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冬會上出現的國產「冰科技」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哈爾濱2月13日電冰雪同夢,亞洲同心。此時亞冬會場館內賽事正酣,備受世界矚目。在此次體育盛會上,多種國產「冰科技」起到重要的賽事服務和保障作用。

擴容又節能的綠色場館

7日,第九屆亞冬會在哈爾濱國際會展中心拉開帷幕,一場盛大的開幕禮演出在這裏上演,觀看完開幕禮走出場館的觀眾評價:「演出很精彩,場館太驚豔了」「彷彿走進了聲光電的夢幻樂園」。

哈工大建築設計研究院執行總建築師張偉玲介紹,開(閉)幕式場館不是新建的,而是在原有展覽性場館的基礎上,進行升級改造後的呈現。它由哈工大建築設計研究院梅洪元院士團隊設計改造,不僅按照亞冬會「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理念進行了綜合功能設計,還增加了17100人的觀眾席位。

在場館改造過程中,設計團隊使用的裝飾塗料、板材、粘接劑等環保材料都經過嚴格篩選;有些裝修的構造採用鉚釘結合,避免使用膠黏劑對環境造成影響;還採用了光纖傳感技術,精準控制場館能耗,達到了節能環保的要求;改造了既有建築聲學缺陷,使場館達到全頻混響均衡,無論在場館的任何角落,舞台上的聲音均衡性都能得以保證。

同時,在施工中採用100%裝配式建造工藝,項目總造價較常規場館節約40%。在設計改造中,在場館的前20排設置了9000個活動坐席,成為全國活動坐席規模最大的室內場館之一。不僅可以滿足開(閉)幕式、體育比賽、演藝活動、展覽功能等多種活動形式,還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精準的球證輔助設備

在亞冬會的比賽項目中,短道速滑一直是不少觀眾的「心頭好」,當運動員快速滑行時如何精準地計圈、快速重播呢?球證長依據什麼判定運動員是否犯規?哈爾濱體育學院教授單保海攜兩項國產「冰科技」亮相亞冬會。

單保海告訴記者,他們團隊一直從事球證工作,對短道速滑項目非常瞭解,深知國內和國際在賽事上有很大的差距,經過艱難的研發過程,他們研製了計圈和錄像重播的最新技術設備。這兩套系統不僅實用性強,對於確保比賽的公平公正意義重大。

「由於短道速滑項目參賽人員多,競爭特別激烈,運動員之間的身體接觸在所難免,球證長會認為他有犯規的動作,這兩個設備在比賽過程中提供的信息非常重要。尤其錄像重播設備,不僅可以為球證長提供影片重播,同時也兼顧了體育展示向大屏幕投送,還有電視台進行判罰影片的重播,這在無形中保證了比賽的公平公正。」

截至目前,這套設備在國內已經多次用於多個大型國際國內賽事,已經迭代了三代,他們提供影片的清晰度以及各種功能都能滿足競賽的需求,連國際賽事官員都表示驚訝,這次為亞冬會提供服務,他們表示更有底氣,也更有信心。

5G服務上新,不僅是「快」

「在亞冬會開幕禮上,無論拍影片還是拍照片,發朋友圈也好,去抖音里做直播也好,都能得到流暢的體驗,沒有卡頓、沒有延時,還能滿足媒體‘5G+8K’的直播需求」,中國聯通黑龍江公司總經理王傳寶這樣描述5G-A技術帶來的新體驗。

王傳寶介紹,5G-A技術是5G技術的演進升級,在同樣的空間範圍內,它可以支持更多的用戶、更大的帶寬、更快的速率、更低的時延。在穩定性上,包括高精度定位等方面,相對於5G都有比較大的升級。同時,聯通的無線移動通信的基站具備雷達的功能,可以發現在空中飛行的一些飛行物。在亞冬會上對亞布力、開(閉)幕式場館都提供了這樣的服務。

整個亞冬會期間,中國聯通大約有15項黑科技在信息通信領域處於領先地位,有一些在國內領先,有一些在國際領先。

王傳寶表示,「2025年,我們將在全國超過300個城市建設5G-A的網絡,未來在5G網絡逐步升級的基礎上,圍繞著市民對美好智慧生活的嚮往,圍繞著經濟社會發展賦能需求,在技術進步上不斷去探索實踐。」

文字:陳益宸 顏秉光

攝影:才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