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賦能 畫好冰雪經濟「同心圓」
2月14日晚,當主火炬「雪韻丁香」緩緩熄滅,在「春暖亞細亞」的歌聲中,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以下簡稱「亞冬會」)在哈爾濱圓滿閉幕。這場體育盛會書寫了關於夢想與挑戰的史詩篇章,彰顯了「準確、及時、創新、奉獻」的氣象精神。
精細部署助力閃耀「中國紅」
時隔29年,「爾濱」與「亞冬」欣喜重逢。中國氣象局和黑龍江省委、省政府領導高度重視,多次到黑龍江省氣象部門調度指導,強調要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全力以赴做好亞冬會氣象保障服務。

回望過去580天,黑龍江省氣象部門從哈爾濱獲得第九屆亞冬會舉辦權之際就進入了「亞冬時間」,成立亞冬會氣象保障服務工作領導小組,下設「一辦一台五部」,集結全省以及北京、河北、遼寧、吉林、內蒙古等地氣象部門的氣象預報服務精英300餘人,並得到中國氣象局各內設機構和直屬單位在技術、設備、人員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同時,加強主動聯動合作,110名氣象工作人員被納入亞冬會執行委員會保障管理團隊;與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等部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提升氣象站網觀測精細化和數智化水平。
黑龍江省氣象部門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成立兩個亞冬會臨時黨支部,氣象保障人員不辭辛勞、爬冰臥雪,在陡峭山峰和綿延的公路之間穿梭,經歷300餘次的踏查和測試,在原有氣象觀測設施基礎上,新建了3部相控陣雷達、4部激光測風雷達、10個交通氣象站,在117個哈爾濱分組、37個亞布力分組布設氣象觀測設備,形成了精密的「地空天」一體化氣象監測站網;風雨無阻地每天巡檢裝備設備,讓黨旗高高飄揚在亞冬會氣象保障服務一線。
「亞冬時間」展現氣象硬實力
亞冬會期間,每一次天氣過程都是對賽事保障團隊和競賽部門的重大考驗。
在亞冬會開幕之際,哈爾濱主城區有一次小雪天氣過程,亞冬會氣象台提前一週就預報出此次降雪天氣過程,提前3天精準預報了降雪開始和結束時間、降雪量以及主要影響時段;同時,聯動市容環境衛生保障部門,當日出動23161名作業人員、3104台(套)機械設備,採取即下即清、即清即運、循環作業的措施,保障開幕禮順利進行;還與哈爾濱市城市管理部門建立聯動機制以及清理重點保障路線的工作方案,為保障開幕禮前後交通平安順暢做好準備。

在高山滑雪比賽中,競賽部門一直擔憂大風天氣影響纜車運行和順利開賽,氣象部門在賽前給出「天氣條件將一天比一天好。2月8日比賽當日,早晨山頂的風速預期比7日小2米至3米/秒,纜車運行可能性較大」的精準預報結論,給競賽部門吃了一顆定心丸,最終保障賽事順利舉行。
在自由式滑雪大跳台項目中,氣像現場預報服務團隊提前5天就向競賽主任提示2月13日決賽日有大風風險。2月11日,聯合中央氣象台、亞冬會氣象台進行國、省、市三級氣象部門加密會商,給出「預計2月12日上午時段,大跳台比賽場地具備天氣‘窗口期’;13日決賽日風力顯著增大」的預報結論。當晚,競賽部門依據氣象信息,決定將公開訓練和決賽調整到2月12日的天氣「窗口期」內接續完成,最終如期順利完賽。
賽事圓滿完成的背後,離不開氣象部門聚力攻關後科技成果的加持。
黑龍江省氣象部門引進先進預報模式和算法,運用激光測風雷達、地基遙感垂直觀測系統等多種先進觀測設備,獲取新數據新資料,本地化構建「分鐘級、百米級」精細網格預報產品體系,實現黑龍江全省1公里、哈爾濱主城區和亞布力分組100米且逐10分鐘滾動更新的氣像要素預報,輸出全省148個、哈爾濱地區78個站點的單點逐小時預報,開發「天擎」「風雲地球」「天衡天衍」等亞冬版業務系統以及亞冬會氣象保障服務系統,為哈爾濱亞冬會裝上「科技之眼」、插上「氣象之翼」。
此外,氣象部門還按照一館(場)一策的原則,發佈MOC氣象服務專報、各類賽事服務專報和開閉幕式、火炬傳遞以及旅遊、交通等氣象服務專報。同時開發黑龍江氣象APP亞冬版,用戶可在手機上隨時查看各個比賽場館的中、英兩種語言的實時天氣信息。
賦能冰雪經濟持續「熱辣滾燙」
賽事牽引,「溢出效應」持續激活。今年春節假期,哈爾濱累計接待遊客1215.1萬人次,同比增長20.4%,其中接待入境遊客同比增長144.7%,「爾濱」切實成為「國際濱」。氣象部門也以「冰雪」為筆,畫好冰雪運動與冰雪旅遊「同心圓」。
氣象部門在冰雪大世界內增設一個9要素氣象觀測固定站,以及在雪花摩天輪內安裝一個4要素微型氣象站,天氣信息可在園區內實時顯示,同時還在園區內建設兩處「溫度計」冰雕氣象景觀,成為五湖四海遊客們的熱門打卡地。同樣,在哈爾濱太陽島雪博會園區內,氣象部門也建設了一個9要素氣象觀測固定站和一處雪雕氣象景觀打卡點,為景區製雪造景、安全運營和遊客賞冰樂雪提供氣象支持。
此外,遊客還可以通過黑龍江氣象APP,查看黑龍江省著名旅遊景區的遊玩信息,老人、兒童等不同年齡和性別的穿衣提示,以及未來40天的天氣預報。在後亞冬時期,氣象部門也將充分利用好亞冬會時期的新技術、新設備、新方法為黑龍江高質量發展提供氣象智慧,以「冷資源」撬動「熱經濟」,打造氣象踐行「兩山理論」的黑龍江樣本。

來時冰雪別時春,逐夢亞冬,氣象同行。氣象部門以監測精密、預報精準、服務精細,為向世界呈現一場「中國特色、亞洲風采、精彩紛呈」的體育盛會提供有力支持。皚皚白雪落在黑土大地,必將生長出綠色的希望,黑龍江省氣象部門也會凝聚起磅礴力量,乘著亞冬會的東風,賦能續寫新時代的冰雪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