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亞冬會看哈爾濱,冰雪如何 「凍」 出熱經濟?

第九屆哈爾濱亞冬會比賽結束,中國隊以32金27銀26銅的戰績收官,排名金牌榜和獎牌榜雙榜第一。本屆亞冬會共產生64枚金牌,其中半數被中國隊摘得,單屆金牌數追平了哈薩克史丹隊在2011年艾斯坦拿-阿拉木圖亞冬會創下的紀錄,成為了歷史上在單屆亞冬會上奪取獎牌最多的體育代表團。

回顧在本土舉辦的三屆亞冬會,中國冰雪健兒們不斷創造佳績,充分展示了東道主的實力。

為什麼近些年中國冰雪運動的成績越來越好?離不開重大賽事創造的發展契機,更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扶持。

諸多當時的媒體報導將哈爾濱舉辦第三屆亞冬會視為中國滑雪市場進入了萌芽時期。亞布力滑雪場也是在這個時候逐漸被更多的人熟知。

隨著2015年北京獲得了冬奧會的舉辦權,中國的冰雪產業再迎新機遇。

2016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參加黑龍江代表團審議時提出,黑龍江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

隨後,國家體育總局等相關部門陸續出台了多項政策推動冰雪產業快速發展。

本屆亞冬會哈爾濱創造了兩個紀錄:首先從申辦到承辦只有600多天的籌備時間,週期短;另外,全部比賽場館都是已有場館,舉辦洲際大賽無新建場館,這在中國也是第一次。這標誌著中國辦大賽模式的轉折。隨著冰雪經濟的發展,許多城市早已完成了硬件升級,後續辦賽無需再投入大量新造成本。

例如:1996年哈爾濱承辦第三屆亞洲冬運會時新修了兩座場館,分別是冰場館和速滑館。如今,這兩個場館翻新後還可以繼續為亞冬會服務。

亞布力滑雪渡假區承辦了本屆亞冬會全部的雪上項目;另外冰山項目的場館也全部是原有場館及設施升級改造而成。其中哈爾濱市平房區冰壺館位於南城第一小學內,原本是學生和業餘選手們的冰球場地。

全民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潮

2022年,國家統計局發佈的《「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統計調查報告》顯示,2015年北京成功申辦冬奧會以來,全國居民參與過冰雪運動的人數為3.46億人,冰雪運動參與率為24.56%。「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標達成,其中東北地區的參與率超過了50%。

本就在去年成功「出圈」的「爾濱」,伴隨著亞冬會二次來臨的契機,又一次站在了舞台的中央。據公開報導,哈爾濱舉辦冰上賽事的數量是全國第一。其中僅亞布力滑雪場就承辦過國際級賽事25次,國家級賽事350餘次,是中國競技滑雪運動的搖籃,被譽為「中國雪之門」。

冰雪運動哪裡去,超過10%的人們會選擇黑龍江,主要原因還是哈爾濱。

哈爾濱有著豐富的冰雪資源。據媒體報導,哈爾濱全市有大小各類滑冰場800多塊,冰雪文化、冰雪運動也在這裏火熱蓬勃發展,作為哈爾濱現象級的景點,第二十六屆哈爾濱冰雪大世界營業52天以來,截至2月11日,累計接待遊客超過300萬人次,創下新紀錄。

亞冬會給哈爾濱帶來了什麼?

除了基礎設施的提升、知名度的提升還有經濟效應的增長。

據當時的期刊報導,如果沒有1996年的亞冬會,哈爾濱不會這麼快冒出許多四通八達的寬闊馬路、公路和十幾座立交橋;也不會有清潔如許的市容市貌、大街小巷。亞布力人也清楚地知道,沒有亞冬會,中央電視台天氣預報中不會出現亞布力三個字,是亞冬會使這個地圖上難找的小鎮名揚全國。同時亞冬會也給黑龍江帶來了日益擴大的知名度和對外開放的新形象、新機遇。據哈爾濱市當時統計,日本、美國、法國、瑞士、以色列等國家的許多外商借亞冬會的契機,前來洽談合資合作項目。

而如今,東北地區憑藉其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和完善的冰雪旅遊設施,已經成為了眾多國內外遊客冬季旅遊的選擇。在今年的春節假期,哈爾濱迎來了一大批國內外的遊客,讓本就火熱的「爾濱」持續升溫。

另外數據顯示,哈爾濱亞布力滑雪旅遊渡假區在2023-2024雪季的接待量創歷史新高。

隨著冰雪運動和冰雪旅遊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企業湧入冰雪領域,推動了冰雪產業鏈的不斷完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全國有1.1萬家冰雪運動相關的企業,其中在黑龍江註冊成立的達952家,佔據全國的近十分之一,其中絕大多數都聚集在哈爾濱。若單獨參考城市分佈,哈爾濱的數量僅次於北京,形成了跟北京一起領跑的格局。

這些企業的蓬勃發展,不僅推動了冰雪運動的普及和推廣,更帶動了相關產業鏈的完善和就業機會的增加。

期待未來冰雪產業持續為東北經濟助力,成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重要支撐。

參考資料:

1、《2023-2024中國滑雪產業白皮書》

2、《2024冰雪旅遊市場規模人群畫像驅動因素及產業鏈帶動情況分析報告》

3、《平安證券冰雪經濟全景圖之旅遊專題:冰雪旅遊活力持續,帶動區域發展》

4、《大眾冰雪消費市場研究報告(2023-2024冰雪季)》

5、搞好亞冬會建設 振興黑龍江經濟-許衍華

6、聖火耀冰城——第三屆亞冬會印象瑣記-朝暉

7、國際在線:主播遇見冰雪丨在體育館感受冰雪熱度 爾濱太有實力了!

數據新聞編輯:文利

新媒體設計:苗奇卉

校對: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