旅系統加大產品供給,提升服務質量,保障運行安全,確保雪季運行順暢紅火。此外,吉林省還通過發放冰雪消費券、舉辦冰雪節等活動,進一步激發了市場活力。例如,2024-2025雪季,吉林省文化和旅遊廳聯合中國銀聯雲閃付開展了冰雪消費券活動,累計發放消費券36.64萬張,帶動消費9331.88萬元。
業內看來,東北文旅的爆發,不僅是資源稟賦的勝利,更是政策導向與產業轉型的成功實踐。未來,東北將持續以冰雪經濟為柱蠆式,拓展「文旅+」產業鏈,強化區域協同與國際合作,將「冰天雪地」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金山銀山」。隨著亞冬會等國際賽事落地,東北有望成為全球冰雪經濟新高地,為全面振興注入持久動力。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曲亭亦 實習生 郭栩君 編輯 陳莉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