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樣子 | 孫福蕾:堅持了26年的「愛心長跑」,仍在繼續

「來,我們換到左眼,盯緊視野里的小紅房子。好的,先不要眨眼。」2月8日,新學期開學之際,淄博視欣·伽利略光學館內來了一位新客人:山大學子DMD奇蹟男孩董昊軒。這位讓所有淄博鄉親牽掛的大學生,即將以更加清晰的視野,迎接新學期的到來。

董昊軒換上了新眼鏡。董昊軒換上了新眼鏡。

「一開始,我也是通過你們的報導,才瞭解到昊軒同學的故事。」

聊起董昊軒,視欣眼科董事長孫福蕾至今仍記得初讀報導時的震動,「我是既心疼又敬佩,他的奮鬥精神不僅值得青少年學習,更是所有追夢人的榜樣。因此,我們就萌生了‘能不能為昊軒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這種想法。」

公益初心:做一個「打傘」的人

2024年下半年,在淄博市教育系統的牽線下,孫福蕾與董昊軒的家長取得了聯繫,特意為董昊軒開啟了「光明直通車」。

「我們的團隊先給昊軒做了一個專業的精準化檢查。因為他眼睛的近視度數比較高,所以我們為他驗配了最好品質的抗疲勞近視鏡……」 2月14日,隨著孫福蕾的介紹,記者走進了科技感滿滿的視欣·伽利略光學館。

2月14日,參加視欣公益研學活動孩子們。2月14日,參加視欣公益研學活動孩子們。

「清晰的世界對昊軒太重要了,這或許能為他今後的學習有所幫助。」孫福蕾說。

不為人知的是,這樣的公益活動,孫福蕾從1999年開始,日複一日地堅持了26年。當問起孫福蕾為何如此熱衷於眼科公益時,她卻先給記者講起了一個故事。

「我在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因為個子矮,被老師調到了第一排靠窗的位置。當陽光反射在黑板上時,從我的視角看,就很容易反光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說起進入眼視光行業的初衷,孫福蕾的眼眶微紅,「你說一個學生,本來我學習成績還是挺好的,就是因為越來越看不清黑板,耽誤學習,成績上被拖後腿,當時真的很痛苦也很委屈。」

孫福蕾困於視力不良世界中的生活持續了近三年,「還是上了初中之後,父母帶我去諸城城區買了一副當時技術粗糙的眼鏡。」

「那種在模糊世界里求學、生活的焦灼,我一輩子也忘不了。」談及往事,孫福蕾仍難掩激動,「從那時起,我就想,長大後一定要學習相關專業,來幫助像我這樣受近視困擾苦惱的孩子。」

正是這種切膚之痛,讓「淋過雨」的孫福蕾更想給其他孩子們「打一把傘」。

「我剛從事這項工作的時候,那還是1999年。當時家長們普遍對近視、眼睛健康這方面關注度並不強,也沒有足夠的科學認知。我就主動花了很多時間精力去做了大量的公益愛眼科普。」 提起自己開展誌願服務的第一年,孫福蕾仍然歷歷在目。

在經歷了一系列波折坎坷後,2000年冬天,孫福蕾在淄博市防疫站的支持幫助下建立了淄博市第一家面向廣大兒童青少年的視力保護機構:兒童青少年視力保健中心。有了「根據地」的孫福蕾懷著極大的熱情與信心,在行業內埋頭苦幹。

直到五年後,她和團隊遇到了職業生涯中最難忘也是最關鍵的挑戰與機遇。

公益之路:愛與堅持

「2005年,當時國家要在全國範圍內做一個精細化的中小學生視力調研。調研的目的就是瞭解我們中國兒童青少年的視力情況,比如說,「每個年級孩子正常視力有多少」?「邊緣視力有多少」?「不良視力有多少」?「低視力有多少」?等等。統計好精細數據以後,才能有針對性地製定幹預保護措施,保護好孩子們的視力健康。」孫福蕾介紹。

2月14日,身著白大褂,「沉浸式」學習眼科健康知識的小朋友們。

「因此,我們配合淄博的教育和衛生系統,一起為當時淄博市五區三縣的中小學生,做了這個免費的視力公益調研。」

精細化視力普查,並非輕描淡寫的容易事,更何況是20年前。

「當時普查的工作量是真的大啊!那時,生產工具還比較落後,只能靠我們一個個人工手寫計數據,統計到晚上十一二點是常見的事。交通不便利,怎麼給鄉鎮上的孩子們做檢查呢?就只能靠‘兩個輪、四條腿’。不管冬夏,一般我們就兩個人一組,一個騎著單車,另一個坐在單車後面手裡抱著視力表燈箱設備等,早上五六點鍾就開始騎車上山下鄉,開始一天的忙碌視力篩查調研…」孫福蕾說,「一摞摞詳細記錄淄博中小學生視力數據‘新鮮出爐’,可團隊小夥伴們卻瘦了,我也因勞累所致免疫力低下,經常感冒,患上了氣管炎哮喘和嚴重的腸胃炎一直伴隨到今天。」

這項公益工作,孫福蕾帶領團隊一做就是20年。累計為青島、淄博、泰安、萊蕪四地市中小學生義務篩查視力累計800萬人次,發放132萬餘冊愛眼手冊,科普教育260萬人次,免費治癒9700餘名假性近視孩子,救助1200餘名弱視孩子,影響近百萬家庭。

在其中最忙碌的一年,孫福蕾帶領團隊們在淄博市為26.5萬名中小學學生做了免費的視力篩查。

如今,走進寬敞明亮、科技感十足的視欣·伽利略光學館,儀器設備早已更新換代,查體車、智能驗光檢測儀器、智能視力篩查設備、電子屏視力檢測表、雲端視力數據庫等科技元素隨處可見。從人工統計到大數據分析,從傳統篩查到AI預測,技術迭代中不變的是對「早篩查、早干預、全心嗬護孩子視力健康」理念的堅守。

「視」界因愛而更清晰。26年來,孫福蕾在做好一系列工作的同時,始終不忘初心、一直秉承著公益為先,把公益作為首要的事情,用實際行動回饋社會的理念在行動,支持慈善事業發展,將公益服務範圍從青少年群體延展到社會各界。

公益之光:學無止境

2月14日,視欣·伽利略光學館里又來了一群「小客人」,穿著藍色園服的金貝兒幼兒園小朋友們換上了白大褂「工作服」,跟著專業老師聚精會神地學習眼健康知識。

不止2月14日,前些天,伽利略光學館里同樣是熱鬧非凡。

研學活動中,認真專注的視欣眼科門診主任王靖。研學活動中,認真專注的視欣眼科門診主任王靖。

2月10日下午,來自龍鳳苑社區的多名初中同學參與了《「眼」藝超群擊發未來》的研學活動,並進行了激烈打靶比賽,現場「火藥味」十足,同學們感受到了專注於目標,全力以赴對成長的意義。

2月11日,來自祥瑞花園社區的30名小學生,深度參與了《猜燈謎 玩射擊 遊三國》研學活動,在體驗生動有趣的研學遊戲中,增強了知識,提升了破局能力。

研學活動上,積極參與遊戲的同學們。研學活動上,積極參與遊戲的同學們。

同樣是這天下午,來自祥瑞花園社區的一批高中生們,第一次體驗到了《摘掉眼鏡裸眼射擊》的魅力。

2月12日,時值元宵佳節,舉辦了「暖欣關愛·喜樂元宵」關懷新就業群體主題活動,為18名外賣小哥送上安全頭盔,宣傳交通安全知識,保障出行安全。

「淄小善」在行動。

自從初六復工以來,像這樣的公益活動,視欣·伽利略光學館已經舉辦了6場,平均1.6天便會有一場。

看著場內踴躍參與研學體驗的小朋友們,園長萬曉妮告訴記者:「幼兒階段是視力發育的關鍵時期,今天帶孩子們參與公益研學體驗活動,讓小朋友們通過互動和講解直觀瞭解眼睛的構造和功能,學習如何保護視力,激發對科學的興趣,促進全面發展。」

26年里,在視欣眼科的公益活動中,參與者的年齡各不相同。

「從50後到90後,我們服務了五代家長和他們的孩子。未來,我和團隊將繼續學習眼科和眼視光領域國際先進理念、先進技術和先進方法,服務好大眾眼睛健康。」站在新起點,孫福蕾和眼科視光團隊正將服務半徑從兒童青少年延伸到成人群體,服務範圍也擴展至眼健康全命週期服務。

「去年,我們與德國百年光學巨頭羅敦司得達成戰略合作,創建視欣·伽利略光學館。」孫福蕾向記者介紹光學館里琳瑯滿目的光學產品,「真正做到高科技、高品質、高性價比的高端光學鏡片‘飛’入尋常百姓家。」

1月15日,淄博市慈善總會、淄博視欣眼科向淄博高新區華僑城小學定向捐建「愛眼小屋」,為學生們提供免費愛眼科普、專業視力健康監測,高科技視覺訓練等全流程視覺干預服務,探索有效的近視防控模式。守護「睛」彩世界,點亮孩子的光明未來。

1月15日,淄博市慈善總會、淄博視欣眼科向淄博高新區華僑城小學定向捐建「愛眼小屋」。

「‘愛眼小屋’集健康科普、視力篩查,還有近視防控、預警於一體,配備了先進的篩查、訓練的儀器設備,對學生們來說太及時了!」摘下眼部體驗儀後,華僑城小學教師張月秀向著鏡頭比了一個讚,「接下來,我們將讓孩子利用課餘時間進行視覺訓練,來降低近視率,減少‘小眼鏡’的發生。」

2024年,設立「淄博市慈善總會•視欣基金」,開展「清晰視界」慈善救助項目,向淄博市慈善總會捐贈10萬元,用於支持困難家庭孩子的視力矯正以及老年人的視覺健康保護。

2024年,聯動淄博市教育局、市慈善總會、市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等部門,舉辦了多項幫扶活動及公益行動,捐贈近視鏡,參與‘一盔一帶 安全回家’交通安全活動宣傳。

新冠疫情期間,為醫護人員送去價值13萬元的護目鏡。

在「讓愛回家」公益行動中,捐贈1000塊智能定位電話手錶,構築兒童安全防線。

在「五個淄博」建設中,「誌願淄博」總能給人帶來溫暖的力量,它所傳遞的愛和溫情感染著每個受益的人。新年新起點,孫福蕾和團隊再次奔赴公益一線……

(大眾新聞·魯中晨報記者桑治明君)

記者感言:

讓城市發光

誌願服務是一個城市文明的重要標誌,也是讓城市更有溫度的精神力量。

淄博,一座有溫度的城市,每天都上演著無數感人至深的故事。孫福蕾的付出可能只是燭光,但千百萬人的持續奉獻,就是太陽。

在向著新徵程奔赴的過程中,一個個「孫福蕾」挺身而出,以微光聚微光,彙成誌願淄博的一份熱、一束光,才能讓一個個「董昊軒」走出至暗時刻,迎來一個又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

有一份熱,發一份光。誌願淄博的背後,是一座城眾志成城、無堅不摧的巨大合力。而誌願精神,正在潛移默化地改變這座城市的文化氣質與運行方式,凝聚起城市崛起的堅定信心與澎湃力量。